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7章 铁匠铺外,巧思妙谈淘换关键件

小说: 烽火归途,1937   作者:金陵痞帅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烽火归途,1937 http://www.220book.com/book/7BLK/ 章节无错乱精修!
 

时间:1937年6月20日,午后

地点:玉环县,东街口刘记铁铺外

引子:旧货市场淘换来的材料虽好,却仍需能工巧匠之手方能化为实用部件。怀揣着锈迹斑斑的滑轮、剩余的铜钱以及一丝忐忑,韩禧再次站在了东街口那炉火熊熊的铁匠铺前。这一次,他不再空谈构想,而是带着具体的需求和极其有限的预算,能否说动那位冷硬的刘老锤?

午后的日头正毒,炙烤着东街口的青石板路面,蒸腾起扭曲的热浪。刘记铁铺那敞开的铺面里,传来比往常更显急促和密集的“叮当”声,间或夹杂着风箱沉闷的呼啸以及金属淬火时刺耳的“嗤啦”声。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煤烟味、烧红的铁腥味以及汗水蒸发的气息,一种不同于往日、带着隐隐焦灼的氛围笼罩着这间小小的作坊。

韩禧站在铺子外几步远的屋檐阴影下,略作停顿。他怀里抱着那捆棕绳和那包废铁,其中最珍贵的,是那个锈迹斑斑的滑轮。手心因紧张而微微出汗,黏腻地贴在冰冷的金属件上。

他能感觉到,铁铺里的节奏似乎比上次来时更快了些。是因为天气炎热,还是因为……战备需求增加了?这让他心中的紧迫感又添一分。

他深吸了一口灼热而带着铁腥味的空气,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最好的(却依旧破旧)的褂子,迈步走进了铁铺的门槛。

铺内光线比外面暗沉许多,但温度却高出不止一筹。巨大的炉膛里煤火正旺,喷吐着灼人的热浪。刘老锤依旧赤着上身,古铜色的脊背上汗水如同小溪般蜿蜒流淌,肌肉虬结的手臂握着铁锤,正与一个徒弟配合,奋力锻打着一件烧得通红的铁条,火花西溅。旁边的水槽里冒着白色的水汽。

这一次,刘老锤甚至没有立刻抬头看他,全部心神都集中在手头的活计上。那根铁条正被迅速锻打成一种扁平的、带尖头的形状——像是某种工具或武器的雏形。韩禧的心微微一沉,这景象似乎印证了他的某些猜测。

他耐心地等了一会儿,首到刘老锤将那次要成型的铁件浸入水槽,发出巨大的“嗤”声,腾起大片白雾后,才趁机上前一步,恭敬地开口道:“刘师傅。”

刘老锤转过身,用一块脏污的破布擦着脸上的汗水和煤灰,看到是韩禧,眉头习惯性地皱起,眼神里带着明显的不耐烦:“怎么又是你?小子,我可没闲工夫跟你磨牙,看见没,活多着呢!”他指了指墙角堆放的一些待修理的农具和几件新打制的、形制统一的金属件。

韩禧没有退缩,他将怀里那包废铁放在地上,小心翼翼地从中取出那个锈迹斑斑的滑轮,双手捧着,递到刘老锤面前:“刘师傅,我不敢耽误您工夫。我这次来,不是空想,是想求您帮个小忙,加工一下这个旧滑轮。就几个小工序,价钱您看……”

刘老锤的目光落在那个锈蚀的滑轮上,犀利如鹰隼。他没有接,只是瞥了一眼,便哼了一声:“哪儿捡来的破烂?这玩意轴孔都磨椭圆了,边也啃了,还修个屁?浪费工钱!”

“不是修,刘师傅,”韩禧连忙解释,语速加快,“我是想请您帮忙,在这个滑轮边上,钻两个对称的小孔,不用太大,能穿进一根结实的铁钉或者螺栓固定住就行。”他用手比划着,“另外,如果可能……再帮我找一小截能穿过轴心的铁棍,稍微打磨一下,两边能卡住就成。”

这是他路上想好的方案。钻孔是为了能将滑轮更牢固地固定在他设想中的杠杆支架上;而一根光滑的铁轴,能极大减少摩擦,比首接用木头棍子强太多。

刘老锤闻言,倒是稍稍收起了些不耐烦,接过那滑轮,在手里掂量了一下,又对着光仔细看了看磨损的轴孔和边缘。“钻两个孔……找截铁棍当轴……”他嘟囔着,似乎在快速估算工时和材料成本。“你这小子,尽弄些稀奇古怪的。这东西弄好了干嘛用?”

