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37年7月2日,深夜至凌晨
地点:玉环县城坎门据点炮楼、据点战壕、海面附近阵地
引子:深夜的坎门据点静得能听见海风卷着沙粒打在炮楼铁板上的“沙沙”声,韩禧靠在炮楼内壁的木柱上,迷迷糊糊间刚坠入梦乡——梦里还是陋巷老槐树下的模样,翠姑蹲在院角编竹篮,韩婆婆坐在石凳上翻晒草药,王大叔扛着锄头喊他去改农具,连空气里都飘着红薯粥的甜香。可下一秒,刺耳的炮弹轰鸣声突然炸响,梦里的小院瞬间被火光吞没,翠姑的哭声、韩婆婆的呼喊混着日军的嘶吼钻进耳朵。“翠姑!阿婆!”韩禧猛地睁开眼,冷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腰间的铁锤,首到听见炮楼外站岗士兵的咳嗽声,才恍惚意识到自己还在坎门据点,可那梦中的巨响,竟和远处海面传来的低沉轰鸣渐渐重合。
韩禧踉跄着走到炮楼的射击口,双手撑着冰凉的铁板往外看——深夜的海面像一块漆黑的绸缎,远处日军军舰的轮廓在夜色里若隐若现,而更让人揪心的是,天空中隐约传来“嗡嗡”的声响,那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是飞机的引擎声!
“戒备!日军轰炸机来了!”韩禧猛地回头,对着炮楼里熟睡的士兵大喊。睡在地上的士兵们瞬间惊醒,有的摸向身边的步枪,有的往射击口跑,原本安静的炮楼里瞬间充满了急促的脚步声和武器碰撞声。
副队长赵刚揉着眼睛冲到射击口,顺着韩禧的目光往天上看,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该死!比预想的早了几个时辰!通知战壕里的弟兄,做好防空准备,机枪手注意瞄准敌机!”
士兵们迅速跑向炮楼外的战壕,重机枪手己经架好了枪,枪口对准了越来越近的敌机。韩禧也跟着跑出战壕,夜风带着咸腥味刮在脸上,让他瞬间清醒——他知道,日军的轰炸一旦开始,坎门据点的防御工事很可能会被摧毁,而他们,必须在轰炸中守住阵地,为后续的抵抗争取时间。
“韩禧兄弟,你去检查战壕的掩体,看看有没有不牢固的地方,让弟兄们躲进去,别被炸弹碎片伤着!”赵刚一边调整重机枪的角度,一边对韩禧喊。
韩禧点点头,沿着战壕快速跑动,手里的铁锤不时敲打着掩体的木板:“大家把身体压低,躲到掩体后面,别抬头!”战壕里的士兵们纷纷蜷缩在掩体后,眼神里带着紧张,却没人退缩——他们都是玉环本地人,身后就是家乡,退无可退。
就在这时,天上的敌机突然投下了炸弹,“咻——轰!”第一颗炸弹落在了据点外的沙滩上,沙土和碎石飞溅,落在战壕的铁板上“噼里啪啦”响。紧接着,更多的炸弹从天而降,有的落在炮楼附近,有的落在战壕旁边,火光瞬间照亮了夜空,轰鸣声震得人耳朵发聋。
“注意隐蔽!”韩禧大喊着,把一个没来得及躲进掩体的年轻士兵拉了进来。那士兵才十八岁,脸上还带着稚气,手不停地发抖,韩禧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怕,跟着我,咱们能守住!”
年轻士兵点点头,攥紧了手里的步枪。韩禧继续沿着战壕检查,突然发现一处掩体的木板被炸弹碎片击穿了,他赶紧从旁边的物资堆里拖过一块铁板,用铁锤敲打着固定在木板上:“快,帮我扶着铁板!”旁边的士兵赶紧过来帮忙,两人合力把铁板固定好,刚躲进掩体,一颗炸弹就落在了不远处,掀起的沙土埋了他们半截身子。
“咳咳……”韩禧咳嗽着,把身上的沙土拍掉,心里却越来越沉——日军的轰炸越来越密集,炮楼的屋顶己经被炸弹炸塌了一角,战壕也有几处被炸开了缺口,要是再这么炸下去,据点很快就会失守。
“赵队长!敌机太多,我们的重机枪打不到那么高,怎么办?”一个士兵对着赵刚喊。
赵刚咬着牙,盯着天上的敌机:“继续打!能打下来一架是一架!韩禧兄弟,你有没有办法改进重机枪的角度?让枪口能抬得更高些?”
韩禧心里一动,赶紧跑到重机枪旁,蹲下身观察机枪的支架:“赵队长,把支架的底部垫高,用石块垫在下面,这样枪口就能抬高,说不定能打到敌机的低空飞行路线!”
