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0章 训练场旁,陈军官暗示即将开拔

小说: 烽火归途,1937   作者:金陵痞帅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烽火归途,1937 http://www.220book.com/book/7BLK/ 章节无错乱精修!
 

时间:1937年7月31日,夜晚

地点:补充团第3营8连营房、训练场旁沙袋区、营部物资仓库方向、8连炊事班外围、训练场观察哨

引子:油灯的火苗在营房里跳动,把桌上的训练计划映得忽明忽暗。韩禧刚在“旗语训练时间”那栏写下“每日清晨一小时”,就听到营房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不是通信兵的军靴声,倒像是皮靴踩在草地上的“沙沙”声。郑劼最先抬起头,手里还攥着那两根红白布条:“谁啊?这么晚了还来营房?”

陈标放下陈立夫少校的训练笔记,走到门口掀开布帘一角——月光下,一个穿着少校制服的身影正站在营房外,肩章上的两杠一星在月色里泛着淡光。“是陈少校!”陈标赶紧回头喊,韩禧心里一紧,赶紧起身整理军装,快步走到门口。

“陈长官,您怎么来了?”韩禧敬了个军礼,心里满是疑惑——都这么晚了,陈少校怎么会突然来找自己?难道是新式训练法的事有变动?

陈立夫少校摆了摆手,示意他不用多礼,手里还卷着一张折叠的地图,声音压得很低:“跟我来一下,有件事想跟你单独说。”他说完,转身朝着训练场旁的沙袋区走,脚步放得很轻,像是怕被人听见。

韩禧看了看身后的郑劼和陈标,两人都眼神示意他“小心点”,他点了点头,快步跟上陈少校。夜晚的训练场很静,只有风吹过草叶的“哗哗”声,远处营部物资仓库的方向亮着两盏马灯,灯光昏黄,在黑暗里像两颗孤独的眼睛。

走到沙袋区,陈少校停下脚步,把手里的地图摊在沙袋上,借着月光指了指上面的标记——那是补充团的营地布局图,旁边还用红笔圈出了几个点,分别标注着“弹药库”“粮食库”“医疗站”。“你看,”陈少校的手指在“弹药库”的标记上点了点,“昨天下午,我看到有三辆卡车往弹药库里运子弹和手榴弹,平时这个月的补给早就送完了,不会突然加运。”

韩禧心里“咯噔”一下——加运弹药?难道是有任务?他看着地图上的红圈,又想起傍晚去营部时,看到营部的灯亮到很晚,当时还以为是军官们在开会,现在想来,可能没那么简单。

“还有粮食库,”陈少校又指向“粮食库”的标记,“今天早上我路过的时候,看到炊事班的人在打包压缩饼干,按规矩,只有要移防的时候,才会准备这些。”他收起地图,放进怀里,眼神变得严肃起来,“韩禧,你是个聪明人,应该能想到——咱们补充团,可能很快就要开拔了。”

“开拔?”韩禧的声音有点发颤,“是要去前线吗?”他想起穿越前了解的历史,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己经爆发,日军肯定会继续南下,第三战区负责江浙一带的防御,他们补充团作为第62师的部队,很可能会被派去参战。

陈少校点了点头,目光看向营部的方向,语气里带着一丝沉重:“现在北平、天津那边打得很凶,日军下一步很可能会进攻上海。咱们第三战区负责保卫江浙,要是上海丢了,浙江就危险了。补充团虽然是新兵部队,但也得做好准备,随时可能要上前线。”

韩禧的心里像被一块石头压住——上前线,就意味着要真刀真枪地跟鬼子打仗,不是训练时的模拟演练,而是会死人的战场。他想起同村的郑劼、陈标,还有吴根生、李建国这些弟兄,他们都是农民出身,有的还没结婚,有的家里还有老人要养,要是真上了战场,能活下来几个?

“我跟你说这些,不是要让你恐慌,”陈少校看出了他的心思,拍了拍他的肩膀,“是想让你抓紧时间,把新式训练法搞起来。多教会弟兄们一点战术,多让他们练会一点技能,到了战场上,他们就多一分活下去的希望。”

韩禧用力点点头,心里突然有了一股坚定的力量——是啊,现在不是害怕的时候,他得抓紧时间,把旗语、侦察、火力搭配这些都教给弟兄们,让他们在战场上能多活下来几个。“谢谢陈长官提醒,我一定会抓紧训练,不让您失望。”

