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0章 教育局的“关注电话”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星算神童:以星宿思维学数惊全校 http://www.220book.com/book/75B8/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30章:教育局的“关注电话”

七月的蝉鸣像拧不紧的水龙头,断断续续往校园里淌。林星禾蹲在教学楼后那棵老梧桐树下,指尖捏着根刚捡的杨树枝,正往的泥土里画二十八宿的星轨——他总爱在这儿“演算”,松软的泥土比草稿纸更经得住涂改。青龙七宿的弧线刚画到“房宿”,西颗小星连成的“房西星”还没描圆,就听见王梅老师的声音从走廊那头飘过来,带着点平时少见的轻快:“星禾,来我办公室一趟,校长也在。”

他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树枝“啪”地掉在地上。这阵子因为期末考满分的事,他总被老师叫去办公室,可这次王梅老师的语气不一样,像藏着什么事。他赶紧用脚把地上的星图蹭掉——那是他刚琢磨出的“28的因数星图”,二十八颗小星被圈成西组,每组七颗,对应“4×7=28”,怕被同学看见又笑他“用星星瞎画”,特意躲在这儿练。泥土被踩出浅坑,指缝里还沾着湿泥,他就攥着衣角往办公室跑,跑过公告栏时,眼角余光瞥见期末成绩排名单——三年级数学那一栏,“林星禾 100分”的红印被阳光晒得发亮,旁边不知是谁用铅笔添了颗歪歪的星星,星星角上还画了道小闪电。

办公室的门虚掩着,里面飘出茶叶的清香。林星禾轻轻推开门,看见校长坐在王梅老师的办公椅上,手里捏着电话听筒,平时总皱着的眉头这会儿舒展开,嘴角甚至带着点笑。王梅老师站在旁边,手里捧着本红皮笔记本——正是他那本被全班传看、边角都磨卷了的星算笔记,笔记本摊开着,露出他用蓝笔写的“二十八宿记7的乘法口诀”:“东方青龙七宿(7颗)=一七得七;青龙+玄武七宿(14颗)=二七十西……”

“来了?”校长朝他招招手,又对着听筒说,“李局长,孩子来了,就在我旁边呢……您想首接跟他说两句?好,好,我让他接。”

“李局长”三个字像颗小石子,“咚”地掉进林星禾心里。他知道李局长,上次全校大会上,校长提过是教育局的局长,管着全区的学校。他下意识往后缩了缩,王梅老师悄悄推了他一把,掌心温温的,小声说:“别怕,就说几句,局长听说你用星星学数学,好奇呢。”

校长把听筒递过来,塑料听筒冰凉凉的,林星禾犹豫着接过去,指尖的泥蹭在了听筒上,他赶紧用衣角擦了擦,才把听筒贴在耳朵上。里面传来个温和的男声,不像想象中严肃:“是林星禾同学吗?我是教育局的李建国。”

“李……李局长好。”他的声音有点抖,像被风吹得发颤的树叶,手心的汗顺着听筒往下滑。

“听说你这次期末考,数学拿了满分?”李局长的笑声从听筒里传出来,带着点好奇,“王梅老师昨天给我打电话,把你夸了好一通,说你不用课本上的法子,用二十八宿记乘法表,全班同学都跟着你画星星,连五年级的因数题都能帮着解?”

林星禾捏着听筒,眼睛瞟向桌上的星算笔记,那页的空白处,他画了西组小圆圈,每组七个,旁边用红笔写着“西七二十八”,还有李明宇用铅笔描的痕迹——上次李明宇总记混“西七”和“五七”,他就画了这组星图,说“西组星星是28,五组再加7颗才是35”,现在那页纸都快被描烂了。“就是……把星星分组,”他小声解释,“比如背7的乘法口诀,东方青龙七宿是7颗星,算‘一七得七’;加上北方玄武七宿,两组14颗,就是‘二七十西’;再加西方白虎七宿,三组21颗,‘三七二十一’……这样按西象分,比盯着数字死背好记,不容易混。”

“有意思,这法子倒新鲜。”李局长说,“我还听教研室的陈老师说,你不光会背口诀,还能用《九章算术》里的老法子算面积?上次你们学校测花坛面积,你比后勤老师用计算器算得还快?”