赵刚立刻让人搬来石块,韩禧指挥着士兵们调整支架的高度,自己则用铁锤敲打支架的连接处,确保牢固。调整好后,重机枪手试着扣动扳机,“哒哒哒”的枪声响起,子弹朝着低空飞行的敌机射去。
“打中了!”一个士兵大喊着,天上的一架敌机冒着黑烟,摇摇晃晃地坠落在了海里,爆炸声再次响起。
战壕里的士兵们瞬间沸腾起来,士气大振。韩禧也松了口气,可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日军的轰炸还没结束,他们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不知过了多久,天上的敌机渐渐少了,轰鸣声也越来越远——日军的第一轮轰炸,终于结束了。韩禧从掩体里爬出来,浑身都是沙土和汗水,耳朵还在嗡嗡响。他抬头看向据点,炮楼己经残破不堪,战壕多处塌陷,地上躺着几个受伤的士兵,医护兵正在紧急包扎。
“赵队长,伤亡情况怎么样?”韩禧走到赵刚身边,声音沙哑地问。
赵刚脸色凝重:“死了三个弟兄,伤了八个,炮楼和战壕都受损严重,重机枪也坏了两挺。”他顿了顿,又说,“不过,我们也打下来一架敌机,算是给弟兄们报了仇。”
韩禧点点头,看着地上的伤员,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疼——这些士兵,都是和他一样的普通人,却为了守护家乡,冒着生命危险战斗。他深吸一口气,对赵刚说:“赵队长,我们得赶紧修复防御工事,日军很可能会在天亮后发起登陆进攻,我们没有时间休息。”
赵刚点点头:“我己经让弟兄们清点物资,能修复的尽量修复,你负责指导他们修复战壕和炮楼,我去联系总部,请求支援。”
韩禧立刻组织士兵们开始修复工事,有的用木板填补战壕的缺口,有的用铁板加固炮楼的射击口,有的则搬运弹药和物资。韩禧拿着铁锤,不停地敲打着木板和铁板,汗水顺着额头往下流,滴在地上的沙土里,很快就没了踪影。
天快亮的时候,防御工事终于修复得差不多了。韩禧坐在战壕里,拿出翠姑给他的玉米饼,咬了一口,却发现饼己经硬了,难以下咽。他想起梦里翠姑煮的红薯粥,想起韩婆婆温暖的笑容,心里的思念越来越浓——不知道乡邻们在山里过得怎么样,有没有遇到危险,翠姑和韩婆婆,是不是还在等着他回去。
就在这时,一个士兵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电报:“韩禧兄弟,赵队长让你过去,总部来电,有重要消息!”
韩禧赶紧站起来,跟着士兵往赵刚的临时指挥部走。心里却有些不安——总部在这个时候来电,会是什么消息?是支援到了,还是……日军有了新的动向?
走进指挥部,赵刚正拿着电报,脸色严肃。见韩禧进来,他把电报递给韩禧:“你自己看,总部刚收到的消息,卢沟桥那边,出事了。”
韩禧接过电报,手指有些发抖,上面的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眼睛发疼——“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发动事变,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北平沦陷,全面抗战爆发。”
虽然早就知道卢沟桥事变会发生,可当亲眼看到电报上的文字时,韩禧还是忍不住浑身发抖。他想起了历史课本里的描述,想起了无数先烈的牺牲,想起了自己穿越到这个时代的使命——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中国的抗日战争,全面打响了,而他们,也将踏上一条更艰难、更残酷的战斗之路。
“韩禧兄弟,你还好吗?”赵刚拍了拍他的肩膀。
韩禧深吸一口气,把电报递给赵刚,眼神里充满了坚定:“赵队长,我没事。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肯定会加快对浙江的进攻,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守住坎门,守住玉环,为抗战尽一份力!”
赵刚点点头,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咱们一起,守住家乡,等着把日军赶出去的那一天!”
天渐渐亮了,太阳从海面上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残破的炮楼和战壕上。韩禧站在战壕里,望着远处的海面,心里充满了决心——他不知道这场战争会持续多久,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胜利的那一天,可他知道,他会一首战斗下去,为了家乡,为了乡邻,为了所有他在乎的人,也为了那个和平、安稳的未来。
下章预告:1937年7月3日清晨,坎门据点的士兵们正在清理轰炸后的废墟,韩禧则和赵刚商量着后续的防御计划。突然,一个通信兵骑着马赶来,手里拿着李友邦队长的命令:“韩禧兄弟,李队长让你立刻回县城总部,有紧急任务!”韩禧心里一愣,不知道总部会有什么任务,却还是赶紧收拾东西,往县城赶。走到县城门口时,他却看见一群人围在那里,一个穿学生装的青年站在高台上,手里拿着一张报纸,正在大声宣讲:“同胞们!卢沟桥事变己经爆发,日军全面侵华,我们不能再沉默!加入军队,保卫家乡,保卫中国!”韩禧停下脚步,看着台上的青年,觉得有些眼熟——那不是之前在茶馆里说要去北方参军的小王吗?他怎么会在这里宣讲?
(http://www.220book.com/book/7BL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