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1章 还得靠自己

小说: 中国近代历史   作者:轩辕风雪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中国近代历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7MZZ/ 章节无错乱精修!
 

洋务运动前后绵延三十余年,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是以创办军事工业为核心的“自强”时期;

从70年代起,首到90年代甲午战争爆发,则转向以创办民用工业为主的“求富”时期。

在洋务派看来,国家要实现长治久安,必先“自强”;而“自强”的关键在于练兵,练兵的根基又在于制造先进武器——“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这便是他们的核心逻辑。

因此,“自强”阶段的两大核心任务,便是“练兵”与“制器”。

“练兵”的主要目标,是打造属于清朝自己的新式军队。

当时的现实早己证明,中国传统的军事训练方法,就像军队手里那些生锈的刀枪一样,早就过时了。

对付街头地痞流氓或许还能应付,真遇上大规模的民众起义,便束手无策。

这一点,淮军首领李鸿章和湘军首领曾国藩看得最透彻。

他们一边聘请外国教官,系统传授西式战法;一边不惜重金,从国外大量购置洋枪洋炮,按照西式编制组建新式军队。

经过这番改造,部队的整体战斗力大幅提升,逐渐取代了腐朽不堪的旧式八旗兵和绿营兵,成为清军的主力。

然而,随着新式军队规模的不断扩大,一系列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外国教官和洋枪洋炮的供应日益紧张。

对于教官问题,虽然起初令人担忧,但实际上解决起来相对容易。

中国人向来以善于学习著称,一旦有人掌握了相关技能,通过言传身教,用不了多久就能培养出大批合格的教官。

毕竟,教育和培训是可以复制和推广的。

然而,武器弹药的情况则完全不同。

这些可是实打实的硬通货,容不得半点虚假。

它们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无法通过“复制粘贴”来解决。

每一颗子弹、每一把枪炮都需要精确的制造工艺和高质量的原材料。

因此,“制器”——即自己制造武器,成为了当务之急。

只有掌握了枪炮子弹的制造技术,才能彻底摆脱对外国的依赖。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确保军队的装备供应源源不断,还能真正打造出一支武装到牙齿的强大劲旅。

如此一来,即便再遇到像洪秀全那样的“土老帽”领导的起义,也不至于像以前那样手忙脚乱、应对无措了。

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洋务派首先集中精力去兴办的,就是那些专门用于制造武器装备的军事工业。

然而,当这些军事工业真正建立起来之后,他们却迅速察觉到了一个更为棘手的难题:原来,清政府的国库早己变得空空如也,根本就不是一个有足够资金的“大财主”。

要知道,军事工业本身就具有非盈利的性质,每一个项目都像是一个不断吞噬金钱的“怪兽”,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大量资金。

如此一来,长期的巨额开支使得国家财政状况变得愈发艰难,几乎到了无法支撑的地步。

面对这样的困境,洋务派实在是别无他法。

于是,到了洋务运动的后期,他们不得不打出“求富”的旗号,开始着手兴办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他们期望通过这些民用工业所带来的盈利,能够反过来滋养军事工业,从而缓解财政上的巨大压力。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当时主要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中国近代历史》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7MZ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中国近代历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7MZZ/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