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37年7月31日,傍晚至夜晚
地点:补充团第3营8连营房、营部战术讨论室、营部走廊、训练场旁沙袋区、8连连部
引子:傍晚的霞光把营房的茅草顶染成了金红色,韩禧趴在营房的木桌上,手里的铅笔在纸上飞快地移动——纸上画着旗语的示意图,左边是红色旗子的挥舞动作,右边是对应的含义,比如“横举过肩”代表“发现敌人”,“斜指地面”代表“请求支援”,旁边还标注着“动作要快,幅度要大,确保远处能看清”的小字。
陈标坐在旁边,手里拿着个小本子,把韩禧写的“侦察要点”一条一条抄下来:“前沿观察哨每小时汇报一次”“侦察兵要穿深色衣服,避免反光”“听到陌生脚步声,先躲起来观察,别贸然行动”。他的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偶尔会停下来问:“韩禧哥,‘判断敌人兵力’那条,除了听脚步声,还能看什么?比如敌人的炊烟?”
“对,还有炊烟!”韩禧赶紧补充,“要是看到远处有几处炊烟,就能大概判断敌人的人数——一般一个班的炊烟不会超过两堆,要是有五堆以上,可能就是一个连了。还有敌人的马蹄声、车轮声,都能判断他们有没有骑兵、有没有重武器。”
郑劼蹲在门口,手里拿着两根不同颜色的布条——红色和白色,正模仿旗语的动作挥舞着。“这样挥对不对?”他把红布条横举过肩,朝韩禧喊,“是不是代表‘发现敌人’?”
韩禧刚要回答,就听到营房外传来通信兵的喊声:“韩禧!李继明团长让你立刻去营部战术讨论室!马上就去!”
韩禧手里的铅笔“啪”地掉在纸上,在旗语图上划出一道黑印。他赶紧捡起铅笔,心里“咯噔”一下——都傍晚了,团长怎么还找自己?是刚才整理的内容有问题,还是有其他事?他看了看桌上的纸,又看了看郑劼和陈标,咬了咬牙:“你们先接着整理,我去去就回。”
郑劼赶紧站起来:“要不要俺跟你一起去?万一有啥情况,也好有个照应。”
“不用,”韩禧摇摇头,把桌上的纸叠好放进怀里,“团长只是找我,应该没啥事。你们把‘火力搭配’那部分再想想,比如机枪手该站在什么位置,才能掩护步兵冲锋。”
他走出营房,傍晚的风带着点凉,吹在脸上却没让他冷静下来。营部的方向灯火通明,不像平时这个点早就暗下来了——难道还有其他军官在?他一边走,一边在心里盘算:要是团长问起新式训练法的细节,自己该怎么说?比如训练时间怎么安排,怎么协调各个排长的意见,这些他还没来得及想清楚。
到了营部战术讨论室门口,韩禧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军装,抬手敲了敲门。
“进来。”屋里传来李继明团长的声音。
韩禧推开门,看到屋里除了李团长,还有陈立夫少校——两人坐在桌前,桌上放着他下午整理的文字,旁边还有一张训练计划表。陈少校看到他进来,笑着点了点头,李团长则指了指桌前的凳子:“坐吧,找你过来,是想跟你聊聊新式训练法的事。”
韩禧赶紧坐下,双手放在膝盖上,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
“你整理的这些内容,我和陈少校都看了,很详细,也很实用,”李团长拿起桌上的纸,手指在“侦察要点”那部分点了点,“尤其是‘通过炊烟判断兵力’,这个方法很新颖,咱们补充团之前从来没试过。”
陈少校也补充道:“旗语和火力搭配那部分,也很符合现代战争的思路。比如你说的‘机枪手站在侧翼高处,既能掩护正面,又能观察侧面敌人’,这个位置选得很准,能最大限度发挥机枪的作用。”
听到两人的夸奖,韩禧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却还是不敢放松:“谢谢长官认可,这些都是我结合咱们补充团的实际情况想的,可能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有不足很正常,”李团长放下纸,身体微微前倾,“我和陈少校商量了一下,想让你在8连搞个小范围试点,把你说的旗语、侦察、火力搭配都加进训练里,看看效果。如果效果好,再在整个补充团推广。”
韩禧愣住了——试点新式训练法?这比他预想的还要好!他原本以为,团长只是让他把这些内容教给8连的士兵,没想到居然要搞试点。他激动得差点站起来,又赶紧坐下,声音都有些发颤:“谢谢团长!谢谢陈长官!我一定好好干,不辜负您二位的信任!”
