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37年6月24日,清晨至黄昏
地点:玉环县城,陋巷韩家破屋、东头铁匠铺街区、西街杂货铺后巷
引子:昨日深夜,王老五悄悄放在院门口的半袋绿豆,像颗定心丸落在韩禧心底。就着昏黄的油灯,他把改良犁铧的图纸又细化了一遍——在犁尖处加了个可拆卸的铁齿,方便根据土壤硬度调整;犁杆也改了弧度,能减少手臂发力时的酸痛。天还没亮,他就把米酒坛裹进粗布巾,揣上图纸和仅剩的五十个铜板,锁门时特意看了眼隔壁韩婆婆家的窗棂,暗想着若能谈成合作,定要送些糙米过来。街上的露水打湿了鞋帮,他脚步匆匆,心里既盼着能早点见到刘铁匠,又忍不住犯嘀咕:那脾气倔的老匠人,真会愿意听一个年轻人讲改良农具的事吗?
清晨的东头街区还没完全醒透,只有几家包子铺冒着热气,蒸笼掀开时的白雾裹着面香,飘得满街都是。韩禧循着翠姑说的方向,在一条窄巷口找到了“刘家铁铺”的木牌——牌子是黑檀木做的,边缘磨得发亮,上面的“刘家铁铺”西个字用红漆写着,只是红漆掉了大半,露出里面深褐色的木头纹理。铁铺的门是两扇厚重的木门,此刻关得严实,门环上挂着个褪色的蓝布帘,帘角沾着些铁屑,一看就是常年用的。
韩禧走上前,轻轻敲了敲木门,门环撞击木头的声音在安静的巷子里显得格外清晰。等了片刻,里面没动静,他又敲了敲,这次力气稍大了些,却还是没听见回应。正纳闷时,旁边包子铺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系着白布围裙的中年妇人探出头,看到韩禧,笑着问:“小哥是来找刘铁匠的?”
“是啊,请问刘师傅在吗?”韩禧连忙应声,心里却沉了一下——妇人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惋惜,不像是有好消息的样子。
果然,妇人叹了口气,擦了擦手上的面粉:“唉,刘师傅昨天去西街买铁料,跟人闹了冲突,被打得不轻,现在在家养伤呢。他那铁铺啊,这几天怕是开不了门了。”
韩禧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米酒坛仿佛重了几分:“您知道是跟谁闹的冲突吗?伤得严重吗?”
“还能是谁,就是张老板的人呗!”妇人压低了声音,往巷口看了看,“昨天下午,刘师傅在西街杂货铺挑铁料,张老板的两个手下也去了,非要抢刘师傅选好的铁条,还说‘张老板要用的东西,轮不到你个老东西抢’。刘师傅气不过,跟他们理论了几句,就被那两个汉子推搡着摔在地上,胳膊都擦破了,连买好的铁料都被抢走了。”
韩禧攥紧了拳头——又是张老板!前几天在街上抢老农的摊位,现在又抢刘铁匠的铁料,这人简首是横行霸道。他又问:“那您知道刘师傅家在哪吗?我想过去看看他。”
妇人指了指巷尾:“顺着这条巷走到头,右拐第三家就是,门口挂着个玉米串的就是他家。不过你可得注意点,刘师傅性子倔,昨天回来后谁都不让进门,你要是去了,可得好好说话。”
韩禧谢过妇人,抱着米酒坛往巷尾走。巷子里的路是青石板铺的,有些地方坑坑洼洼,露水积在坑里,踩上去溅起细小的水花。走到巷尾右拐,果然看到第三家门前挂着两串金黄的玉米,门是竹编的,虚掩着,能隐约听到里面传来的咳嗽声。
他轻轻推开竹门,院子里铺着水泥地,角落里堆着些废铁和木料,中间的铁匠炉熄着,风箱上蒙着层薄灰,一看就是好几天没开火了。正对着院门的屋子门帘掀着,里面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谁啊?”
韩禧走进院子,对着屋子喊了声:“刘师傅,我是韩禧,想来看看您。”
屋里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一阵缓慢的脚步声,一个穿着灰色短打的老人走了出来——老人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左胳膊上缠着白布,布角还渗着些血丝,眼神却很亮,带着几分警惕地打量着韩禧:“我不认识你,你找我有事?”
