冀中平原的寒意浸进骨头时,唐正国正跪在塌毁的地道口,指尖扒着混着碎木的泥土。
邻村“三光”惨案刚过三日,村民们在清理废墟时,发现村东头的老地道被日军炸塌,里面还埋着没来得及撤出的乡亲。
他带着战士们挖了整整一天,铁锹的刃磨秃了,手上的血泡破了又起,只挖出几具早己冰冷的尸体。
“队长,这边有动静!”李铁牛突然喊道,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正蹲在地道深处的拐角处,手里的马灯晃得泥土簌簌往下掉。
唐正国连忙爬过去,马灯的光线下,一截朽坏的木板下露出半块青灰色的骨头——不是新鲜的,骨头表面泛着岁月侵蚀的暗黄,显然埋在地下许多年了。
两人小心翼翼地撬开木板,一具完整的尸骨渐渐显露出来。尸骨蜷缩着,双手紧紧攥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钢刀,刀身卡在泥土里,刀柄上的缠绳,早己腐烂成灰。
唐正国伸手拂去刀上的泥土,突然倒吸一口凉气——刀身靠近刀柄的位置,刻着一圈细密的波浪纹,这纹路他再熟悉不过,上个月在山本联队的军刀上见过一模一样的!
“这...这纹路怎么和小鬼子的军刀一样?”李铁牛也凑过来,眼睛瞪得溜圆。他伸手想去拔那把刀,却被唐正国按住。
“别动,小心伤着了。”唐正国从腰间掏出匕首,一点点撬开尸骨僵硬的手指。尸骨的指骨早己脆化,稍一用力就断了两根,钢刀“当啷”一声掉在泥土里,扬起一阵细尘。
他捡起刀,用衣角擦去刀身的锈迹,三个暗红色的篆字渐渐清晰——“靖康耻”。
这三个字像一把重锤,砸在唐正国心上。靖康之耻,那是南宋年间金军攻破汴京,掳走徽钦二帝的国仇家恨。
看这尸骨的衣着残片和刀的样式,想必是明末的抗清义士,临死前还攥着这把刻着前朝国耻的刀,是想带着这份恨入土吗?
“队长,你看这刀!”李铁牛突然指着刀身的波浪纹,“和上次咱们缴获的山本那把军刀,简首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山本刀上刻的‘武运长久’,跟这‘靖康耻’放在一起,真是刺眼!”
唐正国点点头,心里却疑云密布。
日本军刀的纹路怎么会和明末的钢刀一样?难道是日军仿照中国古刀的样式?还是说,这其中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渊源?
就在这时,地道口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
他抬头望去,只见苏婉提着药箱走了进来,身上的蓝布衫沾着泥土,显然是刚从医疗队赶过来帮忙。
自从上次古井旁的误会后,苏婉就主动申请去了医疗队,两人虽在一个根据地,却很少见面。
“里面情况怎么样?有没有找到幸存者?”苏婉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她走到唐正国身边,刚要蹲下身,目光突然落在他手里的钢刀上,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手里的药箱“哐当”一声掉在地上,纱布和药瓶撒了一地。
“你怎么了?”唐正国连忙扶住她,却被她猛地推开。
苏婉的眼神里满是惊恐,死死盯着那把钢刀,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苏姑娘,你没事吧?”李铁牛也看出不对劲,伸手想去捡地上的药箱,却被苏婉喝止:“别碰那把刀!”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眼泪毫无预兆地涌了出来。唐正国皱起眉头,把钢刀放在地上,轻声问道:“你认识这把刀?”
苏婉点点头,又猛地摇摇头,双手抱着胳膊,身体控制不住地发抖:“我...我在日本见过这把刀。不对,是和这把刀一模一样的刀。”
唐正国心里一紧:“你在哪儿见过?”
“在东京的靖国神社。”苏婉的声音带着颤抖,“去年我在日本留学时,被日军情报部门逼着去靖国神社‘参观’,里面有一个展柜,放着一把和这把刀一模一样的钢刀,刀柄上刻着‘靖康耻’,旁边还放着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人穿着日军军装,手里拿着另一把刻着‘武运长久’的军刀,说这两把刀是‘同源之刀’。”
“同源之刀?”唐正国皱起眉头,“什么意思?”
苏婉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情绪:“当时那个日军军官说,这把‘靖康耻’的刀,是明末抗清义士的佩刀,后来被日军先祖缴获,带到了日本。他们仿照这把刀的样式,打造了日本军刀,还在刀身上刻上‘武运长久’,说是要‘继承’这份‘勇武’,征服中国。”
唐正国的拳头“咔嚓”一声攥紧,指甲深深嵌进掌心。
他看着地上的“靖康耻”,又想起山本军刀上的“武运长久”,一股怒火从心底喷涌而出。日军不仅要侵略中国的土地,还要篡改历史,把中国古刀说成是日本军刀的“源头”,简首是无耻至极!
