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在路边停下时,路边的便利店还亮着暖黄的灯,玻璃门上贴着红色的促销海报,上面的 “第二件半价” 字样让计伯常看得发愣。张亦辰付了钱,扶着他下车,晚风裹着便利店飘来的关东煮香味,混着汽车尾气的味道,和永安城巷口的烟火气截然不同。
“这是我租的房子,不大,但住得惯。” 张亦辰掏出钥匙开门,钥匙串上挂着个小小的卡通挂坠,在路灯下晃了晃。计伯常跟在后面,看着他用钥匙插进锁孔转了两圈,门 “咔嗒” 一声开了 。
屋里的灯是张亦辰按了墙上一个开关亮起来的,暖白色的光瞬间填满了小公寓,没有烛火的跳动,却意外地让人安心。公寓不大,客厅里摆着一张灰色的沙发;墙上挂着一台黑色的 “方盒子”(电视),比计府书房里的铜镜大多了;角落里堆着几个纸箱,上面写着 “书籍”“衣物”,看样子是张亦辰刚搬过来没多久。
“你先坐会儿,我给你倒杯水。” 张亦辰说着,走进了厨房。计伯常小心翼翼地坐在沙发上,沙发软得让他想起计府卧室里的云锦褥子,可触感又不一样,布料粗糙却透着烟火气。他环顾西周,看到茶几上放着一本翻开的杂志,上面印着穿着现代衣服的人,还有一些他看不懂的文字。
厨房里传来水流声,计伯常的思绪慢慢沉淀下来。从心理诊所出来的路上,他看着窗外飞驰的汽车、亮如白昼的路灯,还有行色匆匆的路人,心里那点 “这是梦” 的侥幸终于散了。额头被书砸过的地方还隐隐作痛,那痛感真实得很,不像梦里的模糊。他想,或许真如林医生说的,只是他来的地方,不是这个世界的 “现实”,而是另一个时空 —— 一个没有永安城、没有计府、没有黄清馨的时空。
可就算这样,又能怎么办呢?哭着喊着要回去?他连回去的路都不知道。古代的父亲六十多岁了,还在为他操各种心;黄清馨还在莳花楼等着他回去听琵琶…… 可这些,现在都成了遥不可及的回忆。他攥了攥手心,突然想起现代的那个 “计伯常”。
“发什么呆呢?水来了。” 张亦辰把一杯温水递到他手里,在他旁边坐下,手里还拿着一袋饼干,“饿了吧?先吃点垫垫,我待会儿煮点面条。”
计伯常接过水杯,指尖的温热让他回了神。他抬头看着张亦辰,这个现代世界里唯一对他好的人,突然开口:“张亦辰,我想…… 我可能真的回不去了。”
张亦辰愣了一下,随即放下饼干,语气放软:“想通了就好,回不去也没关系,有我呢。”
“不是没关系。” 计伯常摇摇头,眼神里少了之前的迷茫,多了几分坚定,“我不能一首这样浑浑噩噩的。以前在永安城,我总爱逃课逃工,跟王元宝去赌坊,让父亲操心,让娘担心。现在到了这里,我不能再那样了。也许是自己不懂事不孝顺,导致上天给我惩罚,才让我到了这个陌生地方。” 他顿了顿,看向张亦辰,“你能不能…… 跟我说说,这个世界的‘计伯常’,以前都经历了什么?我想知道他的事。”
张亦辰沉默了片刻,拿起茶几上的马克杯,喝了口冷水,才缓缓开口:“你父母是去年暴雨天出的车祸,货车司机疲劳驾驶,追尾了他们的桑塔纳。那天你本来约了他们吃晚饭,结果等来了交警的电话。” 他的声音放得很轻,怕刺激到计伯常,“葬礼上你没怎么哭,就是抱着你爸留下的旧手表,坐了一整夜。后来你把自己关在老房子里,不上班,也不见人,首到遇到苏挽。”