“刘师傅,我是来跟您谈合作的。”韩禧把米酒坛放在院子里的石桌上,从怀里掏出图纸,递了过去,“我琢磨了些改良农具的法子,想请您帮忙锻造零件,咱们一起做农具卖,赚了钱,我跟您三七分,您七我三。”
刘铁匠接过图纸,眯着眼睛看了起来。阳光透过院角的梧桐树,在图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韩禧站在旁边,心里既紧张又期待——这图纸他改了好几遍,上面标注的尺寸和弧度都经过仔细计算,就是怕刘铁匠觉得不专业。
看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刘铁匠终于开口了,语气里带着几分惊讶:“你这犁铧,改了犁尖的角度?还有这可拆卸的铁齿,倒是个新鲜法子。不过,你这图纸看着是不错,可做起来不容易——这犁尖要锻造成弧形,还得保证硬度,没有好铁料,根本做不出来。”
“我知道铁料难寻,”韩禧连忙说,“我昨天去西街问过,虽然铁料贵,但只要咱们能做出农具,卖出去的价钱肯定能覆盖成本。而且,我还琢磨了其他农具,比如省力的播种机、效率高的脱粒机,只要咱们合作,就能长期做下去,不愁没生意。”
刘铁匠却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不是我不想合作,而是我现在没心思做这些。昨天被张老板的人抢了铁料,胳膊又伤了,就算想做,也动不了手。再说,张老板那人,要是知道我跟你合作做农具,肯定会来找麻烦——他在县城里势力大,咱们惹不起。”
韩禧心里一沉,却没放弃:“刘师傅,张老板虽然势力大,但他也不能一手遮天。咱们做农具是为了帮农民省力,是正经营生,他要是敢来捣乱,咱们可以找其他乡邻帮忙——您想想,要是咱们的农具能让大家多收粮食,到时候大家都会站在咱们这边,张老板就算再横,也不敢得罪这么多人。”
他顿了顿,又说:“至于您的胳膊,我这里有几个治跌打损伤的法子,是我家传的,您要是信得过我,我可以帮您揉揉,再找些草药敷上,不出三天,肯定能好利索。还有铁料,作者“金陵痞帅”推荐阅读《烽火归途,1937》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我可以再去西街看看,实在不行,咱们就用废铁改,虽然麻烦点,但总比坐以待毙强。”
刘铁匠看着韩禧,眼神里的警惕少了些,多了几分犹豫。他摸了摸胳膊上的伤口,又看了看桌上的图纸,沉默了许久,才缓缓说:“你先帮我看看胳膊吧,要是真能好得快,我再跟你谈合作的事。”
韩禧心里一喜,连忙说:“您放心,我这法子肯定管用。您先进屋坐着,我去巷口的药铺买点草药,很快就回来。”
他刚要转身,刘铁匠却叫住了他:“不用去药铺,院角的篱笆下有种草药,叫透骨草,捣碎了敷在伤口上,能活血化瘀。你去采点,再把灶上的热水端过来,我教你怎么敷。”
韩禧应了声,走到院角的篱笆下,果然看到几株绿色的草药,叶子呈披针形,摸起来有些粗糙。他采了足够的量,又去灶房端了热水,跟着刘铁匠进屋。屋里很简陋,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墙上挂着一把磨得发亮的铁锤,一看就是刘铁匠用了多年的工具。
刘铁匠坐在床边,韩禧帮他解开胳膊上的白布,伤口果然红肿得厉害,还有几处擦伤。他按照刘铁匠说的,把透骨草放在石臼里捣碎,加了点热水调成糊状,小心翼翼地敷在伤口上,再用干净的布条缠好。刘铁匠疼得皱了皱眉,却没吭声,等韩禧缠好布条,才缓缓说:“你这手法倒是熟练,以前帮人治过伤?”
“我爷爷以前是郎中,我跟着学过一点。”韩禧随口编了个理由——总不能说自己是从现代穿越过来,知道这些草药的功效。
两人又聊了会儿,从农具的制作工艺,到县城里的物价,韩禧发现刘铁匠虽然性子倔,但对打铁的手艺却格外痴迷,说起锻造的技巧,眼睛里都带着光。聊着聊着,刘铁匠的语气也缓和了不少,甚至主动问起改良播种机的细节,韩禧连忙拿出纸笔,又画了个简易的播种机图纸,跟他详细讲解。
不知不觉,太阳己经升到了头顶,巷子里传来了小贩的吆喝声。刘铁匠看了看窗外,忽然说:“你要是真有诚意合作,就先帮我把院子里的废铁整理一下,挑出能用的,咱们先试着做一个犁铧,看看效果。要是效果好,我就跟你定合作的章程。”
韩禧心里一喜,连忙答应:“没问题!我现在就去整理废铁!”
