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6章 十州互助修河堤 灾前预防固民生

小说: 承乾:贞观遗殇   作者:听风忘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承乾:贞观遗殇 http://www.220book.com/book/79DN/ 章节无错乱精修!
 听风忘月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天宝西年春,黄河中下游的冰面刚消融,濮州刺史就带着河工们沿堤巡查,走到一处河堤时,河工老周用锄头敲了敲堤岸,黄土簌簌往下掉,他扒开表层泥土,里面竟藏着几道裂缝,最深的能塞进手掌:“刺史大人,这堤去年就该修了,再拖到汛期,怕是要溃堤!”

这话让濮州刺史心头一紧。沿堤往下走,裂缝、塌陷随处可见——有的河堤被河水冲刷得只剩半人高,有的堤坡长满杂草,底下的土早己松软。不仅濮州,郓州、济州、滑州等黄河中下游10州,都传来河堤年久失修的急报:再过三个月就是汛期,若不及时修缮,沿岸数万百姓的农田、房屋,都要被洪水淹没。

急报送到长安时,玄宗正在承乾阁翻看《贞观民生录》,其中“黄河防洪”篇章里,记着贞观年间承乾“提前修堤、专人巡堤”的疏策,批注“水患猛于虎,防患于未然,方为护民之策”的墨迹,在阳光下格外醒目。玄宗当即召集群臣议事,指着批注说:“承乾兄长早有明训,水患重在‘防’,而非‘救’。立刻组织黄河中下游10州互助修堤,按承乾‘众力聚则难事解’的法子,让各州按人口出工,官仓统一供粮;修完后设巡查哨,每日记录堤况,彻底消除隐患!”

旨意传到10州,各州刺史立刻行动,先统计壮丁数量:濮州出3000人,郓州出2800人,济州出2500人,10州共集结2.6万壮丁,由朝廷派来的河工总管统一调度。出发前,濮州刺史拿着《承乾政要》给壮丁们讲:“当年华原流民互助引水,官仓付粮;如今咱们修堤,每天每人发半斗麦,修完后再补一斗,家里缺的农活,各州农户互助完成,这就是承乾太子说的‘互助惠民’!”

壮丁们干劲十足,濮州的老周带着儿子周小满,扛着铁锹、锄头,跟着队伍往河堤赶;郓州的流民后代张承业,也主动报名,他说:“我祖父当年在黄河新垦区,靠承乾太子的法子安了家,现在修堤护百姓,我必须来!”

修堤工程从春末开始,2.6万壮丁沿着黄河中下游的河堤,摆开了“长阵”。河工总管按承乾疏策里“分层夯土、加固堤坡”的方法,制定了修堤步骤:

1. 先清淤:壮丁们跳进浅水区,把河堤根部的淤泥挖出来,避免河水继续冲刷堤基;

2. 再补漏:用红柳枝混合黄土,塞进河堤的裂缝里,再用石夯反复夯实,让堤岸变得结实;

3. 最后加高:在原有河堤基础上,加高两尺、加宽三尺,堤坡种上芦苇,利用芦苇根系加固堤岸,还能减少水土流失。

老周是经验丰富的河工,他教年轻壮丁们“夯土要匀”:“石夯落下去,要砸在同一处,多砸几遍,土才紧实,汛期才冲不垮。”周小满学得认真,每天都跟着父亲夯土、补漏,手上磨出了水泡,却从不喊累。张承业则主动帮着运物资,从官仓往堤岸运麦种、送水,看到有壮丁中暑,立刻递上草药水。

官仓的粮食也按时送到,每天中午,壮丁们坐在堤岸旁,捧着热粥、就着麦饼吃饭,谈论着修完堤后的日子:“等堤修好了,汛期就不怕了,麦子也能丰收了!”“是啊,承乾太子的法子就是好,大家一起干,再难的活也能完成!”

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黄河中下游的河堤修缮完毕——原本布满裂缝的堤岸,变得又高又结实;堤坡上的芦苇冒出新芽,随风摇曳;河堤旁还挖了泄洪沟,一旦汛期水位上涨,多余的河水能通过泄洪沟排走。

修缮完成后,朝廷又按承乾“专人巡堤、实时记录”的疏策,在10州的河堤沿线,设了50个“河堤巡查哨”,每个哨点派5名巡查员,由老河工和年轻壮丁组成。老周被选为濮州段的巡查队长,每天天不亮就带着队员沿堤巡查,手里拿着“堤况记录本”,详细记录:“今日堤岸无裂缝,泄洪沟通畅,芦苇长势良好”“今日遇小雨,堤岸无积水,无塌陷迹象”,每一笔记录都签上名字,每周汇总到州府。

汛期很快到来,黄河水位上涨了近三尺,湍急的河水拍打着堤岸,却始终冲不垮修缮后的河堤。老周带着队员日夜巡查,看到一处堤坡有少量渗水,立刻组织队员用红柳枝补漏,及时化解了隐患。沿岸百姓站在堤岸上,看着平稳的河水,都松了口气:“多亏了提前修堤,多亏了承乾太子的好法子,咱们的家、咱们的田,都保住了!”

秋收时,黄河中下游10州的麦田丰收,亩产比往年多了一成。濮州的百姓们,特意做了馒头、米酒,送到河堤巡查哨,老周捧着馒头,对百姓们说:“这是咱们10州互助的功劳,是承乾太子‘灾前预防’的功劳,以后每年咱们都提前修堤、认真巡堤,再也不怕水患了!”

消息传到长安,玄宗下旨,将这次“十州互助修堤”的经验纳入《承乾政要》增补版,还在濮州的河堤旁立了一块“防洪护民碑”,上面刻着承乾的批注:“防患于未然,则百姓无灾;众力护河堤,则民生永安。”

此后,“提前修堤、专人巡堤”成了黄河中下游10州的惯例,每年春末,各州都会组织互助修堤,巡查哨的记录本,也一代代传了下来。承乾的“灾前预防”疏策,不再只是纸页上的文字,而是化作了结实的河堤、认真的巡查,化作了沿岸百姓安稳的日子,化作了大唐民生永固的又一道坚实屏障。



    (http://www.220book.com/book/79D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承乾:贞观遗殇 http://www.220book.com/book/79D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