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4章 休息时间,帮助同乡适应训练强度

小说: 烽火归途,1937   作者:金陵痞帅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烽火归途,1937 http://www.220book.com/book/7BLK/ 章节无错乱精修!
 

时间:1937年7月24日,中午至下午训练前

地点:补充团营地食堂、营房后侧树荫下、临时体能辅助训练区、战术训练预习点

引子:中午的阳光透过食堂的木窗,在地面上投下方形的光斑。韩禧端着盛满红薯粥的碗,目光却落在不远处的角落——来自西堡村的同乡吴根生、李建国和王小龙正低头扒着饭,碗里的菜几乎没动,李建国的眉头紧紧皱着,时不时揉一下发酸的胳膊。同村的郑劼顺着韩禧的视线看去,放下筷子低声说:“这几个小子肯定是撑不住了,昨天扛沙袋的时候,李建国就差点摔倒,王小龙的脚也磨破了。”陈标则从口袋里掏出小本子,快速记下三人的名字,笔尖停顿了一下:“韩禧哥,要不咱们中午找他们聊聊?要是真撑不下去,得想办法帮他们调整,不能让他们就这么放弃。”韩禧的指尖轻轻着碗沿,心里满是理解——这几个同乡都是村里的庄稼汉,平时虽干重活,但从未受过如此系统且高强度的军事训练,撑不住是常情。可他们是西堡村的希望,更是自己队伍的根基,无论如何都要帮他们坚持下去。

“你们先吃,我去跟他们聊聊。”韩禧放下碗,擦了擦嘴,朝着角落走去。吴根生三人看到韩禧过来,赶紧放下筷子,站起身:“韩禧哥。”

“坐,别拘谨,”韩禧按住他们的肩膀,在对面坐下,“怎么不吃菜?是不是不合胃口?”

李建国低下头,声音有些沙哑:“不是,韩禧哥,是我们……我们有点撑不住了。昨天扛30斤的沙袋跑1公里,我现在胳膊还酸得抬不起来,下午还要练战术训练,我怕我跟不上,拖队伍后腿。”

王小龙也红了眼眶,指了指自己的脚:“我的脚磨破了,早上跑步的时候疼得厉害,我怕下午爬战壕的时候会摔倒……”

韩禧心里一软,这几个同乡比自己小几岁,在家时都是父母疼爱的孩子,现在却为了打鬼子,咬牙坚持训练。他蹲下身,轻轻掀开王小龙的裤腿——脚踝处的袜子磨破了,伤口己经结痂,边缘还有些红肿。

“傻小子,磨破了怎么不早说?”韩禧从口袋里掏出林小顺给的草药(早上特意要的,准备给受伤的新兵用),递给王小龙,“这个敷在伤口上,能消炎止痛,下午训练前让林小顺帮你包扎一下,别感染了。”

他又看向李建国:“胳膊酸是正常的,咱们平时扛锄头、挑担子,用的是腰和腿的力气,扛沙袋用的是肩膀和胳膊的力气,肌肉没适应,肯定会酸。中午我教你几个放松动作,晚上再用热水泡个澡,明天就不酸了。”

吴根生看着韩禧,犹豫了一下说:“韩禧哥,我们不是不想坚持,是真的怕拖队伍后腿。你看张强他们,学得又快又好,我们却总是跟不上……”

“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怎么能跟别人比?”韩禧打断他,语气认真,“你们刚来的时候,连队列都站不齐,现在不也能跟上节奏了吗?进步快慢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有没有坚持。咱们是西堡村的兵,是来打鬼子保家乡的,要是连这点苦都吃不了,怎么保护村里的父老乡亲?”

提到家乡,三人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李建国攥紧拳头:“韩禧哥,你说得对!俺爹跟俺说,一定要跟着你好好干,把鬼子赶出玉环,俺不能让俺爹失望!”

王小龙也点点头:“俺娘给俺缝了新鞋垫,说让俺好好当兵,俺不能辜负俺娘的期望!”

韩禧笑了,拍了拍他们的肩膀:“这才对嘛!下午的战术训练,我会跟李班长说,让你们先从简单的防守站位练起,慢慢来,肯定能跟上。中午吃完饭,你们跟我来,我教你们放松动作和基础的体能辅助训练,帮你们尽快适应强度。”

三人感激地点点头,拿起碗筷,大口吃起饭来,碗里的菜也渐渐见了底。郑劼和陈标看到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吃完饭,韩禧带着吴根生、李建国、王小龙来到营房后侧的树荫下,这里安静且平坦,适合做放松和辅助训练。郑劼和陈标也主动留下帮忙,郑劼负责示范动作,陈标则负责记录每个人的动作要点。

“首先是胳膊放松动作,”韩禧拿起一根木棍(早上从训练场捡的,用来辅助训练),递给李建国,“双手握住木棍两端,慢慢举过头顶,然后向身后伸展,感觉到肩膀和胳膊有拉伸感就行,保持15秒,重复10次,能缓解胳膊酸痛。”

李建国按照韩禧说的做,刚开始胳膊有些酸,做了几次后,渐渐感觉轻松了不少:“韩禧哥,真管用!现在胳膊没那么酸了!”