“别高兴太早,”李团长笑了笑,“试点不是那么容易的。8连有三个排长,他们都是老兵,可能会对你的新式训练法有意见;而且新兵们己经习惯了之前的训练方式,突然改过来,可能会不适应。这些问题,你都想过吗?”
韩禧心里一沉——他确实没考虑到这些。三个排长里,一排长王虎本来就对他有意见,要是知道他要搞新式训练法,肯定会反对;新兵们要是觉得训练太复杂,也可能会敷衍了事。
陈少校看出了他的顾虑,开口道:“这些问题,我们也想到了。我会跟张海峰连长打个招呼,让他支持你的工作;至于其他排长,你可以先跟他们好好沟通,把新式训练法的好处跟他们说清楚,比如能提高战斗力,能让士兵在战场上活下来,我相信他们会理解的。”
李团长也点点头:“我给你半个月的时间,半个月后,我会来8连检查试点效果。要是效果好,我会给你调更多的训练物资,比如旗帜、望远镜,甚至可能给你们连配两挺新的捷克式轻机枪。”
听到“捷克式轻机枪”,韩禧眼睛一亮——这种机枪射速快,精度高,是现在国军里最好的轻机枪之一,要是8连能配上,战斗力肯定能提高不少。他赶紧站起来,敬了个军礼:“谢谢团长!谢谢陈长官!我一定在半个月内做出效果,不让您二位失望!”
“好,”李团长满意地点点头,“时间不早了,你先回去吧,明天跟张海峰连长好好聊聊,把训练计划定下来。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来找我或者陈少校。”
韩禧刚要走,陈少校突然叫住他:“韩禧,你等一下。”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小册子,递给韩禧,“这是我在德国留学时记的训练笔记,里面有一些侦察和火力搭配的细节,可能对你有帮助。你看完了,记得还我。”
韩禧双手接过小册子,封面是棕色的牛皮纸,上面写着“军事训练笔记”几个字,字迹工整有力。他心里满是感激:“谢谢陈长官!我一定会好好看,看完马上还给您!”
走出营部,夜晚的风更凉了,韩禧却觉得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摸了摸怀里的小册子,又摸了摸口袋里的训练计划,心里满是期待——半个月的时间,虽然紧,但他有信心把新式训练法试点搞成功。
回到8连营房时,己经是夜晚了。郑劼和陈标还在营房里等着他,看到他回来,赶紧围上来。
“怎么样?团长找你干啥?”陈标着急地问。
韩禧笑着把怀里的小册子和训练计划拿出来,放在桌上:“团长和陈少校同意咱们在8连搞新式训练法试点了,还给了半个月的时间,要是效果好,还会给咱们连配新的捷克式轻机枪!”
“真的?太好了!”郑劼兴奋地拍了下桌子,“俺就知道,咱们的方法肯定能行!”
陈标也激动地拿起小册子,翻了几页:“这是陈少校的笔记?里面肯定有很多好东西!咱们今晚就看看,明天跟连长好好聊聊训练计划。”
韩禧点点头,看着桌上的笔记和训练计划,心里突然有了一个清晰的目标——他要让8连成为补充团最厉害的连,要让弟兄们都学会新式战术,要在不久的将来,用这些战术打败日本鬼子,守护好自己的家乡。
夜晚的营房里,三个人围在桌前,借着油灯的光,一边看笔记,一边讨论训练计划。油灯的火苗跳动着,把他们的影子映在墙上,像三个并肩作战的战士,坚定而执着。
下章预告:1937年7月31日夜晚,韩禧和郑劼、陈标刚把训练计划初步定下来,就听到营房外传来脚步声——是陈立夫少校。韩禧赶紧起身开门,看到陈少校手里拿着一张地图,脸色比傍晚时严肃了不少。“韩禧,你跟我来一下,”陈少校的声音压得很低,“有件事,我想跟你单独说。”韩禧心里一愣,跟着陈少校走到训练场旁的沙袋区。陈少校看着远处的灯火,突然开口:“最近营部的物资调动得很频繁,弹药和粮食都在往前方运。你有没有想过,咱们补充团,可能很快就要开拔了?”韩禧心里“咯噔”一下——开拔?是要去前线打仗吗?他看着陈少校严肃的表情,突然意识到,平静的训练生活,可能很快就要结束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7BL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