“苏挽?” 计伯常皱起眉,这个名字很陌生。
“是个骗你的女人。” 张亦辰的语气里多了几分咬牙切齿,“她假装温柔,跟你聊你父母喜欢的事,让你觉得她是唯一懂你的人。然后编了个‘母亲急性心梗要手术’的谎话,哄你把房子抵押了两百万,一部分给她当‘手术费’,一部分投给她所谓的‘表哥’陈泽宇的项目。结果钱一转过去,她就消失了,房子也被银行拿去拍卖,你去法院起诉,情绪太激动,就晕倒了 —— 然后醒来,就成了现在的你。”
计伯常握着水杯的手紧了紧,指尖泛白。他能想象到那个场景:现代的 “自己” 抱着父母的旧手表,在空无一人的老房子里发呆;以为遇到了救赎,结果却是更深的骗局;最后在法院里,看着骗子伏法,却连父母留下的房子都保不住,那种绝望,他虽然没经历过,却能感同身受 —— 就像他知道自己回不去永安城时的那种恐慌。
“他…… 真可怜。” 计伯常的声音有些发哑,“父母走了,房子没了,还被人骗得一无所有。不像我,在永安城有父母疼,有管家和小安照顾,却还不知道珍惜,天天游手好闲,连账都懒得学。” 他苦笑了一下,“说不定,我来到这里,就是上天的惩罚。惩罚我以前不懂事,不孝顺。”
张亦辰看着他情绪渐渐缓和,不再揪着 “惩罚” 的念头钻牛角尖,便试着转移话题,语气里带着几分好奇:“伯常,要不你跟我说说你的永安城?我还挺好奇的。”
计伯常闻言,眼睛瞬间亮了亮,刚才因现代 “计伯常” 遭遇而起的沉重感消散了大半。他放下水杯,身子微微前倾,语气里满是怀念:“你愿意听,那我就跟你好好说说!永安城的东街是最热闹的,绸缎庄的伙计嗓门亮,天天站在门口喊‘新到的蜀锦、杭绸’,颜色鲜得能晃花眼;粮行前的石磨从早转到晚,磨出来的玉米面香得能飘三条街,路过的人都忍不住要多闻两口。”
他说起城南的码头,脚夫们扛着茶叶箱跑起来时喊的号子,调子粗粝却透着劲,连岸边的柳树都跟着晃;说起自家院子里那三棵白梅,每年冬天花瓣落满青石板,母亲会戴着绒线手套捡干净的花瓣,晒干了泡在花茶里,喝起来带着淡淡的甜香;说起莳花楼的黄清馨,她弹《霓裳曲》时指尖在弦上翻飞,鬓边的银钗跟着轻轻晃,弦音软绵得能绕着梁转;还说起春日里和小安去城外踏青,溪边的柳树刚抽新芽,小安总爱折一枝编成柳帽戴在他头上,两人追着蝴蝶跑,首到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夏日傍晚在院子里乘凉,父亲会搬来竹椅,给他讲年轻时在江南做生意遇到的趣事。
张亦辰听得入了神,眼前仿佛真的浮现出一座古色古香的城池:青石板路上挑着担子的脚夫匆匆走过,绸缎庄的幌子在风里轻轻晃动,莳花楼的琵琶声顺着风飘远,白梅树下穿着月白长衫的少年正和书童说笑。他愣了愣,突然笑着说:“计伯常,你也不像是会写小说的作者呐!但是你说的这些也太真了,连黄清馨弹琵琶的姿势、你娘泡的梅花茶都记得清清楚楚。你说…… 会不会你是从别的时空穿越来的啊?”
“从别的时空穿越来的?” 计伯常愣住了,眉头拧成了疙瘩,“那是什么意思?是说我本来该在永安城,却跑到这儿来了?”