接着是腿部放松动作,韩禧让王小龙靠墙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慢慢下蹲,膝盖不超过脚尖,保持10秒后站起来,重复10次:“这个动作能放松膝盖和腿部肌肉,你脚磨破了,下午爬战壕的时候,膝盖用力会少一些,能减轻脚的负担。”

吴根生则跟着郑劼练体能辅助训练——郑劼教他做“高抬腿”,每次抬腿到膝盖高度,保持1秒,重复30次,既能锻炼腿部力量,又不会太累:“俺以前在家干农活,每天都要走很多路,腿部力量还行,就是不知道怎么用在训练上,现在跟着你练,俺明白了!”

陈标在一旁,把每个动作的要点和次数都记在小本子上,递给三人:“这是你们的专属训练计划,每天中午练15分钟,晚上睡前练10分钟,坚持一周,肯定能适应训练强度。”

三人接过小本子,像宝贝一样揣在怀里,脸上满是感激。

下午训练前,韩禧找到李铁柱,把吴根生三人的情况跟他说了一下,希望能让他们先从简单的战术训练科目练起。李铁柱很通情达理,点点头说:“没问题!战术训练本来就该循序渐进,让他们先练防守站位和弹药传递,等熟悉了再练复杂的战术配合,别着急。”

下午的战术训练在训练场的战壕区进行。李铁柱把新兵们分成多个班组,每个班组负责一段战壕的防守。韩禧特意把吴根生、李建国、王小龙分在自己的班组,亲自指导他们。

“防守站位很重要,”韩禧指着战壕里的沙袋,对三人说,“吴根生,你负责左侧的沙袋,观察日军的进攻方向,看到日军过来,就喊‘左侧有敌’;李建国,你负责中间的射击位,等日军进入射程,就开枪射击;王小龙,你负责传递弹药,把子弹和手榴弹递给李建国,还要注意观察有没有受伤的战友,及时帮忙。”

三人按照韩禧的安排,快速进入自己的位置。训练开始后,模拟日军的新兵从战壕外冲过来,吴根生立刻喊道:“左侧有敌!”李建国举起木枪,对准“日军”,王小龙则快速递过“弹药”(用石头代替)。虽然刚开始有些慌乱,但练了几次后,三人渐渐找到了节奏,配合越来越默契。

李铁柱看到他们的进步,对韩禧说:“你这方法不错,因材施教,比让他们硬跟强多了。看来以后训练,还得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调整,不能一刀切。”

“都是您指导得好,”韩禧谦虚地说,“要是没有您的支持,我也不敢这么调整。”

下午的训练结束后,吴根生、李建国、王小龙围着韩禧,兴奋地说:“韩禧哥,我们今天跟上节奏了!李班长还夸我们配合得好呢!”

“我就说你们能行吧!”韩禧笑着说,“只要坚持,以后肯定能越来越厉害。晚上记得用热水泡脚,明天还要继续努力。”

三人点点头,开开心心地跟着其他同乡回营房了。郑劼和陈标走到韩禧身边,郑劼说:“韩禧哥,你真是有办法,不仅帮他们适应了强度,还让他们找回了信心。”

陈标也补充道:“我把今天的辅助训练方法整理了一下,明天可以推广给其他基础薄弱的新兵,帮他们一起适应强度。”

韩禧看着夕阳下的训练场,心里满是希望。他知道,训练之路还很长,还会有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他们团结一心,互帮互助,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练不成的兵。他们不仅要把自己的队伍练强,还要带动整个补充团,一起成长为能打胜仗、能保家乡的钢铁之师。

下章预告:1937年7月25日清晨,刺杀训练如期开始。李铁柱按照传统刺杀训练方法,教新兵们“突刺”动作——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握枪,枪托抵在右肩,猛地向前刺出,要求动作标准、有力。可练了半个时辰,新兵们的突刺动作虽然标准,却缺乏实战性,有的新兵刺出后收枪太慢,有的甚至会失去平衡。韩禧看着着急,想起穿越前了解到的“实战型突刺改良法”——缩短收枪时间,增加腰部发力,让突刺更迅猛、更灵活,适合近距离实战。他犹豫着要不要跟李铁柱提这个改良方法,可李班长对传统刺杀训练很执着,会不会觉得他的改良方法“不伦不类”,甚至质疑他不懂刺杀技巧?

烽火归途,1937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烽火归途,1937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7BL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烽火归途,1937 http://www.220book.com/book/7BL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