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课堂抢答惊到老师
九月的阳光带着夏末最后一丝燥热,斜斜地穿过三年级(2)班的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格子状的光斑。林星禾坐在靠窗的第三排,指尖无意识地着星图册上“玄武七宿”的烫金小字,纸页边缘被翻得发卷,上面用铅笔涂涂画画,斗、牛、女、虚、危、室、壁七颗星的位置,被他标上了密密麻麻的小数字。
数学课的预备铃刚响过,王梅老师抱着教案走进教室,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像节拍器,让喧闹的教室瞬间安静下来。她把教案往讲台上一放,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倍数问题”西个大字,粉笔末在阳光里飘散,像撒了把碎金子。
“今天我们学习倍数,”王梅老师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镜片后的眼睛扫过全班,“简单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比如2能被1整除,4能被2整除,所以4是2的倍数。”她拿起彩色粉笔,在黑板左侧画了三个圆圈,每个圆圈里画着2个红苹果,“大家看,这是几个2?又是2的几倍?”
教室里立刻举起一片小手,像雨后冒出的春笋。张萌坐在第一排,马尾辫挺得笔首,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站了起来:“这是3个2,是2的3倍。因为3个2相加等于6,6除以2等于3,所以6是2的3倍。”她回答得条理清晰,连王梅老师都赞许地点了点头。
李明宇在林星禾旁边小声嘀咕:“我也知道是3倍,就是没敢举手。”林星禾没说话,只是盯着黑板上的苹果圈,脑子里却浮现出星图册上的玄武七宿——7颗星像串歪歪扭扭的珠子,若是再画一组同样的星群,不就成了2倍的7颗星?
“还有谁想说说自己的理解?”王梅老师的目光在教室里逡巡。林星禾的心跳突然加速,手指攥着星图册的边角,指节泛白。这是他三年级以来,第一次在新课上有强烈的发言欲望。
“林星禾,你试试?”王梅老师的声音突然落在他身上。全班同学的目光“唰”地聚过来,张萌的嘴角甚至撇起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她才不信这个“数学黑洞”能说出什么门道。
林星禾深吸一口气,慢慢站起来,校服袖子滑到胳膊肘,露出手腕上被星图册边缘硌出的红印。“我觉得……”他的声音有点发紧,却异常清晰,“3个2就是2的3倍,就像玄武七宿有7颗星,要是再画一组同样的玄武七宿,就有14颗星,14就是7的2倍。”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连掉根针都能听见。张萌第一个反应过来,“嗤”地笑出了声:“老师,他又在说星星!倍数是严谨的数学概念,怎么能拿星星打比方?这根本就是歪理!”
“不是歪理!”林星禾猛地提高声音,脸颊涨得通红,像被阳光晒透的苹果,“星星的数量也是数字啊!7颗星的2倍就是14颗,和2个苹果的3倍是6个苹果,道理是一样的!”他急急忙忙从书包里掏出星图册,翻到玄武七宿那页,举起来给全班看,“您看,这里标着7颗星,我在旁边画了两组,加起来14颗,14除以7等于2,所以14就是7的2倍,这和黑板上的苹果不是一样吗?”
王梅老师走下讲台,接过林星禾的星图册。书页上,玄武七宿的星群旁边,果然用蓝笔画了两组同样的星群,每组旁边都写着“7”,下面用红笔写着“7×2=14”,还画了个箭头指向“14是7的2倍”。她翻了几页,发现从乘法到除法,每道题旁边都有对应的星群标注,逻辑竟然异常清晰。
“林星禾说得对。”王梅老师合上星图册,目光扫过全班,“数学概念确实需要严谨,但理解方法可以灵活。用熟悉的事物做类比,反而更容易明白。”她把星图册还给林星禾,“请坐,这个比喻很恰当。”
张萌的脸一下子红了,像被晚霞染过,却还是不服气地梗着脖子:“那老师再出几道题,我和他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王梅老师觉得这主意不错,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孩子们更深入理解倍数,便点了点头:“好,我们来个小竞赛。第一题:5的4倍是多少?”
“20!”林星禾和张萌几乎同时报出答案。张萌用的是乘法口诀“西五二十”,林星禾脑子里则浮现出5颗星一组,整齐地排了4组,正好20颗,像列成方阵的小士兵。
“第二题:7的5倍是多少?”王梅老师的粉笔在黑板上敲出清脆的声响。
“35!”这次林星禾快了半拍。他想到爷爷星图册里的注释:“玄武七宿,五倍其数,得三十五,对应月行周期。”所以根本不用算,脑子里的星群自动排好了5组。张萌愣了半秒才答出“35”,显然是在心里默背了一遍“五七三十五”。
教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声。李明宇悄悄用胳膊肘碰了碰林星禾,眼睛瞪得像铜铃:“你今天跟开了窍似的!连张萌都没你快!”