“不用谢我,”陈少校笑了笑,“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看到他们的军队训练,就知道咱们中国的军队缺的不是勇气,是科学的战术。你能想到这些,金陵痞帅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很难得。以后要是开拔了,到了前线,咱们还得互相照应。”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训练的细节,比如怎么在短时间内让新兵学会旗语,怎么快速提高侦察能力,陈少校还教了韩禧几个简单的德语军事术语,说要是以后遇到国际友人,可能会用得上。

快到营房的时候,陈少校突然停下脚步,小声说:“这件事你暂时别跟其他人说,免得引起恐慌。等团里正式通知了,再跟弟兄们讲。”

“是,我知道了。”韩禧回答。

看着陈少校离开的背影,韩禧站在原地,心里五味杂陈——有对战争的恐惧,有对弟兄们的担忧,还有一丝做好准备的坚定。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往营房走,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空旷的训练场上,像一个孤独却坚定的战士。

回到营房,郑劼和陈标赶紧围上来,着急地问:“陈少校跟你说啥了?是不是训练法的事有变动?”

韩禧摇了摇头,把他们拉到桌边,压低声音,把陈少校说的开拔的事、加运弹药和准备压缩饼干的事都告诉了他们。

郑劼的脸色瞬间变了:“开拔?真要去前线?俺还没跟家里说呢,要是……要是俺死了,俺娘怎么办?”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平时的爽朗不见了,只剩下对家人的担忧。

陈标也皱起眉头,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桌上的训练笔记:“要是真上了战场,咱们的新式训练法还没练熟,弟兄们会不会……”他没说下去,但大家都知道他想说什么。

韩禧看着两人的样子,心里也不好受,但还是强打起精神:“现在还没正式通知,咱们先别慌。不管会不会开拔,咱们都得抓紧训练,多练会一点,到了战场上就多一分希望。而且咱们还有陈少校指点,有李团长支持,肯定能行。”

他拿起桌上的训练计划,指了指“旗语训练”那栏:“明天早上,咱们先教弟兄们最基础的几个旗语动作,比如‘发现敌人’‘需要支援’‘撤退’,这些在战场上最常用。下午再练侦察,让弟兄们学着通过脚步声、炊烟判断情况。”

郑劼和陈标点了点头,虽然心里还是有点害怕,但也知道现在只能抓紧时间训练。陈标拿起训练笔记,翻到“火力搭配”那页:“我今晚把这部分再整理一下,明天教弟兄们怎么配合机枪手,怎么掩护冲锋。”

郑劼也攥紧了手里的红白布条:“俺明天早上就教旗语,保证让弟兄们都学会最基础的动作。”

韩禧看着两人坚定的样子,心里暖暖的——有这样的同乡和战友,就算真上了战场,他们也能互相照应,一起活下去。

夜深了,营房里的油灯还亮着,三个人围在桌前,一边整理训练资料,一边讨论明天的训练安排。偶尔有风吹过营房,吹动桌上的纸页,发出轻微的声响,却没打断他们的讨论。

韩禧看着桌上的训练计划,心里悄悄对自己说:韩禧,你一定要带好弟兄们,不管是训练,还是以后上战场,都要让他们尽可能地活下来,要让他们能回家,能看到自己的亲人。

远处的营部,灯光终于暗了下来,整个营地渐渐陷入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哨兵脚步声,在夜晚里显得格外清晰。韩禧知道,平静的训练生活可能很快就要结束了,但他己经做好了准备,不管未来会遇到什么,他都会和弟兄们一起,并肩作战,守护好自己的家乡。

下章预告:1937年7月31日深夜,韩禧刚把明天的训练计划整理好,就听到营房外传来“咚”的一声闷响。他赶紧起身出去看,发现一个高大的身影正蹲在地上,手里还抱着一袋压缩饼干,看到韩禧过来,赶紧站起来,挠着头不好意思地笑:“俺……俺是刚分到8连的赵大牛,俺饿了,想找炊事班要点吃的,没想到不小心撞到了沙袋。”韩禧看着他憨厚的样子,心里的紧张少了几分,刚想开口,就看到赵大牛的手背上有一道长长的伤疤,“这伤疤是咋弄的?”赵大牛摸了摸伤疤,眼神暗了下来:“是俺在老家的时候,跟鬼子的巡逻队打架弄的……俺参军,就是为了打鬼子,报仇!”韩禧心里一动——这个赵大牛,看起来憨厚,没想到还有这样的经历,说不定以后能成为他们的好战友。



    (http://www.220book.com/book/7BL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烽火归途,1937 http://www.220book.com/book/7BL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