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37年7月2日,凌晨至深夜
地点:玉环县城保安队驻地、陋巷韩禧家破屋、韩婆婆家小院、巷口老槐树下
引子:凌晨的露水打湿了保安队驻地的石阶,韩禧攥着翠姑托张老铁带来的布包,刚听完李友邦队长传达的转移命令,心里又急又乱。总部电报说日军可能对县城轰炸,让他先回陋巷组织乡邻转移,可坎门据点的防御还等着他去坐镇——一边是需要守护的防线,一边是需要转移的乡邻,他恨不得能分成两个人。李友邦拍了拍他的肩膀:“坎门那边我先派副队长去盯着,你速去速回,乡邻们信任你,只有你去组织,大家才会安心。”韩禧咬了咬牙,把布包往背上一甩,快步往陋巷走——他必须在日军轰炸前,把乡邻们都送到山里的安全地带。
凌晨的陋巷还浸在薄雾里,石板路湿滑,韩禧快步走到巷口,就看见王大叔己经扛着扁担站在老槐树下,手里还提着个布兜,里面装着地图和铲子。“禧哥儿,你可回来了!”王大叔赶紧迎上来,“昨晚我看见你塞进门缝的纸条,就知道情况紧急,己经喊了巷里几个汉子,准备帮着老弱妇孺收拾东西。”
韩禧心里一暖,赶紧说:“王叔,总部来电,日军可能对县城轰炸,咱们得在今天中午前把大家转移到山里,就走地图上标着的那条山间小径,那里隐蔽,不容易被发现。你先去通知各家,让大家只带必需品,粮食、水、药品,其他东西别带,免得耽误时间。”
“好!我这就去!”王大叔转身就往巷里跑,声音洪亮地喊着:“各家都起来了!收拾东西,准备去山里躲躲!”
韩禧走到韩婆婆家小院门口,轻轻敲了敲门。不一会儿,翠姑就披着衣服开了门,眼睛还带着睡意,见是韩禧,赶紧清醒过来:“韩家哥哥,你怎么回来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日军可能要轰炸县城,我们得转移到山里去。”韩禧走进小院,韩婆婆也己经起来了,正在收拾纺车。他赶紧说:“阿婆,别带纺车了,只带些粮食和衣服,还有我给你们的草药,路上轻装方便。”
韩婆婆点点头,把草药和几包糙米塞进布包:“我知道,保命要紧。翠姑,把你画的画也带上,留个念想。”
翠姑赶紧去拿画,韩禧则帮着她们把布包捆紧,又把之前放在门口的粗麻绳拿进来:“这麻绳带着,路上能捆东西,遇到陡坡还能拉着走。”
收拾好东西,巷里己经热闹起来,街坊们都背着布包往巷口走,有妇人抱着孩子,有老人拄着拐杖,大家脸上满是紧张,却没人慌乱——王大叔己经把转移的路线和注意事项跟大家说了,大家都信任韩禧,知道跟着他能安全。
韩禧站在巷口,清点人数:“张婶,你家的鸡蛋带了吗?路上能给孩子补充营养。”“李大叔,你那把锄头带上,到了山里能挖野菜、搭棚子。”他一一叮嘱,确保大家都带了必需品,又让年轻汉子帮着老弱妇孺背东西,才带着队伍往山间小径走。
清晨的太阳慢慢升起来,雾气散去,山间的小路崎岖难走,韩禧走在最前面,用镰刀砍断路边的杂草,为大家开辟道路。翠姑走在韩婆婆身边,时不时帮着扶一把,王大叔则走在最后,确保没人掉队。
走到半山腰时,韩禧让大家停下来休息。他站在山坡上往下看,能看见玉环县城的屋顶,心里却有些不安——坎门据点的防御不知道怎么样了,副队长能不能守住?日军的轰炸会不会提前来?
“韩家哥哥,你别担心,副队长肯定能守住坎门。”翠姑看出了他的心思,递给他一块玉米饼,“这是奶奶早上给你做的,你吃点,补充力气。”
韩禧接过玉米饼,咬了一口,心里的不安少了些。他知道,现在不是担心坎门的时候,他得先把乡邻们送到安全地带,才能回去支援坎门。
中午时分,大家终于走到了山里的一处山洞,山洞很大,能容纳所有人,还很干燥。韩禧让大家把布包放下,又让年轻汉子去附近找水源:“大家先歇会儿,喝口水,我去看看周边的环境,确保安全。”
他绕着山洞走了一圈,确认没有危险,又在山洞门口做了个隐蔽的标记,方便后续有人来找。回到山洞时,大家己经生起了火,正在烤玉米饼,韩婆婆则在给孩子喂水,气氛比路上轻松了些。
“韩家哥哥,我们就在这里等吗?”翠姑问,“你什么时候回坎门?”