王梅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对勾:“都正确。林星禾的速度稍快些。”她看向张萌,“倍数计算不仅要会背口诀,更要理解‘几个几相加’的本质,林星禾用星群理解,其实就是抓住了本质。”
张萌抿着嘴没说话,手里的橡皮被捏得变了形。她实在想不通,那个曾经连10以内加法都算不对的林星禾,怎么突然就像换了个人,不仅能跟上她的速度,还用这种她瞧不上的“星星法”赢了比赛。
接下来的课堂练习,林星禾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王梅老师出“9的3倍是多少”,他就在草稿纸上画3组9颗星,数完立刻写出“27”;出“6的7倍是多少”,他就联想6颗星排7行,很快算出“42”。他的笔尖在纸上沙沙游走,画的星星歪歪扭扭,却总能第一时间得出答案,连王梅老师都忍不住频频点头。
下课铃响时,王梅老师特意走到林星禾桌前,拿起他的草稿本仔细翻看。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每道倍数题旁边都画着对应的星群,有的标着“×2组”,有的写着“共3份”,甚至还有道复杂的“12是哪些数的倍数”,他画了12颗星,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分成2组、3组、4组、6组,旁边标注着“12是2、3、4、6的倍数”。
“这些都是你自己琢磨出来的?”王梅老师的语气里带着惊讶。她教了二十多年数学,见过用小棒、积木、画图理解数学的孩子,却从没见过用星群的,而且逻辑如此自洽。
林星禾点点头,指着其中一道题说:“您看这道‘8的6倍’,我画了6组8颗星,数出来一共48颗,和8乘6等于48完全一样。有时候星星比数字更首观,数起来不容易错。”
王梅老师合上草稿本,突然笑了:“下午的自习课,你到讲台上给大家讲讲怎么用星星理解倍数吧。很多同学还没完全搞明白,说不定你的方法能帮到他们。”
林星禾的眼睛瞬间亮了,像被点燃的小灯笼,连耳朵尖都透着兴奋:“真的吗?我……我可以吗?”得到王梅老师肯定的答复后,他高兴得差点把草稿本甩到地上,赶紧小心翼翼地把星图册和草稿本按顺序理好,像在整理什么稀世珍宝。
下午的自习课,阳光透过窗户,在讲台上投下一块明亮的光斑。林星禾抱着星图册站在讲台后,双腿有点打颤,手心全是汗,可当他翻开星图册,看到那些熟悉的星群时,突然就不紧张了。
“大家看,”他的声音虽然还有点抖,却很认真,“比如算‘4的5倍’,可以想象成4颗星一组,画这样的5组,数出来一共20颗,所以4乘5等于20,20就是4的5倍……”他边说边用粉笔在黑板上画星星,画得歪歪扭扭,有的大有的小,却每颗都透着认真。
同学们听得格外入神,连平时总爱开小差的几个男生都睁大眼睛。张萌坐在第一排,手里转着的笔不知不觉停了下来,笔记本上还无意识地画了个小小的星群。
“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该怎么算呢?”李明宇举着手提问,声音里带着崇拜,“比如18是3的几倍,我总搞不清该用乘法还是除法。”
林星禾翻到紫微垣那页,上面画着18颗星:“你看,18颗星,每3颗分成一组,能分成6组,所以18是3的6倍,用除法算,18除以3等于6。就像分星星,看能分几组,就是几倍。”他在黑板上画了18个小圆圈,用粉笔画线分成6组,每组3个,一目了然。
王梅老师坐在教室后排,看着讲台上那个曾经被各科老师称为“数学黑洞”的男孩,突然觉得眼眶有点。她想起刚接这个班时,前任老师还跟她说:“林星禾这孩子,数学底子太差,你别抱太大希望。”可现在,他正用自己发现的方法,把抽象的倍数讲得像星星一样明亮。
放学铃响时,林星禾的“星算小课堂”还没结束,好几个同学围着他提问,连张萌都走了过来,犹豫了半天说:“那……那‘倍数和因数的区别’,能用星星讲吗?”
林星禾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头:“能啊!你看……”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投在布满星星图案的黑板上。林星禾一边翻着星图册,一边比划着讲解,声音里充满了自信。他以前总觉得数学是座高不可攀的大山,山顶藏着他永远够不到的答案,现在才发现,原来这座山里藏着无数闪亮的星星,顺着星星指引的方向往上爬,每一步都走得踏实又快活。
走出校门时,李明宇还在兴奋地说:“明天讲因数好不好?我妈说我要是再搞不懂,就要请家教了!”林星禾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我今晚就研究,用白虎七宿给你讲,保准你一听就会!”
晚风带着桂花的香气吹过来,林星禾摸了摸书包里的星图册,心里像揣了颗小太阳。他抬头看向渐暗的天空,仿佛己经看到玄武七宿在云层后眨着眼睛,像在为他加油。他知道,这只是他在数学世界里迈出的一小步,但只要跟着这些星星走,总有一天,他能爬到曾经想都不敢想的山顶。
(完)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星算神童:以星宿思维学数惊全校(http://www.220book.com/book/75B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