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1章 老店里的时光褶皱

小说: 晚风和骄阳   作者:隔壁的老老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晚风和骄阳 http://www.220book.com/book/79KJ/ 章节无错乱精修!
 

苏晚把打印好的公益项目总结报告按页码排好时,窗外的天光正一点点沉下去。办公室里只剩她桌上的台灯亮着,暖黄的光落在纸页上,把“留守儿童心理关怀”几个字照得格外清晰。

“还没走?”

陆昭的声音突然从门口传来,苏晚手一抖,订书机差点戳到指尖。她抬头时,正看见他站在光影交界处,西装外套搭在臂弯里,衬衫领口松开两颗扣子,少了些职场上的凌厉,多了分松弛的温和。

“刚改完最后一版,”苏晚把报告合上,“明天就要提交给基金会了,有点紧张。”

“紧张什么?”陆昭走过来,伸手翻了两页,指尖停在她标注的“家访手记”部分——那些用红笔圈出的句子,是她跟着志愿者去山区时记下的,有个小姑娘说“想给爸妈画封信,可他们的地址总在变”。

他的拇指轻轻蹭过纸面,声音低沉:“这些真实的东西,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有力量。”

苏晚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她第一次提出要做这个公益项目时,张启明在会上冷笑“小打小闹,浪费公司资源”,是陆昭把她的策划案往桌上一拍:“预算从我的项目经费里划,出了问题我担着。”那时他眼里的坚定,像一束光,让她敢把那些藏在心里很久的想法,真正落地成方案。

“对了,”陆昭合上报告,“今晚别加班了,带你去个地方。”

车子驶出CBD的玻璃森林,拐进一条爬满爬山虎的老巷。路灯昏黄,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空气中飘着煤炉烧出的烟火气。陆昭停在一家挂着“老周馄饨”木牌的小店前,木门上的红漆掉了大半,却透着让人安心的陈旧感。

“这是我刚回国时,常来的地方。”他推开门,风铃“叮铃”响了一声,“那时候住在附近的老小区,加班到深夜,就来这儿吃碗馄饨。”

店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爷子,看见陆昭就笑:“小昭,有阵子没来了?还是老样子?”

“两碗鲜肉馄饨,”陆昭拉开竹凳让苏晚坐,“多加紫菜。”

苏晚打量着店里的陈设,墙上贴着九十年代的电影海报,柜台上的老式收音机正播着咿咿呀呀的评剧。角落里的圆桌旁,两个老爷子在下象棋,棋子拍得木桌“啪啪”响,像在进行一场激烈的厮杀。

“以前压力大的时候,就来这儿坐着。”陆昭给她倒了杯大麦茶,“看老爷子包馄饨,看大爷们下棋,听收音机里的戏,觉得再难的事,也能慢慢理顺。”

他说起刚空降时的日子——张启明明里暗里的刁难,部门老员工的不信任,海外团队留下的烂摊子,每天只能睡三西个小时,全靠这家店的热馄饨吊着精神。有次他在店里接到母亲的电话,说父亲突发心梗住院,他握着手机站在巷口,看着馄饨店的灯光,第一次觉得“无所不能”的自己,其实也会慌得像个孩子。

“那你怎么不跟我说?”苏晚的指尖捏着温热的茶杯,心里有点发酸。她想起那时的陆昭,总是穿着笔挺的西装,在会议上冷静地拆解问题,仿佛什么都打不倒他,原来他也有这样脆弱的时刻。

“说了怕你觉得我太狼狈。”陆昭笑了笑,眼角的纹路柔和下来,“而且那时候……还没资格跟你说这些。”

“资格?”

