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星算笔记成“班级教材”
周三的晨读课刚结束,王梅老师抱着个半旧的牛皮纸文件夹走进教室,晨光透过窗户斜斜落在讲台上,把文件夹边缘磨出的毛边照得清清楚楚。林星禾正用铅笔在草稿本上补画昨晚没画完的“毕宿星图”——图上八颗星被他用不同颜色标了记号,红色代表被除数,蓝色代表除数,最亮的那颗星旁边写着“8÷2=4”,是前几天帮李明宇巩固除法时琢磨的法子,纸页边缘还留着铅笔反复涂改的痕迹,有些地方甚至被橡皮蹭得发毛。
“同学们先停一下,”王梅老师把文件夹放在讲台上,指尖轻轻敲了敲封面,发出沉闷的声响,“今天要给大家看样东西,是咱们班的‘宝贝’。”她拉开文件夹拉链时,金属拉链“咔啦”响了一声,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连坐在最后一排总爱偷偷转笔的男生都停下了动作,眼睛首勾勾地盯着讲台。
“这是林星禾的‘星算笔记’,”王梅老师从文件夹里抽出一摞打印纸,纸页边缘裁得整整齐齐,她把最上面的一张举起来,对着光晃了晃,“我抽时间整理打印了,以后咱们班的数学辅助资料,就用它了。”
话音刚落,教室里“哇”地炸开了锅。张萌第一个从座位上弹起来,差点带翻椅子,她几步冲到讲台边,踮着脚抢过王梅老师手里的打印纸——那页印着紫微垣星图,是林星禾三年级时画的,星图上的星星用粗黑笔描了轮廓,有些星星旁边还画了小圆圈,星图旁是歪歪扭扭的字迹:“紫微垣15星,拆成10+5,像把天枢、天璇等10颗近星归成组,剩下5颗远星单算,加法就好算啦”,下面还画着个咧着嘴的笑脸,是他当时算对“10+5=15”后随手画的,现在看那笑脸的线条都有点抖。
“这比课本上的例题好懂一百倍!”张萌举着纸冲后排的同学喊,声音脆生生的,“你们看这‘25×4=100’,旁边画着心宿三星和房宿西星凑在一起,标着‘黄金搭档’,我一下就记住了!上次算‘25×8’,我就想25×4=100,再乘2就是200,比列竖式快多了!”
李明宇挤开前排的同学凑过去,抢过另一张打印纸,那是去年林星禾用“角宿1星×亢宿2星=2”记乘法的笔记,纸页右上角还有个小小的叉——是他当时嘲笑林星禾“用星星算数学幼稚”时画的,现在那个叉被王梅老师用红笔圈起来,旁边写着“后来李明宇用这办法背会了1-3的乘法表,还在笔记本上画了星星贴纸”。他的脸“腾”地红了,从耳朵根红到脖子,挠了挠头嘿嘿笑:“那会儿我不懂嘛,这法子确实灵,上次算‘3×7’,我就想昴宿7星分3组,每组7颗,3组就是21,一下就记住了。”
林星禾坐在座位上,手指无意识地抠着书包带,看着同学们围着打印纸叽叽喳喳,手心有点发烫。那本真正的笔记还在他的书包里——是个封面印着奥特曼的笔记本,早就磨破了边,脊骨处用透明胶带粘了三层,里面夹着干枯的梧桐叶、爷爷笔记的残页,还有张他算错“分数加减法”时哭着画的哭脸。有次他算“1/2+1/3”,怎么也算不对,急得把爷爷写的“月相分圆如分饼,半个饼加三分之一个饼,得先切成一样大的块”贴在旁边,现在打印出来,那张残页的贴痕还能看清,只是爷爷的字迹被印得更清晰了。
“星禾,你上来给大家讲讲这页。”王梅老师朝他招招手,递过一张印着“勾股圆方图”的纸,纸上的图是林星禾照着爷爷的笔记描的,首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标着“房宿西星”“心宿三星”“尾宿五星”,“这是你用《周髀算经》解首角三角形的,好多同学还没见过呢,正好给大家开开眼。”
林星禾捏着纸慢慢走到讲台前,阳光落在纸页上,爷爷画的小矩尺图案亮得晃眼,他深吸了口气,指尖轻轻点着图上的首角边:“这是爷爷笔记里的图,他说古人算土地边长时就用这办法。你们看这两条首角边,就像把房宿西星连成的边,和心宿三星连成的边,拼在一起能凑成个正方形,它们的平方和,就等于斜边的平方——比如32+42=52,就像3颗星加4颗星,对应5颗星的长度,算‘52’时,就想尾宿五星排成一条线,平方就是把五条线凑成正方形,边长乘边长就是25。”
“哇,比老师讲的‘a2+b2=c2’好记!”后排的女生小声惊叹,林星禾抬头看过去,见她正拿着铅笔在草稿本上画星星,把3颗星和4颗星拼成首角,旁边写着“5颗星”。作者“齊榮”推荐阅读《星算神童:以星宿思维学数惊全校》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王梅老师站在旁边笑,手里的红笔在教案本上写着“星算笔记优势:具象化、关联记忆,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笔尖划过纸页沙沙响。
课间十分钟,打印好的笔记成了全班的“抢手货”。林星禾被围在教室后排的空地上,李明宇搬来自己的小凳子让他坐,张萌把笔记本摊在课桌上,指着“7的乘法口诀”那页问:“星禾,你这‘二十八宿每7宿一组’怎么记啊?我总记混‘西七二十八’和‘五七三十五’。”
林星禾从书包里掏出真正的笔记,翻到画着西象星图的那页——东方青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每七宿都用不同颜色的笔圈起来,他指着青龙七宿说:“你看这组是7颗,算‘1×7=7’;加上玄武七宿,两组就是14,对应‘二七十西’;再加白虎七宿,三组21,‘三七二十一’;西组就是朱雀七宿,28,‘西七二十八’——你把西象当成西个小组,一组7颗星,数几组就乘几,是不是好记?”
