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泼洒在太和殿的金砖上,龙椅旁的铜鹤里燃着新制的檀香,烟缕轻绕着梁上的“建极绥猷”匾额——这是战乱以来,朝堂上少有的清明气。
咸丰帝捏着厚厚一叠奏报,指尖划过“江南漕银汇兑零延误”“甘肃民生贷惠及万户”的朱批,抬眼时,目光扫过阶下的朝臣,声音比往日更洪亮:“众卿可知,去年今日,扬州军营的军需款,经钱庄层层抽成,百万两只剩西十万两?”
阶下一片寂静。不少人还记得去年此时,咸丰帝怒掷茶盏的模样,如今再提,都暗自攥紧了朝珠。
“可现在呢?”咸丰帝举起江南的奏报,念得掷地有声,“钱塘钱庄李正清,推行无息贷,粮农还款率九成八;阜通钱庄沈敬言,漕银汇兑按规收取,江苏漕运官想多要一分,都被他怼了回去!”
人群里突然响起低低的赞叹。户部尚书忍不住出列:“皇上,去年钱庄贪腐,国库空虚,臣还曾质疑整饬署太过激进。如今看来,肃大人的改革,真是救了国本!”
咸丰帝看向站在前列的肃顺,眼底带着笑意:“肃顺,你可知为何要让你牵头改革?”
肃顺躬身行礼,声音沉稳:“臣知——钱庄是国之血脉,若被贪腐蛀空,百姓受苦,朝廷难安。”
“说得好!”咸丰帝拍了拍案上的《钱法改革总结》,“你奏报里说‘钱庄回归本源,方是民生之福’,这话朕记在心里。以前金满堂之流,把钱庄当成自己的钱袋子,漕银敢抽,军需敢贪,百姓拿着庄票兑不到银,只能哭求苍天!”
他突然提高声调,目光如炬:“可现在!庄票实名制,百姓兑银不用看脸色;无息贷推广,粮农不用卖田借高利贷;漕银汇兑按规来,军需款足额送到军营!这才是钱庄该有的样子,这才是国之血脉应有的模样!”
阶下的朝臣们纷纷点头,连之前暗中抵制改革的几个老臣,也面露愧色——他们曾觉得改革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如今见奏报上的成效,才知肃顺的铁腕,终究是为了百姓。
咸丰帝放下奏报,走下龙椅,亲手扶起肃顺:“你牵头整饬署,查贪腐、推新法,让钱庄从泥潭里爬出来,让百姓能安稳过日子。这份功劳,朕记在心里,史册也会记在心里!”
肃顺眼眶微热,叩首道:“臣不敢居功。若不是皇上信任,若不是各地新掌柜清正,若不是百姓支持,改革断难成功。”
“你倒谦逊。”咸丰帝笑着摆手,又对朝臣们说,“即日起,命各地官府全力配合整饬署,谁敢阻挠钱法改革,不管官职大小,一律严惩!”
“臣等遵旨!”山呼海啸般的回应,震得殿外的铜铃都响了起来。
散朝后,肃顺刚走出太和殿,就被几个地方官围住了。
“肃大人,我们府的钱庄,还想多放些民生贷,就是保人不好找,您看能不能通融通融?”
“肃大人,《钱庄考核制度》里的‘百姓满意度’,作者“李昀轲”推荐阅读《大清噬银黑洞的金钱美女局》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我们该怎么统计才准确?”
肃顺一一作答,看着这些往日只关心赋税的官员,如今都围着改革的事问个不停,心里格外踏实——这新秩序,总算深入人心了。
而此刻的宫门处,驿卒正捧着伊犁的奏报匆匆进来。奏报里,王金华写道:“闻钱法革新,百姓安业,罪臣虽在流放,亦知皇上圣明,肃大人功高。愿《钱庄贪腐录》能警醒后人,永绝贪腐之路。”
咸丰帝看到这份奏报时,正对着地图看江南的春耕情况。他拿起朱笔,在奏报上写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又对太监说:“把这份奏报,连同今日的朝会记录,一起送到整饬署,让所有掌柜都看看——不管以前犯过什么错,只要心里装着百姓,就能为改革出份力。”
太监刚走,户部尚书就拿着新的国库报表进来了:“皇上,改革一年,国库比去年充盈了三成!各地钱庄的税银,也比以前多了不少!”
咸丰帝看着报表上的数字,突然想起去年此时,国库空虚得连赈灾款都凑不齐,如今却日渐充盈。他靠在龙椅上,望着窗外的蓝天,轻声说:“国之血脉,不在银库有多满,而在百姓过得有多安。钱法改革,改的是钱庄的规矩,更是当官的初心啊。”
户部尚书躬身应是,心里暗暗感叹——皇上今日的赞词,不仅是夸肃顺,更是给所有朝臣提了个醒:不管身居何职,都要记得“民生”二字。
夕阳西下时,整饬署的周砚生收到了朝会记录。他捧着记录,念给正在整理考核表的同僚们听,当念到“钱庄回归本源,民生得以安定”时,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脸上露出了笑容。
“咱们这一年的辛苦,总算没白费!”一个刚从江南巡查回来的官员,想起田间粮农的笑容,眼眶都红了,“以前百姓见了钱庄的人就躲,现在见了咱们,都主动拉着说收成,这就是最好的赞词啊!”
周砚生笑着点头,把朝会记录贴在墙上,旁边还贴着百姓送来的“万民伞”图样。阳光透过窗棂,照在“钱法革新,国脉归正”的题字上,亮得晃眼。
而在江南的钱塘钱庄,李正清刚收到整饬署寄来的朝会摘要。当看到咸丰帝称赞“无息贷惠及民生”时,他正忙着给一个老农办理贷款延期——老农家里的田受了点水灾,想晚两个月还款。
“大爷,您放心,按新规矩,天灾人祸可以申请延期,不用多交利息。”李正清把延期凭证递给老农,又指了指摘要上的话,“您看,皇上都夸咱们的无息贷呢!”
老农接过凭证,看着上面的字,笑得合不拢嘴:“皇上都夸,那这新规矩,肯定能长久!有了这规矩,咱们百姓的日子,就再也不怕被钱庄坑了!”
李正清看着老农的背影,又望向窗外——夕阳下,百姓们拿着庄票,在钱庄门口有序兑银,账房先生笑得眉眼弯弯。他突然觉得,咸丰帝的赞词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只要守住“服务民生”的初心,这钱法改革,就能永远走在正途上,这国之血脉,就能永远畅通,永远温暖。
(http://www.220book.com/book/7JG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