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8章 天国的葬礼

小说: 中国近代历史   作者:轩辕风雪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中国近代历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7MZZ/ 章节无错乱精修!
 轩辕风雪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天京沦陷后,李秀成与幼主洪天贵福失散。

李秀成运气不佳,没逃多远就被 湘军俘获。

在被俘的那段时间,求生的欲望激发了这位半文盲的文学潜能,他在 囚笼中居然洋洋洒洒写了几万字的“自供”,提出了“收齐章程”10条,即“招降十 要”,向曾国藩乞降。

可惜的是,他的感情用错了地方(要是遇到其它党,这样的 法子估计还管用)。

8月7日,曾国藩杀李秀成于南京。

对李秀成的变节而死,后来的人们反应不一,这里引用一下两个风云人物对 他的评价,我就不在这里聒噪了。

毛泽东说过:“白纸黑字,铁证如山,晚节不忠,不足为训。”

戈登(常胜军后期统领):“如果你能有幸目睹忠王(即李秀成)的风采,你就 会相信,像他那样的人,注定会成功。

不论抚台(李鸿章)、恭亲王(奕诉)还是别 的清王公贵族,在他面前都相形见绌。

他是叛军所拥有的最勇敢的、最有才能 的、最有创业精神的领袖。

他比其他任何叛军首领打过更多的仗,而且常常是打 得很卓越的。

他是唯一的一位死了值得惋惜的叛军领袖。

李秀成死后不久,幼天王洪天贵福与洪仁玕在江西也都被抓,并在南昌先后被杀。

这样,到1864年底,天王洪秀全己死,他册封的诸王也相继死尽:北王南王、西王……以及他的幼子幼天王贵福。

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天父耶和华曾对洪秀全的死亡感到伤心,天兄耶稣同样一言不发那位在生他时疼痛呼喊并奋力保护他不被七头龙吞食的天妈玛利亚此时亦在天庭沉默不语”(引自史景迁《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至此失败。

从金田起义到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如同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历时长达 14 年之久。

这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不仅波及了 18个省份,还将队伍从最初的区区 2 万人迅速发展壮大到后来的百万之众。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太平天国的战士们一路征战,共攻占过 600 多个城池,其规模和影响力都堪称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奇迹。

然而,尽管太平天国运动在农民战争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它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的矛盾和分裂,也有外部的压力和围剿。

无论如何,太平天国的覆灭都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无尽的思考。

毛泽东还说过:“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西条极大的绳索。”

其实,也正是这样的西条绳索最终勒死了太平天国。

中国农民参加起义不是为了实现全人类的解放等宏伟目标,而是迫于生计,为了填饱肚子。

我们农民兄弟的目标就是过好日子。

他们眼中的好日子,自然是压迫他们的那些人过的日子。

所以,广西的农民起义了摧毁了地主短时间内重新分配了土地。

但是随着起义领袖变成皇帝,土地所有制又恢复了原样。

农民革命打倒独裁,建立的仍然是一个独裁政权。

所以,起义还是不起义,皇帝都在那里,只是换了人而己。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

这一点我在前文有过很详细的描绘,不多讲这里我只说一下仇富问题。

孔子曾说过一句话:

“不患寡而患不均。”

意思就是穷不怕,但必须得大家一起穷,最怕有的穷有的富,因为当社会财富分配不均时很容易出现仇富问题。

太平天国前期是创业阶段,由于条件限制,你就是想搞特殊也做不到但定都天京后就不一样了,那些泥腿子领导被眼前的花花世界晃花了眼,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腐败工作中去了。

因此,根据历史经验来看,有些农民一旦摆脱了农民的身份成为当权者,是最可怕的(类似的还有朱元璋、张献忠),因为他们是带着仇恨的心态看待这个世界的。

而别的没有成为当权者的农民,又会拿着仇恨的心态来看待他们。

所以”有人认为,太平天国只要仇富问题发展到一定程度不用清政府去灭,自己就会 完蛋。

由于没有任何近代民主制度作保障整个太平天国上层的争权夺利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洪秀全迷信、杨秀清弄权、韦昌辉耍阴谋、石达开分裂,上层这些王互相插刀的行为,让本来就脆弱的太平天国满身是伤。

再次就是战略上的失误,如偏师北伐、孤军深人。

参照我上一条原因,太平天国就是战略上完全正确,也不会成功,只可能会多喘几口气。

最后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对于这个原因,如果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去看确实是这样的。

但要是从历史的宏观角度去看,则是另一番景象,因为中外反动势力与太平天国的战斗,并不是一个正义和非正义的命题。

这就好比两个黑社会在商场火拼,谁胜谁败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火拼之后,商场里损毁的物品有没有人来负责。

同理,历史上的战争,百姓所受到的损失没有人来负责?

很显然没有。

那怎么办呢,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尽量避免战争或动乱。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今天我们为啥提出要建立“和谐社会”了吧。



    (http://www.220book.com/book/7MZ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中国近代历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7MZZ/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