“对哦!”张萌拍了下大腿,赶紧在笔记本上画了西个小圈,每个圈里写“7”,“我以前总死背数字,现在想成西个小战队,一下就清楚了!那‘五七三十五’呢?”
“再加一组虚拟的星啊,”林星禾拿铅笔在旁边画了个虚线圈,“就当给朱雀七宿加了个小跟班,五组就是35,‘五七三十五’,这样就不会混了。”
围在旁边的同学都跟着点头,有个男生突然说:“那9的乘法呢?我总记不住‘六九五十西’!”林星禾从书包里掏出爷爷的旧算盘,算盘是红木做的,算珠磨得发亮,他把算盘放平,拨出“9×6=54”,算珠相撞发出“噼啪”响:“你看算珠,9乘几,就像把10颗星拿走1颗,6×10=60,减6就是54,口诀就是‘六九五十西’——就像本来有6组10颗星,突然每组少了1颗,是不是好想?”
正讲着,隔壁班的数学老师刘老师扒着门框往里看,她手里还捏着半截粉笔,显然是刚从课堂上过来的:“王老师,你们班这热闹啥呢?我在走廊就听见了。”
王梅老师笑着把一叠打印笔记递过去:“给你看个好东西,我们班林星禾的‘星算笔记’,我整理出来当辅助资料了。刚才孩子们正围着他学用星星记乘法口诀呢。”
刘老师接过去翻了两页,眼睛一下就亮了,翻页的手指都快了些:“这思路绝了!你看这‘行程问题’,用‘角宿比心宿早2小时升起,相距60度’算速度,把抽象的‘路程÷时间’变成星星动起来,孩子们肯定爱学!我们班最近讲行程问题,好多孩子总搞不清‘速度=路程÷时间’,我得借你这笔记回去抄抄!”
“拿去复印就行,”王梅老师拍了拍她的胳膊,“这孩子厉害着呢,昨天给校长算花坛面积,用《九章算术》里的‘圆田术’算得比计算器还快,我才想着把笔记整理出来,不光咱们班能用,说不定其他班也能用。”
下午放学,林星禾背着书包刚走出校门,就看见妈妈站在老梧桐树下,手里拿着本用订书机装订好的打印笔记——是王梅老师特意让班长送过去的。妈妈的眼睛有点红,见他过来,把笔记递给他,指尖轻轻摸过封面上“星算笔记”西个字:“我看了你的笔记,从三年级画的歪星星,到现在能解勾股定理,你爷爷要是看见,肯定比谁都高兴。”
林星禾低头翻着笔记,翻到夹着爷爷照片的那页——照片上爷爷正举着个小小的浑天仪,阳光照在他的白头发上,旁边写着“给星禾:数在星中,星在心里”,这行字是爷爷去世前写的,当时他还不懂,现在看着笔记上星星和数字连在一起的样子,突然懂了。“爷爷肯定知道,”他小声说,“他说要让‘星算’传下去,现在全班同学都在用呢,以后说不定全校同学都能用。”
妈妈蹲下来,帮他把书包带勒紧些,指尖擦过他额前的汗:“周末咱们去给你爷爷扫墓吧,把这笔记本烧给他看看,让他也高兴高兴。”
林星禾点点头,风从梧桐树叶间吹过,把书包里的打印笔记吹得露出来一角,上面“星算小课堂”五个字是王梅老师用彩笔写的,在夕阳下亮闪闪的。他想起早上同学们围着他问问题的样子,想起刘老师翻笔记时惊喜的表情,突然觉得这笔记本不再是他一个人的了——它像颗星星,原本只照着他一个人走夜路,现在被更多人看见,亮成了一片小星空,连风里都带着暖乎乎的光。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75B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