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8章 张家铁铺,结算账目预留部分给翠姑

小说: 烽火归途,1937   作者:金陵痞帅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烽火归途,1937 http://www.220book.com/book/7BLK/ 章节无错乱精修!
 

时间:1937年7月1日,傍晚至夜晚

地点:玉环县城坎门据点、西街张家铁铺、巷口杂货铺、韩婆婆家小院附近

引子:傍晚的海风带着咸腥味,吹得坎门据点的帆布猎猎作响。韩禧刚指导士兵把最后一块铁板抬到炮楼边,就看见穿军装的士兵骑着马奔来,马背上的缰绳勒得紧紧的,士兵脸上满是焦急:“韩禧兄弟!李队长急电!日军军舰离坎门海域只剩五十海里,让你立刻回驻地商议防御对策!”韩禧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铁锤差点掉在地上——日军来得比预想中还快,他原本想趁收工间隙去张家铁铺结算工钱,给翠姑留些应急的钱,现在看来,怕是要抓紧时间了。

“辛苦你跑一趟,我这就回驻地。”韩禧把铁锤递给身边的民夫,又转头对刘铁匠说,“刘师傅,坎门的工事就拜托你了,炮楼射击口的铁板一定要按图纸的尺寸焊牢,战壕的排水沟别忘挖了。”

刘铁匠擦了擦额头的汗,黝黑的脸上满是坚定:“你放心去!我今晚就带着大伙加班干,天亮前准能把炮楼的铁板装完,战壕也多挖两米!”

韩禧点点头,没再多说,跟着传令兵往马边跑。马背上的颠簸让他心里更沉,沿途的稻田在暮色里泛着暗绿,偶尔有晚归的农夫扛着锄头往家走,他们还不知道,危险己经离玉环这么近了。

快到县城时,韩禧忽然勒住缰绳:“兄弟,你先回驻地跟李队长说一声,我去趟西街的张家铁铺结算点工钱,给乡邻留些应急的钱,耽误不了一刻钟,马上就去驻地汇合。”

传令兵犹豫了一下,见韩禧眼神急切,只好点头:“那你快点,李队长在驻地等着呢,晚了怕误事。”

韩禧催马往西街赶,张家铁铺的灯还亮着,门口挂着的“张家铁铺”木牌在暮色里晃着。铺主张老铁正蹲在门口磨镰刀,见韩禧骑马过来,赶紧站起来:“禧哥儿?这时候怎么过来了?是不是要修农具?”

“张叔,我是来结算工钱的。”韩禧跳下马,把马拴在门口的槐树上,“之前帮您改了十把锄头、五把镰刀,还有给粮行改的独轮车零件,您当时说等忙完这阵算,现在我要去部队守海防,得把账清了。”

张老铁一拍大腿,赶紧把韩禧往铺里让:“你看我这记性!快进来,我这就给你找账本。”铺里的铁屑味混着煤油灯的味道,张老铁从柜台下翻出个蓝布封面的账本,手指在上面划着:“改锄头是三十个铜板一把,十把就是三百;镰刀二十五个铜板一把,五把一百二十五;独轮车零件复杂,算你两百五十个铜板,总共是六百七十五个铜板。”

他从钱袋里数出铜板,用油纸包好递给韩禧:“你拿着,要是不够再跟我说,现在这世道,出门在外多带点钱好。”

韩禧接过油纸包,铜板沉甸甸的,他心里算了算,从中数出两百个铜板,重新用油纸包好:“张叔,麻烦您个事,这两百个铜板您帮我交给陋巷的翠姑,她是韩婆婆的孙女,您跟她说,这是我留着给她和阿婆应急的,要是粮食不够,就用这钱买。”

张老铁愣了一下,随即点头:“你放心,我明天一早就给送去!你去部队守海防,可得好好的,咱们玉环还等着你来改农具呢!”

“谢谢您,张叔。”韩禧把剩下的铜板揣进怀里,转身往外走,刚到门口,就看见巷口杂货铺的王掌柜在关门板,手里还拿着几包盐。他心里一动,又折回去:“张叔,您这儿有粗麻绳吗?我想多买些,部队挖战壕能用。”

“有!”张老铁从货架下拖出一捆粗麻绳,“这是我刚进的,够结实,你要多少?”

“给我来五丈,算在我账上,下次回来再给您钱。”韩禧接过麻绳,缠在马背上。

张老铁摆摆手:“什么钱不钱的!这麻绳你拿去用,能帮着守海防,比啥都强!”

