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37年7月31日,清晨至上午
地点:补充团第3营训练场、8连连部、连部门口走廊、营部方向岔路、训练场休息区
引子:清晨的风带着露水的凉,吹在脸上格外清爽。韩禧蹲在训练场的草地上,看着吴根生把粗布条一圈圈绑在鞋底,布条边缘的线头蹭着草叶,发出轻微的“沙沙”声。“绑紧点,不然走两步就松了,”韩禧伸手帮吴根生拽了拽布条,“昨天李团长说的方法,咱们得练扎实,下次绕后可不能再因为脚步声暴露了。”
李建国坐在旁边的沙袋上,手里攥着粗麻绳,手指翻飞着练习双环结——绳子在他手里绕两圈,打个活结,再拽紧,动作比昨天熟练了不少。“韩禧哥,你看俺这结打得对不对?”他举起绳子,脸上带着期待,“俺昨天晚上练到半夜,现在闭着眼都能打好。”
陈标举着望远镜,对准训练场另一侧的模拟靶位,镜片在晨光里闪着亮。“左边第三个靶位后面,要是真有敌人,从这个角度能看到他的帽子,”他放下望远镜,指着靶位对郑劼说,“以后观察的时候,得注意这些细节,不能只看前面,忽略了侧面。”
郑劼点点头,刚想回话,就听到远处传来“叮铃铃”的自行车铃声——声音急促,不像平时通信兵送文件时的悠闲。几人抬头一看,营部的通信兵骑着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个帆布包,正朝着训练场冲过来,车轮碾过地上的石子,溅起一串尘土。
“韩禧!第3营第8连的韩禧在吗?”通信兵跳下车,帆布包“啪”地甩在肩上,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整齐的纸条,大声喊着,“张海峰连长让你现在去连部,有紧急事找你!马上就去!”
韩禧手里的模拟步枪“啪”地掉在草地上,枪托砸在土块上,溅起一点泥。他赶紧弯腰捡起来,心里“咯噔”一下——紧急事?张连长找自己能有什么紧急事?是因为昨天李团长来训练场的事?还是自己在演练时改战术,被人告到连长那里了?
“韩禧哥,你别慌,说不定是好事,”吴根生赶紧站起来,帮韩禧拍了拍枪身上的泥,“昨天团长都夸你了,连长肯定是想表扬你。”
李建国也跟着点头:“对!俺们在这儿等你,你快去快回,要是有啥情况,俺们跟你一起扛!”
韩禧深吸一口气,把模拟步枪递给郑劼:“你们先按计划练,绕后渗透的动作再抠细点,我去去就回。”他跟着通信兵往连部走,脚步越走越沉——连部里除了张连长,还有三个排长,平时他们就觉得自己“爱出风头”,这次要是被他们看到自己单独被连长召见,指不定会说什么闲话。
通信兵走在前面,嘴里还念叨着:“张连长今天一早就去营部了,回来就找你,还让我赶紧去叫,别耽误了。你可得快点,别让连长等急了。”
韩禧没接话,脑子里全是各种猜测——要是连长问起战术的事,自己该怎么说?是把功劳都推给李班长,还是实话实说?要是连长让自己把战术教给全连,其他排长会不会不服气?毕竟自己只是个新兵,哪有资格教老兵?
很快就到了8连连部——一座青砖砌的小平房,门口挂着块木牌,上面写着“第3营第8连连部”,木牌边缘有些磨损,是之前部队移防时磕碰的。通信兵推开门,朝里面喊:“报告!韩禧带到!”
“让他进来。”屋里传来张海峰连长的声音,低沉有力,听不出情绪。
韩禧整理了一下军装,把衣角往下扯了扯,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屋里的陈设很简单:一张木桌,上面堆着几本文件和一个搪瓷杯;桌后是张椅子,张海峰连长坐在上面,手里拿着个烟斗,烟丝己经点着,烟雾在他头顶绕了个圈,慢慢散开。
三个排长坐在旁边的长凳上,看到韩禧进来,都抬起头——一排长王虎皱着眉,眼神里带着审视;二排长刘建军嘴角撇了撇,没说话,却明显带着不屑;三排长赵卫东倒是没什么表情,只是端着手里的搪瓷杯,轻轻吹着杯里的茶。
韩禧赶紧敬了个军礼:“报告连长!新兵韩禧,奉命前来!”
张海峰连长放下烟斗,指了指桌前的小凳子:“坐吧。找你过来,是想问问你昨天演练时的战术,李继明团长昨天跟我提了,说你这战术思路不错,我想听听你具体是怎么想的。”
韩禧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原来不是要批评自己,是想了解战术。他坐在小凳子上,腰杆挺得笔首:“回连长,昨天的战术,其实是结合了咱们连的实际情况想的。咱们连新兵多,正面硬拼肯定拼不过二连的老兵,所以我想,用正面牵制住他们的主力,再用小股兵力绕后,毁掉他们的补给,这样就能以弱胜强。”
“哦?以弱胜强?”张海峰连长挑了挑眉,拿起桌上的文件,翻了两页,“李团长说你还教新兵‘呼吸瞄准法’,让二连的命中率都提高了不少。你一个农民出身的新兵,怎么懂这些?”