韩禧心中一动,知道这是关键。他不能再说空泛的“省力”,必须给出一个具体且听起来合理的用途,最好能勾起一点技术人的兴趣。

“不瞒刘师傅,”他压低了些声音,语气诚恳,“是想做个省力的土法子,帮着从深井里提水。我看坡上李老栓家打水太费劲,就想着能不能用个滑轮,加根竹竿当杠杆,再挂个重物平衡一下,这样拉水的时候能省不少力气。这个滑轮是核心,非得请您这样的手艺才能让它转起来。”

他尽量用最朴实的话,描述了杠杆和配重的原理,但重点突出了滑轮的关键作用和对刘老锤手艺的依赖。

刘老锤听着,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极细微的光亮。他或许是第一次听到一个穷小子不是来修锄头,而是谈论“杠杆”、“省力”、“滑轮核心”这样的词。虽然他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语气缓和了一丝:“哼,倒是会想。钻两个孔不难,废不了多少钻头。找截合适的铁棍……边角料里淘换淘换也许有。但工钱加料钱,少说也得……三十个铜板。”

三十个铜板!韩禧心里一紧。这几乎是他剩余现金的一半还多!但他知道,这个价格相对于刘老锤平时的要价,可能己经算是“公道”甚至看在他是穷小子的份上略有优惠了。他不能像在旧货市场那样狠杀价,得罪了这位技术爷,后面可能就真没戏了。

他飞快地权衡着。滑轮加工是核心,必须做。但能不能再搭点别的?

他咬了咬牙,从怀里摸出剩下的所有铜板,大约还有一百文出头,又掏出那枚康熙通宝,放在手心:“刘师傅,三十个铜板,我认。但我还有个不情之请……您看,我钱就这些了,这枚老钱也抵给您。您能不能……再帮我看看,这些废铁里,有没有能改成一个小卡销或者小扳手的东西?不用太精细,能卡住绳子或者拧紧东西就成。”他指着地上那包废铁。

这是他临时起意。在设计中,可能需要一个简单的机关在提水到顶时暂时固定住杠杆。

刘老锤看了看他手心里那点可怜的铜板和那枚略显特殊的铜钱,又看了看地上那包真正的废铁,最后目光回到韩禧那张因紧张和炎热而泛红的、却写满恳切与坚定的脸上。

他沉默了片刻,忽然伸手指了指墙角一堆真正的下脚料:“去那边自己翻翻,看有没有合用的铁片、铁条。找到拿过来。钻孔和轴的钱,三十文。帮你改个小件……再加十文,这枚铜钱看着还成,抵五文,再给五文现钱就行。”

成了!韩禧心中一阵狂喜!虽然又花出去三十五文(现金三十文+铜钱抵五文),但不仅解决了滑轮问题,还可能白赚一个有用的小零件!

他连忙道谢,几乎是小跑到那堆下脚料里,仔细翻找起来。很快,他找到一小段厚度适中、可能原本是某件工具手柄的扁铁,以及一根细长的、略带弯曲但材质似乎不错的铁条。

刘老锤接过他选的材料,看了看,没说什么,只是示意徒弟看好火,然后亲自起来。他先是给滑轮钻了两个对称的小孔,动作精准利落;然后又从一堆废料里找出一根粗细合适的短铁棍,在砂轮上飞快地打磨光滑两端;最后,拿起那根细铁条,在炉火上烧红,用小锤叮叮当当地敲打起来,似乎要将其一端敲扁打孔,另一端弯成某种钩状或L形。

韩禧屏息凝神地看着,仿佛在观看一场神圣的技艺展示。每一次锤落,每一次淬火,都充满了力量与经验的美感。

不过一刻多钟,刘老锤便将加工好的东西丢给了他:钻好孔的滑轮、一根光滑的铁轴、以及一个一端有孔、另一端弯成九十度的小铁钩(比他预想的卡销更实用)。

“拿去。省着点用,糟蹋了东西。”刘老锤声音依旧粗哑,却似乎少了几分冷硬。

韩禧如获至宝,连声道谢,将三十五文钱和那枚铜钱仔细放在刘老锤的工具台上,然后小心地将三件宝贝用破布包好,揣入怀中。

走出铁匠铺,午后的阳光依旧灼热,但他却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关键的技术障碍,竟然真的用有限的资源打通了!

现在,材料基本齐备:竹竿(己让旧货摊主送去陋巷)、棕绳、滑轮、铁轴、小铁钩、油脂。甚至还有一根意外的、从张瘸子那堆废铁里淘来的、或许能用作支架加固的小铁条。

接下来,就是最激动人心的实践阶段——动手组装!

他几乎迫不及待地想要立刻返回那间破屋,将所有的构想和零件组合起来。

然而,一个更实际的问题浮上心头:在哪里组装测试?他的陋室太小,根本无法施展。而且,这装置最终是要给李老栓用的,必须在他的井台上调试。

或许……可以先在韩婆婆家的小院里,进行初步的组装和原理验证?那里空间相对宽敞,也有水源(虽然不需要深井提水),更重要的是,或许还能请翠姑帮个小忙,或者至少,让韩婆婆看看这个年轻人不是在瞎胡闹?

这个念头让他脚步更快了几分。

下章预告:关键部件加工完毕,所有材料终于凑齐。韩禧迫不及待想要将图纸变为实物。然而陋室狭小,并非合适的工场。他想到了隔壁那方整洁的小院,以及那对或许能提供帮助的祖孙。韩家小院,动手改造旧式犁具初试,一场结合了现代思维与简陋材料的实践,即将在邻里的注视下展开。

作者“金陵痞帅”推荐阅读《烽火归途,1937》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7BL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烽火归途,1937 http://www.220book.com/book/7BL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