韩禧没再推辞,对着张老铁鞠了一躬:“张叔,谢了!作者“金陵痞帅”推荐阅读《烽火归途,1937》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等打跑了日军,我再好好跟您算账!”说完,他翻身上马,催马往保安队驻地跑。

夜色渐浓,西街的灯笼都亮了起来,却没了往日的热闹,偶尔有行人匆匆走过,脸上满是不安。韩禧骑着马经过韩婆婆家小院附近时,特意放慢了速度——小院的灯还亮着,透过窗户,能看见翠姑正在给韩婆婆捶背,韩婆婆手里还拿着纺线。他心里一暖,又有些发酸,想进去看看,却怕耽误了驻地的会议,只好咬咬牙,催马继续往前走。

到了保安队驻地,李友邦己经在办公室等着了,桌上的地图摊开着,上面用红笔圈出了日军军舰的位置。见韩禧进来,他赶紧招手:“你可来了!总部刚来电,日军的军舰有三艘,还带着几艘登陆艇,估计明天一早就要靠近坎门海域。咱们得调整防御部署,你负责的坎门据点,要多派二十个士兵过去,再把重机枪架在炮楼上,一定要守住!”

韩禧走到地图前,指着坎门据点的位置:“李队长,坎门的炮楼己经加固了两个射击口,能架两挺重机枪,战壕也挖了一半,今晚刘铁匠会带着民夫加班,天亮前能完工。我建议在坎门的海边再埋些地雷,日军登陆时能拖延他们的时间。”

“好!”李友邦点头,“我这就让后勤准备地雷,明天一早送到坎门。你今晚就在驻地休息,明天一早带着士兵去坎门,那边就交给你了。”

韩禧心里却想着翠姑和韩婆婆——他留的两百个铜板还没到翠姑手里,不知道张老铁明天能不能及时送到,也不知道她们有没有囤够粮食。他犹豫了一下,对李友邦说:“李队长,我想今晚回陋巷一趟,跟乡邻们说一声防御的事,也看看韩婆婆她们,天亮前肯定赶回驻地。”

李友邦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行,你去吧,路上小心,现在夜里不太平,要是遇到巡逻的士兵,就说是我的命令。”

韩禧谢过李友邦,转身往外走。他没骑马,怕马蹄声惊动了街坊,只是快步往陋巷走。夜色里的陋巷很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狗叫声。他走到韩婆婆家小院门口时,灯己经灭了,想来翠姑和韩婆婆己经睡了。他没敢敲门,只是在门口站了一会儿,把马背上的粗麻绳解下来,放在门口——这麻绳翠姑编竹篮能用,也能用来捆扎逃难的行李。

接着,他又走到王大叔家门前,把一张写好的纸条塞进门缝——上面写着日军军舰逼近的消息,让王大叔明天组织街坊们多囤些粮食和水,要是听到坎门的枪声,就带着大家往山里跑,地图上标着的山间小径很安全。

做完这些,他才转身往驻地走。夜色里,他想起翠姑画的那两个小人,想起韩婆婆煮的红薯粥,想起街坊们帮忙改农具的场景,心里的决心越来越坚定——他一定要守住坎门,守住玉环,让这些他在乎的人,能继续过安稳的日子。

回到驻地时,己经是深夜了。士兵们都在收拾装备,有的在擦步枪,有的在整理弹药,空气里满是紧张的气息。韩禧走进自己的宿舍,把怀里的铜板和张婶缝的布鞋、翠姑编的竹哨都拿出来,小心翼翼地放进布包里。他看着布包里的东西,心里满是不舍,却也充满了力量——这些东西,是他的牵挂,也是他的铠甲,能陪着他在前线好好战斗。

下章预告:1937年7月2日凌晨,韩禧刚打了个盹,就被起床号吵醒。他收拾好布包,准备去坎门据点,路过驻地门口时,却看见张老铁骑着自行车赶来,手里拿着个布包:“禧哥儿!我把铜板给翠姑送过去了,她让我给你带了些东西!”韩禧赶紧接过布包,里面是翠姑连夜编的竹篮,还有韩婆婆煮的玉米饼,布包上还夹着一张纸条,上面是翠姑歪歪扭扭的字:“韩家哥哥,玉米饼你路上吃,竹篮能装弹药,我和奶奶等你回来。”韩禧捏着纸条,心里暖暖的,却也有些着急——日军的军舰随时可能靠近,他得赶紧去坎门。可他刚要转身,李队长又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新的电报:“韩禧,总部有新命令,让你先别急着去坎门,先回陋巷一趟,组织乡邻们转移到山里,日军可能会对县城进行轰炸!”



    (http://www.220book.com/book/7BL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烽火归途,1937 http://www.220book.com/book/7BL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