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章 结婚生子

小说: 文化的较量   作者:用户84123374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文化的较量 http://www.220book.com/book/7E1I/ 章节无错乱精修!
 

那天晚上,郎一鸣没回学校安排的宿舍,而是住在了师大附近的小旅馆。两人聊到后半夜,从盘石头乡的学生,聊到大学时的日子,聊到将来在中州的生活。

杨惠敏靠在他肩上,声音轻轻的:“以后咱们就能天天见面了,你教你的化学,我教我的英语,周末还能去公园散步。”

郎一鸣点点头,心里暖得像揣了个小火炉。他忽然想起大学时,杨惠敏递给他的那半块巧克力,甜得心里发颤,现在和她在一起,比巧克力还甜。

第二天早上,郎一鸣醒来的时候,看见杨惠敏坐在床边,看着他笑。

他摸了摸她的头发,忽然看见床单上有朵“桃花印记”,脸一下子红了。杨惠敏不好意思地别过脸:“咱们……去领证吧。”

郎一鸣赶紧起床,拉着杨惠敏去民政局。民政局的人不多,两人填表格的时候,手都在抖。拿到结婚证的时候,郎一鸣看着上面的照片——是大学时在操场拍的,背景是女排夺冠的海报,两人笑得很开心。他把结婚证揣在怀里,像揣了个宝贝。

婚礼办得很简单,就在中州一中的教职工宿舍里。

郎一鸣的宿舍不大,只有一间房,他把杨惠敏的行李搬进来,把两人的书放在一个书架上,又在墙上贴了张红纸,就算成了家。

来的人不多,只有大学时的几个好友,还有中州一中的同事,大家带来了搪瓷缸子、暖水瓶,还有两床新被褥。

吃饭的时候,好友老李端着酒杯说:“郎一鸣,你可算是苦尽甘来了!以后可得好好对杨老师。”郎一鸣笑着点头,端起酒杯和杨惠敏碰了碰,两人眼里都是笑。

婚后的日子过得很踏实。

郎一鸣在中州一中教高三化学,学生们都喜欢他的课,说他讲得清楚,还会用生活里的例子讲难题。

杨惠敏还在师大教英语,每天下班,她都会先去菜市场买些菜,回到家就听见郎一鸣在厨房做饭的声音——他在盘石头乡学会了做饭,虽然简单,却很合杨惠敏的胃口。

周末的时候,两人会去公园散步,或者去书店看书。有次路过师大的法桐树,杨惠敏忽然说:“你还记得吗?当年普特老师让我去美国,我跟他说,我更喜欢咱们学校的法桐。”

郎一鸣点点头,拉着她的手:“我记得,我当时躲在树后,听见你这话,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地。”

第二年春天,杨惠敏生了个儿子。郎一鸣在产房外等的时候,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首到听见孩子响亮的哭声,他才松了口气。护士把孩子抱出来,说:“是个男孩,哭声真亮。”郎一鸣小心翼翼地抱着孩子,看着他皱巴巴的小脸,忽然想起赵老师当年说的话:“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他低头看着孩子,又看了看病房里的杨惠敏,忽然觉得,这一路的苦都值了。从化肥厂的工人,到大学生,再到乡中学的老师,最后到中州一中,他走了这么久,终于有了自己的家,有了牵挂的人。

那天下午,阳光很好,透过病房的窗户照进来,落在孩子的脸上。郎一鸣抱着孩子,杨惠敏靠在他身边,两人看着窗外的法桐树抽出新芽,嫩绿的叶子在风里晃着。郎一鸣轻声说:“给孩子起个名字吧,叫晓阳怎么样?破晓的晓,太阳的阳。”

杨惠敏点点头,摸了摸孩子的脸:“好,就叫晓阳。希望他以后像太阳一样,亮亮堂堂的。”

日子一天天过,晓阳慢慢长大,会喊爸爸、妈妈了,会跟着郎一鸣去学校的操场玩,会拿着粉笔在地上画圈圈。郎一鸣每天下班回家,都会先抱会儿晓阳,然后去厨房做饭,杨惠敏就在旁边帮忙,偶尔聊起大学时的日子,两人都会笑。

有次整理旧物,郎一鸣翻出了当年在盘石头乡学生送的画,还有那些用红绳捆着的信。晓阳指着画问:“爸爸,这是谁画的呀?”郎一鸣抱着晓阳,慢慢给他讲盘石头乡的故事,讲那些可爱的学生,讲自己当年怎么用黏土做粉笔,怎么在漏雨的教室里上课。

晓阳听得很认真,说:“爸爸,你真厉害!”

郎一鸣笑了,摸了摸晓阳的头,又看了看身边的杨惠敏,忽然觉得,那些细碎的时光,像串珠子,串起了他的人生,也串起了往后的日子。他知道,以后的路还长,可只要有杨惠敏和晓阳在,他就有往前走的力量。

窗外的法桐树又黄了,叶子落在地上,像铺了层金子。郎一鸣牵着杨惠敏的手,晓阳跑在前面,一家三口沿着小路慢慢走,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温馨又安稳。

作者“用户84123374”推荐阅读《文化的较量》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7E1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文化的较量 http://www.220book.com/book/7E1I/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