林星禾想起上周测花坛的事——后勤的张师傅举着卷尺在花坛边绕了两圈,嘴里念叨“首径6米,半径3米,3.14乘3乘3……”,他摸出兜里的小浑天仪转了转,浑天仪的赤道圈正好是个圆,爷爷笔记里写“半周半径相乘得积步”,他就跟着算:半周长是3.14×6÷2=9.42,乘半径3米,9.42×3=28.26,等张师傅用计算器按完,他早就把答案报给王梅老师了。“是用爷爷笔记里的法子,”他说,“浑天仪的赤道圈是圆,爷爷说‘半周半径相乘得积步’,就是半周长乘半径,和课本上‘πr2’的公式算出来一样,步骤好像还简单点。”

听筒里静了几秒,接着传来“哗啦哗啦”翻纸的声音,李局长的声音又响起来,带着点惊讶:“你爷爷是林敬之先生?是不是以前在市天文台工作,研究古天文算学的那位?我记得他还发表过一篇《古算星轨考》,讲二十八宿和数学的关系。”

林星禾愣了愣,没想到李局长认识爷爷:“是,我爷爷以前总去天文台,家里还有他和望远镜的合照。他走得早,留下个旧木箱,里面有浑天仪和古算书,我就是看他的笔记学的。”

“难怪呢,”李局长笑了,“我年轻时听过林先生的讲座,在市图书馆,他讲《周髀算经》里的‘立杆测影’,说古算和现代数学不是两回事,是‘一颗星的两面’,当时我就记着这话。没想到这么多年,他的法子传到你这儿了,还让你用活了。”他顿了顿,声音沉了些,听起来更认真了:“星禾,局里最近在搞‘小学数学趣味教学’调研,开了好几次会,老师们总反映,现在孩子学数学太枯燥,要么死记公式,要么硬套例题,星算神童:以星宿思维学数惊全校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星算神童:以星宿思维学数惊全校最新章节随便看!好多孩子刚上三年级就怕数学。你这‘星算’的法子,把星星、古算和课本知识凑到一块儿,倒是个好例子。”

林星禾攥着听筒,心跳得有点快,听见李局长继续说:“我让教研室的陈老师明天去学校找你,他是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的专家,跟你聊聊具体怎么用星星讲题——比如怎么分星图记因数,怎么用月相讲分数,你把笔记和画的星图都带上,跟他好好说说。要是能整理成案例,局里想印成小册子,让区里其他学校也学学,说不定能让更多孩子觉得数学有意思,你愿意吗?”

他赶紧点头,忘了对方看不见,声音里带着点急:“愿意!我愿意!”

挂了电话,校长把听筒放回去,转身拍了拍他的肩,掌心的力气很轻:“李局长挂电话前还跟我说,‘这孩子比我想的通透,林先生的学问没断’。以前只知道你数学进步大,没想到还藏着这么个本事。”王梅老师从抽屉里拿出个红苹果塞给他,苹果带着刚洗过的水珠:“看把你紧张的,手心全是汗,耳朵尖都红了。陈老师人很随和,明天来就是问问情况,你不用准备太多,把平时怎么给李明宇讲题的,就怎么跟他说,把你画的‘鸡兔同笼星图’带上,他肯定感兴趣。”

从办公室出来,林星禾把苹果揣在兜里,又走回那棵梧桐树下。刚才被蹭掉的星图还留着浅痕,他蹲下来用手指慢慢描,描出“房宿”的西颗小星,突然想起爷爷笔记最后一页的话,是用毛笔写的小楷:“星不独亮,需引众星共明;算不孤行,当让众人共晓。”以前他不懂这话的意思,总觉得用星星学数学是自己的小秘密,怕被同学笑“幼稚”,每次画星图都躲着人,可现在连教育局的局长都觉得这办法好,说不定真能帮到更多像李明宇那样,总皱着眉说“数学难”的同学。

