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无数个辗转反侧的不眠之夜,林则徐眼中的血丝愈发浓重,头脑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清醒——他深知,这次面对的绝非寻常烟贩,而是一群盘踞在伶仃洋上、背后连着殖民势力的“真对手”。
更棘手的是,他至今摸不清这对手到底有多少“后手”,是单枪匹马,还是暗藏千军万马。
夜深人静时,林则徐坐在案前,昏黄的烛光映着他那双干枯却依旧有力的手。
这双手握过笔、执过剑、赈过灾,此刻却微微有些发颤,一股莫名的不安悄然爬上心头。
突然,一阵细风从窗缝潜入,被跳动的烛火吸引着,在屋内盘旋舞蹈,将烛光搅得癫狂摇晃。
墙上,他双手的影子也随之扭曲、拉伸,幻化出无数只手,仿佛在与他对峙。
看着那些摇曳的影子,林则徐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道光亮:
“我虽只有一双手,可这双手后面,是千千万万百姓的手!”
他仿佛看到了岭南大地上,无数双紧握锄头的手、挥舞镰刀的手、托举希望的手——这些手丰腴有力,曾在天灾中撑起家园,曾在压迫下奋起反抗,既能扭断暴君的枷锁,更能攥碎洋人的野心。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这个念头像磐石般在他心中落定,驱散了所有惶惑。
但林则徐并未因此掉以轻心。
他深谙中国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唯有摸清敌人的底细,才能找准其软肋,让有限的力量迸发无限的威力。
为此,他开始紧锣密鼓地布局。
第一步,是亮明决心。
道光十九年二月西日(1839年3月18日),林则徐发布两道谕令,措辞如刀: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这不仅是给外商的警告,更是给自己的战书。
他特意在谕令中加了一句:
“莫谓老夫年近花甲可欺,我生平最恶未了之事,不等尔等熬死我,我先叫尔等葬身烟海!”
话语间的决绝,让那些企图拖延的外商不敢再存侥幸。
第二步,是划定底线。
他让广州十三行的行商们传话给外商:限三日内,将趸船上所有鸦片造册登记,原地待命,等候收缴;同时,必须用中英两种文字出具“甘结”(即保证书),发誓“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
这甘结如同紧箍咒,要死死套住鸦片贸易的脖子。
第三步,是扫清障碍。
林则徐一边抓紧整饬海防,加固虎门炮台,调集水师操练;一边严查官场,将那些与鸦片贩子勾结的“蛀虫”一一揪出,或革职查办,或投入大牢;同时,在广州城内展开拉网式抓捕,烟贩们闻风丧胆,昔日猖獗的“大窑口”纷纷关门歇业。
这一连串动作,如同筑起一道堤坝,让外商的鸦片囤在趸船上,进不了港、卸不了货,成了烫手山芋。
从表面看,林则徐的准备周密细致,步步紧逼。
可他终究低估了两点:其一,这些外商视鸦片为命脉,让他们交出鸦片,无异于掏他们的家底、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中国近代历史 断他们的财路,对这群唯利是图的人而言,这比杀头更难接受——连命都可以赌的人,怎会怕几句威胁?
其二,他没料到这些商人背后的势力。
在英、法等国,商人早己不是“二等公民”,他们与政府盘根错节,最擅长“挑事”:一旦利益受损,便煽动政府出面“撑腰”,自己坐收渔利。
这两点认知的偏差,为日后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但就当时而言,局势仍在林则徐的掌控之中。
他像一位耐心的猎手,静待猎物露出破绽。
可外商们哪有这份耐心?
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白银,每多耗一天,损失的钱都能让他们心疼得夜不能寐。
一些熟悉中国官场“走过场”套路的外商,以为林则徐也不过是装装样子,便象征性地交出千余箱鸦片,想蒙混过关。
这拙劣的伎俩彻底激怒了林则徐和邓廷桢。
邓廷桢当即下令:封锁广州海岸,断绝商馆与外界的联系,将所有外商困在十三行内;同时,逮捕了英国头号鸦片贩子兰士禄·颠地。
消息传到澳门,英国驻华商务监督查理·义律坐不住了。
二月十日(3月24日),他急匆匆赶到广州十三行,本想阻止外商缴烟,顺便掩护颠地逃跑。
没承想,刚一进商馆,大门就被清军封锁——断水、断粮、断通信,他自己反倒成了瓮中之鳖。
林则徐乘胜追击,下令中止中英贸易,禁止所有洋船装卸货物,切断广州与澳门的交通线。
这一系列措施如同勒紧的绳索,让被困的外商和义律喘不过气来。
48小时后,义律撑不住了。
他知道,再耗下去,困在商馆里的人恐怕要先渴死、饿死。
无奈之下,他只得同意缴出全部鸦片,并以英国政府“将赔偿损失”为由,劝说美国烟贩一同缴烟——反正损失自有政府兜底,他乐得做个顺水人情。
至西月十日(5月21日),中方共收缴鸦片2万余箱,总计230多万斤。
这些鸦片堆积在虎门海滩,像一座座黑色的小山,散发着罪恶的气息。
西月二十三日至五月十五日(6月3日—6月25日),虎门海滩人山人海。
林则徐身着官袍,神情肃穆地站在高台上。
随着他一声令下,民工们将鸦片投入挖好的池子里,倒入石灰、盐水,再用铁锨搅拌。
刹那间,池子里沸腾起来,黑色的鸦片在烈焰与石灰的作用下化为废渣,随着潮水冲入大海。
围观的百姓欢呼雀跃,掌声、欢呼声震彻云霄。
禁烟运动至此告一段落,民众欢欣鼓舞,可林则徐的眉头依旧没有舒展。
他望着退潮的海面,心中清楚:这不是结束,只是另一个开始。
销毁鸦片容易,可要彻底斩断这条贸易链,要对抗那些虎视眈眈的列强,前路必定布满荆棘。
“哪怕走不到尽头,也要走下去。”
林则徐在心中默念。
这是他的决心,更是他作为中国人的本分——为了脚下的土地,为了身后的百姓,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http://www.220book.com/book/7MZ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