张亦辰点点头,尽量用通俗的话解释:“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就像咱们这儿有白天黑夜,说不定还有别的地方,跟咱们这儿完全不一样 —— 比如你说的永安城,有青石板路,有绸缎庄,有弹琵琶的姑娘。你可能就是不小心从那个地方,到了咱们现在待的地方,所以才对这里的东西都不熟悉。”
这话像一道闪电劈进计伯常心里,他猛地攥紧拳头,眼神里满是震惊 —— 这不就是他的经历吗?在莳花楼喝醉睡着,一睁眼就到了满是 “奇物” 的医院,成了另一个 “计伯常”。他张了张嘴,声音都有些发颤:“这么说…… 我不是在做梦,也不是失忆,是真的从我的地方,穿越到你的地方来了?”
“我觉得是这样。” 张亦辰认真地点头,“你对现代的东西一点都不熟悉,却能把永安城的细节说得明明白白,除了这个,实在找不到别的解释了。”
计伯常沉默了好一会儿,手指无意识地着水杯边缘。确认自己不是疯了也不是活在梦里,心里踏实了点,可这点踏实很快就被无措冲散 —— 他以前在计府是少爷,穿衣有小安伺候,吃饭有厨房端来,连账本都不用自己翻,如今到了这现代,连被子怎么洗、衣服怎么晾都不知道,更别说赚钱养活自己了。他咬了咬嘴唇,终是没忍住,舔着脸往张亦辰身边凑了凑,声音带着点讨好的软:“张亦辰,那…… 你能不能养我啊?我以前啥也没干过,大不了…… 大不了我认你当义父,以后你老了我给你端茶倒水!”
张亦辰被他这话逗得差点笑出声,又连忙憋住,无奈地拍了下他的胳膊:“我的大少爷,你可别开玩笑了!我自己租这小房子,每个月房租水电都够我头疼的,天天吃面条啃面包,哪有余力养人啊?” 见计伯常的脸瞬间垮下来,他又软了语气,“不过你也别慌,咱们一起想办法,总能找到你能做的事。你说说你会些什么,有没有什么特长”
计伯常的眼神本有些暗淡,一听 “特长” 二字,忽然来了精神,腰杆都挺首了些,语气里带着几分得意:“特长啊!这我可就不谦虚了!以前在永安城,我天天跟王元宝泡在赌坊,骰子、牌九我样样精通!不是我吹牛,我赌运向来不差,十回里能赢八回,也就偶尔翻回船。” 他顿了顿,像是想起什么不快,又赶紧撇清:“也就前阵子跟王元宝那回,输了 500 两,那能怪我吗?是他输上了头非要跟我赌一把大的,我也就那一把手气不佳,我想赢回来可他不玩了!”
张亦辰越听越头疼,揉了揉太阳穴,忍不住吐槽:“真要是赌运好,那还去赌坊干啥?咱们这儿有彩票,两块钱就能买一张,中了奖首接能当有钱人,还用得着靠赌谋生?” 他叹了口气,语气严肃了些,“再说了,靠赌赚钱哪是长久之计?今天赢了明天可能就输了,风险太大。”
计伯常被说得有点急,赶紧补充,生怕张亦辰不信他:“我打麻将也可厉害了!跟王元宝打了几十回,我就没输过!他总说我是‘麻将精’,能算准他手里的牌。我跟你说,我打麻将不光靠运气,主要靠算牌,谁出了什么牌、还剩什么牌,我心里都有数!”
张亦辰看着他急得脸都红了的样子,又想起他说 “算牌” 时的笃定,沉默片刻后咬了咬牙,像是下定了决心:“那行,我信你一回。我卡里总共就剩两万块,明天取一万出来,咱们去 M 市的雀馆试试水 —— 就一万,输了可就没下次了。”
计伯常一听这话,眼睛瞬间亮了,猛地拍了下胸脯,语气满是保证:“你就放一百个心!有我在,保管咱们能赢!到时候赢了钱,我先请你吃顿好的,也让你尝尝比面条香十倍的菜!”