韩禧心里一紧——这个问题他早就想过,要是有人问起,就说自己小时候跟猎户学过打枪,后来又看过几本旧的军事书。“回连长,俺小时候在玉环老家,跟村里的猎户学过打枪,知道怎么呼吸能稳枪。后来参军前,俺在县城的旧书摊买过几本旧的军事书,上面讲了些战术和射击的方法,俺就记在了心里,没想到这次能用上。”
“旧军事书?”一排长王虎突然开口,声音有点冲,“什么旧军事书能教你绕后渗透?我看你就是在吹牛!一个新兵蛋子,哪有这么大的本事?”
韩禧心里有点生气,却还是忍住了:“一排长,俺没吹牛。那些书里讲了‘避实击虚’的道理,说打仗不能只盯着正面,得找敌人的弱点打。昨天二连的弱点就是后方空虚,所以俺才想绕后。要是您不信,俺可以把书里的内容跟您说说。”
王虎还想反驳,张海峰连长抬手制止了他:“行了,王排长,先听韩禧说。”他看向韩禧,眼神里多了几分赞许,“你说得对,打仗就得找敌人的弱点。咱们补充团都是新兵,跟日军硬拼肯定不行,就得用巧劲。你能想到这一点,很不错。”
二排长刘建军放下手里的茶杯,语气缓和了些:“那你教新兵的‘呼吸瞄准法’,能不能也教给全连?现在全连的命中率都不高,要是能提高点,以后跟鬼子打仗,也能多几分胜算。”
韩禧赶紧点头:“当然能!只要连长和排长们同意,俺随时可以教。其实除了‘呼吸瞄准法’,俺还想了些练绕后渗透的方法,比如在鞋子上绑布条、练双环结,这些都是昨天李团长指点的,要是能在全连推广,咱们连的战术水平肯定能提高不少。”
张海峰连长笑了笑,拿起烟斗抽了一口:“好!就按你说的办。从明天开始,每天早上加练一个小时,你负责教全连‘呼吸瞄准法’和绕后渗透的技巧,李班长配合你。三个排长也要跟着学,别觉得自己是老兵就不用练,战场上,能打胜仗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三个排长都点点头,王虎虽然还是有点不服气,却也没再反驳——连长都发话了,他要是再反对,就是不给连长面子。
张海峰连长又跟韩禧聊了些训练的细节,比如怎么分组、怎么安排时间,韩禧都一一记下来,时不时还提出自己的想法——比如把新兵按同乡分组,这样配合起来更默契;比如在训练时加入模拟敌情,让大家更有实战感。
张连长越听越满意,最后拍了拍韩禧的肩膀:“你这脑子,比有些老兵还灵活。好好干,以后咱们连能不能出成绩,就靠你这样的年轻人了。对了,下午营部有个军事会议,李团长让你也去参加,跟其他连的人分享分享你的战术思路。”
韩禧愣住了——去营部参加会议?还跟其他连的人分享战术?自己只是个新兵,哪有资格参加营部的会议?“连长,俺……俺只是个新兵,去参加营部会议,不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的?”张海峰连长笑着说,“李团长都点名让你去了,这是给你机会,也是给咱们连机会。你就放心去,把你的想法好好说说,让其他连也学学咱们的方法。”
韩禧心里又激动又紧张——激动的是自己的努力被认可了,紧张的是怕在营部会议上说错话,给连里丢脸。他站起身,敬了个军礼:“谢谢连长!俺一定好好准备,不给咱们连丢脸!”
“去吧,先回训练场跟弟兄们说一声,下午两点在营部门口集合,我带你一起去。”张海峰连长挥了挥手。
韩禧走出连部,阳光照在脸上,暖烘烘的。他心里的石头彻底落了地,甚至还有点兴奋——从被召来连部的紧张,到现在被安排去营部开会,这一切都像做梦一样。他想起吴根生他们还在训练场等自己,脚步不由得加快了——他要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弟兄们。
刚走到训练场门口,就看到郑劼、陈标和几个同乡正朝这边张望,看到他回来,都赶紧跑过来。“韩禧哥,怎么样?连长没批评你吧?”吴根生拉着他的胳膊,急切地问。
韩禧笑着摇头:“没有,连长还让我从明天开始,教全连‘呼吸瞄准法’和绕后渗透的技巧。下午还要带我去营部参加会议,跟其他连分享战术思路。”
“真的?太好了!”吴根生兴奋地跳起来,“俺就说肯定是好事!韩禧哥,你太厉害了!”
陈标也跟着笑:“这下好了,咱们的方法能教给更多人,以后全连的战斗力都能提高。下午去营部,你可得好好说,让其他连也知道咱们8连的厉害。”
韩禧点点头,心里满是期待——下午的营部会议,会遇到其他连的人吗?他们会不会认可自己的战术?还有,李团长会不会也在会议上?他看着训练场里正在训练的弟兄们,突然觉得浑身充满了力气——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能让弟兄们提高战斗力,能在以后的战场上多活下来几个人,自己做什么都值了。
下章预告:1937年7月31日下午,韩禧跟着张海峰连长来到营部参加军事会议。会议室里坐满了各连的军官,李继明团长坐在主位上,旁边还坐着一个穿着少校制服的人——肩章上的标志比其他军官更精致,胸前别着枚勋章。会议开始后,李团长先让韩禧分享战术思路,他刚讲完绕后渗透的技巧,那个少校就突然开口:“你说的‘避实击虚’,跟现代战争的‘机动战术’很像,你还知道其他现代战争模式吗?”韩禧心里一愣——现代战争模式?这个人是谁?怎么会懂这些?他看着少校温和的眼神,突然想起陈标之前跟他说过,营部最近来了个从南京军校毕业的军官,难道就是眼前这个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7BL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