“那些日军,真是狼子野心!”
李铁牛气得浑身发抖,一脚踢在旁边的泥土墙上,溅起一片尘土,“拿着咱们中国的古刀当宝贝,还敢说是他们的‘勇武之源’,等咱们打跑了鬼子,一定要把这些东西都夺回来!”
苏婉的眼泪还在往下流,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尖刚碰到刀身,就像被烫到一样缩了回来。
她抬头看着唐正国,眼神里满是愧疚:“对不起,正国,我当时要是知道这把刀的来历,一定不会让他们把它放在靖国神社。我...我那时候太胆小了,不敢反抗。”
唐正国看着她苍白的脸,心里的疑云又起。
苏婉在日本的经历,总是充满了各种巧合。她见过这把刀,知道日军的阴谋,却从来没有提起过。是真的因为胆小,还是有什么别的隐情?
“过去的事就别说了。”唐正国把钢刀裹进衣角,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这把刀是抗清义士的遗物,不能留在这儿。等出去了,咱们找个地方好好安葬它,让义士能安心。”
苏婉点点头,弯腰去捡地上的药箱,手指却在不经意间碰到了唐正国腰间的匕首。
她的身体猛地一颤,抬头看向唐正国,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很快又被愧疚掩盖。
“地道里还有多少地方没清理?”
苏婉站起身,努力挤出一个笑容,试图掩饰刚才的失态,“我来帮忙吧,医疗队那边己经没什么事了。”
唐正国看着她,没有说话。他总觉得,苏婉刚才的反应不仅仅是因为害怕。
这把刀的出现,似乎触动了她内心深处的某个秘密,而这个秘密,可能和她的身份有关。
“里面还有两个拐角没清理,你跟在我们后面,注意安全。”
唐正国提起马灯,朝着地道深处走去。李铁牛捡起药箱,跟在他身后,苏婉则提着一盏小马灯,走在最后面,眼神却始终没有离开唐正国怀里的钢刀,脸色依旧苍白。
地道深处的空气越来越浑浊,马灯的光在黑暗中摇曳,照得墙壁上的影子忽大忽小。
唐正国走在最前面,手指紧紧攥着怀里的钢刀,心里却翻江倒海。
抗清义士的刀,日本军刀的纹路,苏婉在日本的经历,这些线索像一团乱麻,缠绕在一起,让他越来越看不清真相。
突然,他脚下一滑,身体猛地往下坠。
“小心!”李铁牛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却被他带得往前踉跄了几步。
唐正国稳住身体,低头一看,脚下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洞口,显然是地道坍塌时形成的。
“好险!”李铁牛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这地道太危险了,咱们还是先出去,等明天天亮了再找工具来清理。”
唐正国点点头,刚要转身,却听见身后传来一阵细微的响动。
他回头一看,只见苏婉正蹲在洞口旁,手里拿着一根树枝,在泥土里画着什么。他凑过去一看,瞳孔骤然收缩——苏婉画的,正是那把钢刀上的波浪纹,旁边还画了一个小小的太阳图案,和日军的膏药旗一模一样。
“你在画什么?”唐正国的声音带着一丝冰冷。
苏婉猛地回过神,赶紧用脚擦掉地上的图案,脸色更加苍白:“没...没什么,我就是随便画画。咱们快出去吧,这里太危险了。”
她说着,起身就往地道口走,脚步慌乱,像是在躲避什么。
唐正国看着她的背影,心里的疑云越来越重。
苏婉到底在隐瞒什么?她在日本见过这把刀,又偷偷画下刀纹和太阳图案,难道她和日军的关系,比她所说的“假装投靠”还要复杂?
他低头看了看怀里的钢刀,“靖康耻”三个字在马灯光下泛着暗红色的光,像一双眼睛,盯着眼前的一切。
这把跨越了几百年的刀,不仅带着明末抗清义士的恨,似乎还藏着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而这些秘密,或许就藏在苏婉的心里。
“队长,咱们走吧。”李铁牛的声音打断了唐正国的思绪。他点点头,提起马灯,朝着地道口走去。怀里的钢刀硌得他胸口发疼,就像苏婉那些未解的秘密,沉甸甸地压在他心上。
地道外,夕阳正缓缓落下,把天空染成一片血红。
唐正国站在地道口,望着远处的群山,心里默默想着:不管这把刀和苏婉的秘密有多复杂,他都一定要查清楚。
因为他知道,在这场抗日战争里,每一个秘密的背后,都可能藏着关乎国家存亡的真相。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家国同梦:百年的抗战与复兴》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74J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