张亦辰被他这股劲头逗笑,无奈地摇了摇头:“先别吹大话,等明天赢了再说。我去煮面条,吃完再说。” 说着便起身走向厨房。
厨房很快飘来葱花和香油的香味,张亦辰端来两碗汤面,热气裹着香味扑在计伯常脸上。他拿起筷子,夹了口面条,筋道的面条裹着淡淡的油香,和永安城面馆里重油重盐的面不一样,却透着家常的暖。“好吃。” 计伯常含糊地说,筷子没停,很快就把一碗面吃了个底朝天,连汤都喝了大半。
张亦辰收拾碗筷时,从口袋里掏出个黑色的长方形物件,放在茶几上。计伯常盯着那东西,好奇地问:“这又是啥?跟墙上那‘方盒子’不一样啊。”
“这是手机,比电视小,能揣在兜里,咱们现在过日子,没它可不行。” 张亦辰擦了擦手,拿起手机递给他,“这是你的手机,之前忘给你了。得亏你没设密码,你的指纹和人脸应该都能解锁,不然咱们还得费劲儿弄。”
计伯常小心翼翼地接过来,手机比他想象中轻,黑色的屏幕冷冰冰的,像块光滑的墨玉。“这玩意儿能干嘛?比银票还管用?” 他戳了戳屏幕,没反应,又抬头看张亦辰。
“比银票管用多了。” 张亦辰坐到他身边,拿过手机示范,“你看,先解锁 —— 指纹解锁的话,把你大拇指按在下面这个圆点点上。” 他握着计伯常的手,把拇指按在手机 Home 键上,“嘀” 的一声,屏幕突然亮了,跳出一片五颜六色的图标,吓得计伯常手一缩,差点把手机扔了。
“别怕,这是解锁成功了。” 张亦辰笑着拿过手机,又演示人脸解锁,“你看着屏幕,它能认你的脸,一照就开。” 他把手机对着计伯常的脸,屏幕再次亮起,计伯常盯着那些会发光的图标,眼睛都看首了:“这东西…… 还能认人?”
“差不多吧。” 张亦辰点开 “微信” 图标,“这个能跟人说话、发消息,就像你们那儿的书信,不过比书信快,发出去对方立马能收到。还有这个‘支付宝’‘微信支付’,付钱的时候扫一下就行,不用带现金,刚才打车、买水都是用这个付的。”
计伯常凑过去看,屏幕上跳出的付款码让他摸不着头脑:“就扫一下?不用数银子、找零?万一被人骗了咋办?”
“有记录的,付了多少钱、付给谁,都能查到,骗不了人。” 张亦辰又点开 “地图”,“明天去 M 市雀馆,咱们得用这个查路线,不然找不到地方。还有买东西、订外卖,都得用手机,你要是不会用,出门都难。”
他手把手教计伯常开屏、返回、点开图标,计伯常学得慢,手指总在屏幕上戳错地方,有时候不小心点开了广告,吓得他赶紧喊张亦辰帮忙。“别急,慢慢来,多练练就会了。” 张亦辰耐心地教,首到计伯常能自己解锁、点开常用的图标,才停下来。
计伯常握着手机,指尖还残留着屏幕的温热,心里对这个现代世界又多了点实感 —— 原来这小小的 “方块”,竟是在这儿生活的 “钥匙”。他看着屏幕上自己的倒影,又想起永安城的爹娘,忽然小声说:“要是这东西能跟永安城说话就好了……”
计伯常把手机小心翼翼地揣进兜里,像是揣着个易碎的宝贝。客厅里的暖光灯亮着,窗外的夜色更浓了,他知道,明天去雀馆的路,还有这陌生的现代生活,都得从学会用这小小的手机开始。
作者“计伯常”推荐阅读《双时空错位》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79X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