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95章 春耕牛铃脆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清噬银黑洞的金钱美女局 http://www.220book.com/book/7JGM/ 章节无错乱精修!
 

春风卷着新草的气息,漫过江南的田埂。老樟树下的石碾子还沾着去年的稻壳,就被一阵“叮铃铃”的脆响惊醒——三头黄牛甩着尾巴走过,颈间的铜铃撞出的声响,比往年亮了三倍。

“张大爷,您这牛是新买的吧?瞧这毛色亮的!”田埂上,穿青布衫的年轻粮农李二柱扛着犁,眼睛首盯着牛背上的木犁,那犁头闪着新铁的光。

张老根摸着牛耳朵笑,指了指腰间系着的布包:“可不是!用钱庄的无息贷买的,连牛带犁才花了八两银子,一年后还本金,不用多掏一分利!”

他掀开布包,露出里面的贷款凭证,上面“钱塘钱庄”的红印还透着墨香:“去年这时候,我为了买种子,借了二狗子的高利贷,利滚利,差点把三亩水田卖了。现在多好,钱庄的钱干净,咱用着也踏实!”

李二柱凑过去看凭证,突然拍了下大腿:“我也借了五两!买了二十斤新稻种,听说这品种亩产比以前高两成!”他指着不远处的田垄,几个粮农正忙着撒种,竹篮里的种子得发亮,“你看,王婶家借了钱买水车,再也不用挑水浇田了!”

张老根顺着他指的方向看,果然见王婶正摇着新水车,清水顺着木槽流进田里,溅起的水花里都带着笑。他突然想起去年春耕,王婶为了借五两银子,给高利贷的人磕了三个头,如今她腰杆挺得笔首,嗓门比水车还响。

“这都是托钱法改革的福啊!”张老根拍了拍牛屁股,黄牛迈开步子,犁头插进松软的泥土里,翻出的土块带着潮气,“以前钱庄的人见了咱粮农就躲,现在李掌柜还亲自到田里来,问咱缺不缺种子、少不少农具——这才是真正帮百姓的钱庄!”

正说着,田埂那头传来马蹄声。李正清骑着一匹枣红马,身后跟着两个钱庄伙计,马背上驮着两袋种子和一把新镰刀。

“张大爷,李兄弟,春耕忙呢?”李正清翻身下马,把镰刀递给张老根,“这是新打的镰刀,割麦快,您试试!”

张老根接过镰刀,掂量了两下,刃口锋利得能映出人影:“李掌柜,您这也太费心了!无息贷就够帮衬咱了,还送农具!”

“应该的!”李正清蹲下身,抓起一把土在手里搓了搓,“整饬署说了,民生贷就是要帮大家把日子过好。您看这土多肥,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到时候还款也轻松!”

他刚说完,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欢呼。原来是邻村的粮农推着新买来的耧车过来,那耧车有三个铁脚,能一次完成开沟、下种、覆土,比人工快了十倍。

“李掌柜!您快看!”推耧车的汉子远远就喊,脸上的汗珠子顺着皱纹往下淌,却笑得合不拢嘴,“用您批的无息贷买的耧车,以后播种再也不用弯腰了!”

李正清走过去帮着调试耧车,伙计趁机把带来的种子分给大家:“这是从湖广运来的高产麦种,免费给大家试种,要是收成好,明年就推广!”

大清噬银黑洞的金钱美女局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大清噬银黑洞的金钱美女局最新章节随便看!

田埂上顿时热闹起来,牛铃声、水车声、欢笑声混在一起,惊飞了田边的白鹭。张老根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对着田里喊:“都加把劲!今年收成好了,咱们请李掌柜吃新米饭!”

“好嘞!”田里的粮农齐声应和,声音震得田边的柳条都晃了晃。

而在田埂尽头的茶摊旁,两个穿长衫的人正看得入神。一个是整饬署的巡查官,一个是江苏的漕运官——他们本是来巡查钱庄的民生贷落实情况,却被这春耕的热闹绊住了脚。

“以前只听说江南粮农苦,没想到钱法改革后,变化这么大。”漕运官摸着下巴,想起去年漕银汇兑时,自己还想多收点手续费,被沈敬言怼了回去,此刻脸上有些发烫,“看来肃大人说的‘钱庄是民生血脉’,真是一点没错。”

巡查官笑着点头,从怀里掏出账本:“你看,这是钱塘钱庄的民生贷记录,开春这一个月,就放出去三百两,惠及五十多户粮农。以前吴世安在的时候,这三百两说不定都进了他自己的腰包。”

漕运官接过账本,翻到去年的记录,上面“高利贷”“利滚利”的字眼刺得眼睛疼。他突然合上账本,对巡查官说:“回去我就下令,漕运的船优先给粮农运种子、运农具,运费按最低的算——也算是为春耕出份力!”

巡查官刚要说话,就见李正清牵着马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张纸条:“两位大人,这是百姓写的感谢信,托我交给整饬署。您看,他们说‘钱法改革救民生,春耕不再愁银钱’。”

漕运官接过纸条,上面的字歪歪扭扭,却一笔一划写得认真。他突然觉得,这比朝堂上的奏折更有分量——那些工整的奏报写着“改革成效显著”,可这田埂上的纸条,写的是实实在在的好日子。

日头升到头顶时,张老根的三亩田己经犁完了。黄牛站在田边甩着尾巴,铜铃还在“叮铃铃”地响。李二柱扛着犁走过来,裤脚沾着泥,却笑得满脸灿烂:“张大爷,下午咱去帮王婶装水车吧?她一个人忙不过来!”

“好!”张老根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扫过连片的田垄——新翻的泥土像铺了层黑金,水车转得欢,耧车在田里画出整齐的线条,连风里都带着丰收的盼头。

他突然想起王金华的《钱庄贪腐录》里写的:“钱庄之罪,在贪民之血;钱庄之功,在济民之需。”以前他看不懂,此刻听着耳边的牛铃声,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突然就懂了——这无息贷不是纸面上的字,是牛背上的犁,是田埂上的笑,是咱百姓能抓在手里的希望。

夕阳西斜时,李正清骑着马往钱庄走。身后的田埂上,牛铃声还在响,只不过比来时更脆了——那是春耕的声音,是民生归正的声音,是钱法改革扎进泥土里,长出的第一茬新苗的声音。

他摸了摸怀里的感谢信,纸条被体温焐得温热。远处的村落里升起炊烟,和田间的水汽混在一起,晕出一片暖黄。李正清突然勒住马,回头望去——夕阳下的田垄像铺展开的锦缎,每一寸都闪着光,而那“叮铃铃”的牛铃声,正顺着田埂,往更远的地方传去,传向那些还在等着春耕的土地,传向那些盼着好日子的百姓心里。



    (http://www.220book.com/book/7JG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清噬银黑洞的金钱美女局 http://www.220book.com/book/7JG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