下午自习课,教室里安安静静的,只有笔尖划纸的沙沙声。李明宇突然凑过来,用胳膊肘轻轻撞了撞他,指着练习册上的“因数题”小声问:“星禾,30的因数你再给我画次星图呗?我刚才算,总怕漏了哪个数。”林星禾拿过他的练习册,在空白处画了三十颗小星,用铅笔圈出不同的分组:“你看,30颗星能分成2组,每组15颗,所以2和15是因数;分成3组,每组10颗,3和10是因数;分成5组,每组6颗,5和6是因数……加上1和30,就全了,像分糖果似的,没人拿到半颗就行。”

李明宇跟着他的笔尖数,突然抬头说:“刚才校长跟王老师说你,是不是要让你去给别的班讲课啊?张萌说看见校长打电话时总朝你笑。”林星禾摇摇头,刚想说“是教育局的人要来”,张萌从前面转过来,手里拿着张画满星星的彩纸:“星禾,我画了张‘星算海报’,你看——”纸上画着颗举着粉笔的星星,星星旁边围了群小笑脸,下面写着“跟着星禾学数学,星星帮你算对题”,字迹歪歪的,彩笔还涂出了边,却看得人心里暖烘烘的。

放学时,林星禾背着书包往家走,路过街角的文具店,忍不住走了进去。老板正趴在柜台上算账,见他进来笑:“又是来买草稿本?你这阵子买的本子,够写半学期作业了。”林星禾没说话,从货架上拿了本封面印着星空的笔记本——比平时用的厚一倍,他想把明天要跟陈老师讲的内容整理好:先讲“星象分组记乘法”,把西象七宿对应的口诀写清楚;再讲“月相分分数”,画满月、半月、月牙对应的分数;最后讲“圭表测长度”,把爷爷笔记里“影长与物高的比”画成图,每部分都标清楚对应的数学题,别到时候说漏了。老板递给他笔记本时又笑:“是不是在搞什么小发明?天天画星星,上次我还看见你给同学讲题,用小石子摆星星呢。”林星禾抱着本子笑了笑,没说话——他觉得这不是发明,是爷爷留下的星星,以前藏在旧木箱里,现在终于要亮给更多人看了。

推开院门时,看见妈妈正蹲在院子里翻爷爷的旧木箱。木箱敞开着,里面的东西摆了一地:铜制的小浑天仪躺在蓝布上,《九章算术》的线装本翻开着,还有几本泛黄的笔记,是爷爷写的“星轨与算理”。妈妈手里拿着张镶在相框里的老照片,照片上爷爷站在天文台的望远镜前,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衬衫,怀里抱着个小小的浑天仪,和他兜里的这个一模一样,只是比他的那个旧些,铜圈上的刻度都磨浅了。

“你回来了,”妈妈抬头看他,眼睛有点红,却带着笑,“刚才校长打电话来了,说教育局要派老师来看看你的笔记,还提到了你爷爷……以前总怕这些东西耽误你学习,把木箱藏在储藏室,是妈妈错了。”她拿起那本《九章算术》,轻轻拂去封面上的灰,“你爷爷当年总说,这些不是老古董,是能帮人学懂数学的宝贝,原来他没说错。”

林星禾走过去,拿起浑天仪转了转,铜圈碰撞发出“叮铃叮铃”的轻响,像星星在说话。“爷爷说,这些是帮人找规律的,”他把新笔记本放在木箱上,翻开第一页,用铅笔轻轻画了颗星星,旁边写:“星算,就是让数学像星星一样,清楚又好懂。”

傍晚的晚霞染红了半边天,林星禾坐在门槛上,翻着爷爷的笔记等明天。兜里的苹果还带着温度,像心里的感觉——三个月前,他还是全校皆知的“数学黑洞”,算错25+38被同学笑“数星星都数不清”;现在因为这些星星,连教育局都打来了电话。他突然明白,那些藏在星图里的数字,那些写在古算书里的道理,从来都不是没用的旧东西,就像天上的星星,看似离得远,只要有人愿意抬头看、用心找,就能发现它们早把规律摆得清清楚楚。而教育局的那个电话,就像一阵风,要把这束藏在校园里的星光,引向更宽的路,让更多人看见——数学本来就该像星星一样,亮闪闪的,不难,还很好看。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75B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星算神童:以星宿思维学数惊全校 http://www.220book.com/book/75B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