韩禧看着大家,心里有些犹豫——他想立刻回坎门,可又放心不下乡邻们。王大叔看出了他的心思,走过来说:“禧哥儿,你放心回坎门吧,这里有我呢!我会照顾好大家,每天去山口看看情况,等你消息。”
韩婆婆也说:“禧哥儿,你去吧,我们在这里很安全,你在前线要好好的,别担心我们。”
韩禧点点头,心里的感动难以言表。他从怀里掏出地图,递给王大叔:“这张地图你拿着,上面标了附近的水源和野菜地,要是遇到危险,就往更深的山里走,那里有个废弃的猎户棚子,能住人。”他又把自己的铁锤递给翠姑:“这铁锤你拿着,要是遇到野兽,能防身,等我回来再还给我。”
翠姑接过铁锤,紧紧攥在手里:“韩家哥哥,你一定要回来,我和奶奶都等着你。”
韩禧点点头,没再多说,怕自己忍不住舍不得走。他跟大家一一告别,又叮嘱了几句安全事项,才转身往山下走。他知道,坎门据点需要他,玉环县城需要他,他必须尽快回去,和战友们一起守住防线。
回到县城时,己经是傍晚了,街上很冷清,店铺都关着门,只有巡逻的士兵在来回走动。韩禧快步往保安队驻地走,刚到门口,就看见李友邦队长正在指挥士兵搬运弹药:“禧哥儿,你可回来了!日军的军舰己经靠近坎门海域,副队长来电说,日军的侦察机己经在坎门上空盘旋了,估计明天一早就要登陆!”
“我这就去坎门!”韩禧心里一紧,赶紧接过李友邦递来的步枪和弹药,“驻地这边怎么办?”
“我会留一部分士兵守着驻地,支援坎门。”李友邦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要小心,要是守不住,就往山里撤,我们再想办法反攻。”
韩禧点点头,转身往坎门走。傍晚的风带着咸腥味,吹得他心里更沉。他知道,明天将是一场恶战,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下来,能不能守住坎门,能不能再见到翠姑和韩婆婆。
走到坎门据点时,士兵们己经在战壕里待命,重机枪架在炮楼上,枪口对着海面。副队长见韩禧回来,赶紧迎上来:“你可回来了!我们都等着你呢!日军的军舰就在远处的海面上,能看见影子了。”
韩禧走到炮楼里,往海面上看,远处的海面上果然有几个黑影,那是日军的军舰。他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手里的步枪:“大家做好准备,日军明天一早肯定会登陆,我们一定要守住坎门,不让他们踏进玉环一步!”
士兵们齐声喊:“守住坎门!不让日军踏进玉环一步!”
夜色渐浓,坎门据点的灯亮了起来,士兵们轮流站岗,韩禧则坐在炮楼里,整理着自己的行装——翠姑给的画、韩婆婆给的银镯子、张婶缝的布鞋,还有他的铁锤和防御工事草图,每一样东西都承载着他的牵挂。他把画和银镯子贴身放好,把布鞋和铁锤放在身边,把草图摊在桌上,最后看了一眼——这是他为坎门防御画的最后一张草图,上面标着日军可能登陆的地点和士兵的防守位置,他希望这张草图能帮大家守住坎门。
夜深了,士兵们都睡着了,只有站岗的士兵还在警惕地看着海面。韩禧靠在炮楼的墙壁上,却睡不着,他想起了翠姑和韩婆婆,想起了巷里的街坊们,想起了玉环县城的屋顶,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守住坎门,一定要活着回去,一定要让大家重新过上安稳的日子。
下章预告:1937年7月2日深夜,韩禧靠在炮楼墙壁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梦里,他回到了陋巷的小院,翠姑正在给韩婆婆捶背,韩婆婆在煮红薯粥,巷里的街坊们在院里改农具,笑声传遍了整个巷子。可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一阵巨响,日军的炮弹落在了小院里,屋顶塌了,街坊们的笑声没了,翠姑和韩婆婆也不见了。韩禧大喊着“翠姑!阿婆!”,猛地从梦里惊醒,冷汗浸湿了衣服。他赶紧站起来,往海面上看,远处的日军军舰还在,可天空中却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日军的轰炸机来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7BL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