“嗯,”他看着她的眼睛,认真地说,“怕你觉得,我这个总监只是个空架子,连自己的事都处理不好,怎么保护你。”

馄饨端上来时,热气漫了满脸。鲜肉馅混着紫菜的鲜,汤里漂着金黄的蛋丝,一口下去,暖意在胃里慢慢散开。苏晚忽然明白,为什么陆昭总说“真实的东西最有力量”——就像这碗馄饨,没有花哨的摆盘,却藏着最扎实的温暖,能熨帖所有疲惫的褶皱。

“对了,”陆昭忽然从口袋里拿出个小本子,“上次你说那个山区小姑娘想要水彩笔,我托志愿者带过去了。这是她画的画,作者“隔壁的老老王”推荐阅读《晚风和骄阳》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给你看。”

画纸上是歪歪扭扭的房子,门口站着两个火柴人,旁边写着“爸爸 妈妈”,天空是用蜡笔涂的大片蓝色,飘着一朵云,云下面画着个小小的自己,手里举着支巨大的水彩笔。

“她说谢谢苏姐姐,”陆昭的声音很轻,“还说等爸妈回来,要画一幅更大的。”

苏晚的眼眶忽然有点热。她想起做这个项目的初衷,就是不想让那些“地址总在变”的孩子,连思念都找不到落脚的地方。而此刻,看着画纸上笨拙的线条,看着对面陆昭眼里的光,忽然觉得那些熬夜改方案的夜晚、跑山区时磨破的鞋底、被张启明刁难时的委屈,都有了最珍贵的答案。

“陆昭,”她放下勺子,“下周基金会的表彰会,你陪我去好不好?”

他挑眉:“不是说怕同事议论吗?”

“现在不怕了。”苏晚笑起来,眼角的浅纹像撒了把星光,“我想让他们知道,这个项目能成,不光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还有你给的勇气呀。”

老爷子在旁边听见了,笑着插了句:“小昭这小子,以前来总一个人坐角落,我就跟他说‘好饭要有人一起吃才香’,现在总算听进去喽。”

陆昭的耳尖悄悄红了,伸手越过桌子,轻轻握住苏晚的手。她的指尖还带着馄饨汤的热气,他的掌心却有些凉——是刚才在巷口等她时,被晚风吹的。

“其实,”陆昭的拇指着她的指节,“我己经跟总部申请了,把公益项目部独立出来,以后你就负责这儿,不用再兼顾那么多杂事了。”

苏晚愣住了:“你怎么不跟我商量?”

“怕你又说我‘以权谋私’。”他低笑,“但我更怕你太累。”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她因长期握笔而微微起茧的指腹上,“苏晚,你不用一首那么拼的,偶尔停下来,靠靠我也没关系。”

收音机里的评剧唱到了高潮,棋子落在木桌上的声音、老爷子包馄饨的“咚咚”声、窗外的晚风穿过老巷的“簌簌”声,混在一起,像一首温柔的歌。苏晚看着陆昭眼里的自己,忽然觉得,职场上的光环、别人的议论,其实都没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有个人会记得你说过的每句话,会把你的梦想当成自己的事,会在烟火气十足的老店里,跟你说“靠靠我也没关系”。

离开时,老爷子塞给他们两袋刚烤的芝麻酥,说“年轻人谈恋爱,就得吃点甜的”。陆昭把袋子挂在车把手上,牵着苏晚的手往巷口走,晚风掀起她的衣角,也掀起他没系好的领带。

“陆昭,”苏晚忽然停下脚步,“你刚回国时,是不是觉得很难?”

他想了想,点头:“嗯,像走在没灯的隧道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亮。”

“那现在呢?”

陆昭低头,在她额头印下一个轻轻的吻,带着芝麻酥的甜香:“现在啊,隧道口有灯了,还是盏很暖很暖的灯。”

巷口的路灯亮着,把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像一块被时光浸软的糖,慢慢融化在老巷的夜色里。苏晚忽然想起林薇薇说的“好的感情是严丝合缝的方案”,原来所谓的严丝合缝,不是没有摩擦,而是像这老巷里的光与影,你靠着我,我托着你,把日子过成最舒服的模样。

车子驶回灯火璀璨的主干道时,苏晚看着窗外掠过的霓虹,忽然觉得,那些曾经让她犹豫的“职场身份差距”,那些怕被议论的“办公室恋情”,都在刚才那碗馄饨的热气里,慢慢消散了。

原来最好的同行,不是非要并肩站在最高处,而是哪怕走在最暗的隧道里,也知道身后有个人,会为你亮起一盏灯,等你慢慢跟上。而她和陆昭,正在这条路上,一步一步,把日子走成最扎实的模样。



    (http://www.220book.com/book/79K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晚风和骄阳 http://www.220book.com/book/79KJ/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