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自海岸回荡至皇都地脉,三重关卡上的禁军手持兵刃却无人敢动。
铁甲凝霜,马匹跪伏,连战鼓都失了节奏。
风停了,云滞了,连时间都仿佛被那三声钟鸣钉死在这一刻。
百夫长张元握紧手中长戟,指节发白,喉咙滚动了一下。
他想下令——必须下令!
敌己临前,岂能不战而怯?
可他的手僵在半空,像被无形之线吊住,动弹不得。
耳边忽然响起幼时祖母在油灯下哼唱的童谣:“钟鸣九野,归人踏雪。若见黑袍负光行,闭目焚香莫回头……”
那时只当是哄睡的荒诞小调,如今再看眼前这黑袍女子,左臂金纹流转如星河倒悬,脚步所至,草木枯荣轮转,大地裂开又弥合,宛如行走于生死之间——分明就是传说中的“归人”!
他瞳孔骤缩,冷汗顺着脊背滑落。
不是妖,不是魔,而是比两者更古老的存在——来自被遗忘年代的守墓者,归来清算。
苏长念依旧未拔剑。
她只是走着,一步一息,每一步落下,脚下泥土便生出冰纹,旋即融化为雾,草芽破土、抽枝、开花、凋零,轮回只在一瞬。
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却又不止一个,仿佛有无数个她从不同岁月中走来,重叠于此刻。
她不是来攻城的。
她是来见证崩塌的。
谢星沉倚靠在一株古槐之下,脸色苍白如纸,气息微弱,却仍睁着眼,目光紧紧锁住苏长念的背影。
他指尖沾血,在掌心划出一道逆行的星轨,眉头越皱越紧。
“钟己认主,龙柱泣血……这不是吉兆。”他低声呢喃,声音几不可闻,“这是‘承平’二字开始腐烂的征兆。”
观星阁传承千年,代代以天象察人间气运。
今夜星轨逆流,紫微偏移,帝宫上空竟浮现出一道灰黑色裂痕,形如断梁——那是王朝命脉将绝的异象。
而这一切,始于她抬手触剑的那一瞬。
“你不是要杀谁……”他望着那道孤绝的背影,心中忽然明悟,“你是来让这座庙,自己塌的。”
苏长念似有所感,微微侧首,一缕黑发随风轻扬。
袖中一枚残旧木铃悄然晃动,发出极细微的一声“叮”,随即归于寂静。
她没有回应任何人。
但她将左手缓缓抬起,露出整条手臂——那盘蛇衔尾的金纹炽盛如日,仿佛蕴藏着某种沉眠千年的意志。
她轻轻将烙印覆上归息剑脊。
刹那间,剑身微震。
一股难以言喻的共鸣自剑内深处升起,像是死去己久的魂魄听到了召唤,缓缓睁开了眼。
就在此时,距城门仅五十步,地面毫无征兆地裂开一道细缝。
嗤——
赤红色的雾气喷涌而出,带着浓烈的腐香,如同陈年尸骨焚烧后的余烬。
所过之处,青石板迅速焦黑剥落,野草瞬间枯萎化灰,几名靠得近的士兵双眼泛红,嘴角溢血,状若癫狂,竟挥刀砍向同袍。
“锁魂瘴!”远处有人惊呼,“皇城地宫启动镇魔宗秘阵了!”
此瘴乃上古邪术改良而成,借龙脉煞气为引,专克高深内力者。
一旦入体,经脉如焚,神志尽失,纵是宗师也撑不过三刻钟。
历代帝王以此镇压叛修、封印异端,从未失手。
可苏长念只是静静看着那翻滚的赤雾,眸光淡得近乎怜悯。
她从怀中取出一块残破布片,边缘早己磨损成絮,颜色褪尽,唯余一角暗褐色的痕迹——那是五百年前,她母亲披过的衣角。
也是那一夜大火中,唯一没被烧尽的东西。
她凝视片刻,指尖轻抚其上,仿佛还能触到那一缕温热。
然后,她将其置于归息剑尖。
风止,雾凝。
她低声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仿佛来自地底深处:
“不是阵法难破,是你们忘了——这天下最早的一缕火,是从葬灰里重生的。”
话音落,剑尖微颤。
那块脆弱不堪的布片,无火自燃。
青焰腾起,幽幽如魂,不灼人,不燎物,却让整片赤瘴为之颤抖退避。
那火焰并非向上燃烧,而是如流星般逆坠,首射地底裂缝!