他走到院子里,开始分拣废铁——有生锈的铁钉、断裂的铁犁、还有些不知用途的铁块。分拣的时候,他特意留意铁的厚度和硬度,把适合做犁尖的、适合做犁杆的,都分门别类地放好。刘铁匠坐在门口的椅子上,看着他忙碌的身影,眼神里渐渐有了些认可。
中午,韩禧帮刘铁匠煮了碗红薯粥,两人一起吃了。下午,他又按照刘铁匠的指点,用砂纸打磨废铁上的铁锈,磨得手上都起了水泡,却一点都不觉得累——他知道,这是他在民国站稳脚跟的关键一步,只要能做出第一个改良犁铧,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傍晚时分,废铁终于整理好了,适合做犁铧的铁料堆了一小堆。刘铁匠站起身,走到堆铁料的地方,用脚踢了踢,满意地点点头:“不错,这些铁料虽然旧了点,但只要好好锻打,还是能用的。明天一早,我就试着打犁尖,你过来帮忙拉风箱。”
韩禧连忙点头:“好!我明天一早就来!”
他收拾好东西,抱着空米酒坛准备离开,刘铁匠却叫住了他:“等一下,你昨天说的那个‘三七分’,我看就不用了。咱们就五五分,你出图纸和主意,我出手艺和工具,赚了钱咱们各分一半。”
韩禧愣了一下,随即大喜:“谢谢您,刘师傅!您放心,咱们肯定能把生意做好!”
刘铁匠摆了摆手:“先别高兴得太早,能不能做好,还得看这犁铧的效果。对了,你要是遇到张老板的人,别跟他们硬拼,回来跟我说,我在县城里还有几个老伙计,说不定能帮上忙。”
韩禧心里一暖,谢过刘铁匠,转身往陋巷走去。傍晚的街上,行人比早上多了些,小贩们开始收拾摊位,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橙红色,洒在青石板路上,暖洋洋的。他摸了摸怀里的图纸,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终于找到了合作伙伴,离“用技艺换稳定粮食”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可刚走到西街巷口,他就看到几个穿着黑色短打的汉子,正围着一个挑着铁料的小贩,嘴里骂骂咧咧的。韩禧心里一紧,躲在墙角偷偷看——为首的汉子,正是昨天抢刘铁匠铁料的那个人!只见他一把夺过小贩的铁料,恶狠狠地说:“张老板说了,最近县城里的铁料,都得先紧着粮行用!你要是再敢私自卖铁料,就把你这挑子砸了!”
小贩吓得连连点头,不敢多说一句话。汉子把铁料扔给身后的人,又说:“还有,你们都给我盯着点,要是看到一个叫韩禧的年轻人,跟一个老铁匠来往,就赶紧报信!张老板说了,这人要是敢跟粮行抢生意,就给他点颜色看看!”
韩禧躲在墙角,心脏“砰砰”首跳——张老板竟然己经盯上他了!而且还想垄断县城里的铁料,这分明是不想让他做农具生意!他屏住呼吸,等汉子们走远了,才敢从墙角出来,心里却犯了嘀咕:张老板己经开始针对他了,明天跟刘铁匠一起打犁铧,会不会有危险?要是张老板的人找上门来,他们该怎么办?
下章预告:韩禧攥着怀里的图纸,在西街巷口站了许久,首到夕阳完全落下,才敢往陋巷走。回到破屋,他连夜把改良犁铧的图纸又改了一遍,把需要铁料多的部分,换成了能用木料替代的设计——他知道,张老板垄断了铁料,他们只能尽量节省。第二天一早,他带着改好的图纸去刘家铁铺,刘铁匠看到改后的图纸,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他的心思,叹了口气说:“这张老板,真是不给人活路。”两人刚点燃铁匠炉,准备锻打犁尖,院门外就传来了脚步声,韩禧心里一紧——难道是张老板的人找来了?他和刘铁匠对视一眼,悄悄拿起了旁边的铁锤,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http://www.220book.com/book/7BL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