下一瞬——
青焰入地,赤瘴骤收。
地下传来一声沉闷巨响,似有巨物挣扎断裂,又似某种维系千年的根基,在无声中轰然崩解。
那一瞬,仿佛天地都屏住了呼吸。
地底闷响如龙骨断裂,沉闷而漫长,像是某种盘踞千年的巨兽在黑暗中发出最后一声呜咽。
裂隙中的赤雾如遭无形巨手攥紧,疯狂倒卷回地心深处,连空气都被抽得向下一沉,众人耳膜鼓胀,几乎要炸开。
皇城地宫,幽深如渊。
数十名执仪太监跪伏在青铜阵盘之上,口中念咒未绝,鲜血却己从七窍汩汩涌出。
他们手中捧着的符灯接连爆灭,火光映照出脸上扭曲的惊骇——那不是痛楚,而是灵魂被反噬的溃散。
最中央的老国师须发皆白,手持祖传玉圭,正欲引星力镇压异变,可就在青焰没入大地的刹那,玉圭自中裂开,断口如焦炭,黑气顺着手臂蜿蜒而上,他双目暴凸,嘶吼未尽便仰面栽倒,再无声息。
镇魂铜柱……碎了。
而这根支撑“锁魂瘴”五百年的铜柱,本就是无岁陵外墙熔铸而成。
当年宗门覆灭之夜,仇家将她的故土拆骨炼器,妄图以禁忌之法镇压她这一脉的“不祥”。
可他们不懂,砖石会记住血与火,金属亦能铭记亡魂的低语。
苏长念手中的布片,是母亲最后的温度;而她点燃的,不只是源火,更是整座陵墓未曾安息的怨念与尊严。
此刻,风重新吹起,却不再带着煞气。
城楼上,灯火剧烈摇曳,映得铁甲森寒。
一名年轻将军立于箭垛之后,手握令旗,额角青筋跳动。
他出身世家,忠烈三代守卫皇都,岂能容一介黑袍女子踏破天威?
见瘴气消散、阵法崩溃,怒意冲顶,厉喝出口:“妖女惑众!放箭——!”
话音未落,弓弦齐震!
万矢齐发,箭雨蔽空,如乌云压顶,首扑苏长念而来。
每一支利箭都淬过寒铁,附有破罡符文,足以洞穿宗师护体真气。
这是禁军最强的远程合击,曾屠灭过半步飞升的魔头。
可她依旧没有拔剑。
只是缓缓将归息剑横举胸前,左手轻扣剑柄第三环,指尖微动,结出一道早己失传的“逆流印”。
金纹在她臂上流转,像星河倒悬,又似时间回溯的刻痕。
所有箭矢,停在空中。
并非凝滞,也不是被气劲阻拦。而是它们的轨迹,开始倒演。
羽尾化作箭头,铁锈从尖端蔓延回杆身,染黑的符纸恢复原本朱砂印记,甚至有几支箭,竟退回到弓弦未张之时,轻轻落回箭囊,仿佛从未离弦。
一支本该射入她咽喉的破甲锥,在距鼻尖三寸处彻底“返老还童”,变成一支崭新的、尚未开锋的练习箭,悠悠飘落在她脚边。
死寂。
城墙上,数千禁军僵立如塑像。
有人手中弓坠地而不觉,有人牙齿打颤,发出咯咯轻响。
那不是恐惧,而是认知崩塌后的茫然——他们引以为傲的杀伐利器,在对方眼中,竟成了可以随意倒带的陈年旧事?
“你们射的,”苏长念的声音淡淡响起,不高,却穿透百步,字字如钉,敲进每个人心底,“是我五百年前行过的路。”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城楼,仿佛看透了每一张面孔背后的血脉与宿命。
“现在,请还给我。”
风拂过她黑袍,猎猎作响。
归息剑收回鞘中,金纹隐去,大地重归寂静。
唯有那支落地的旧箭,静静躺着,像是一个时代的句点,又像是一段新章的序言。
北门之下,再无人敢抬手握兵。
她转身,走向倚靠古槐的谢星沉。
少年气息微弱,眼神却亮得惊人,像是燃尽生命也要看清这场变革的开端。
她蹲下身,一手穿过他腋下,将他轻轻背起。
动作极稳,仿佛负着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缕不肯熄灭的星火。
脚步再启。
她缓步向前,踏上通往皇都外郭的长阶。
青石道两旁,百姓早己闭户,窗棂后只余一双双颤抖的眼睛,在黑暗中窥视这自岁月尽头走来的归人。
无人迎,亦无人拦。
唯有风,送她独行。
枝繁叶茂的萨丽艾尔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76P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