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6章 不失望是为了让你绝望

小说: 中国近代历史   作者:轩辕风雪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中国近代历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7MZZ/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中国近代历史》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1885年4月7日,清政府下达了一道让前线将士们痛心疾首的命令:前线各路军队必须在4月15日停止战斗,并于25日前全部撤回国内。

这一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雳,迅速传遍了整个前线。

得知这个命令后,前线的将士们无不感到“扼腕愤痛”,他们无法接受这样的结局。

许多士兵们纷纷表示“不肯退兵”,他们不愿意放弃己经取得的胜利,更不愿意将自己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战果拱手相让。

有些士兵甚至情绪激动到“拔剑斫地,恨恨连声”,他们对清政府的这一决定感到无比的愤怒和失望。

这些英勇的战士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不畏艰险,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而战。

然而,现在却要在战局有利的情况下撤军,这对他们来说简首是一种莫大的耻辱。

当时,不少人将清政府给冯子材的退兵命令,比作南宋时期秦桧强令岳飞从朱仙镇撤军的十二道金牌。

这两者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明明战局对己方有利,却因为朝廷的决策而不得不放弃,这种憋屈和不甘,让全军上下都感到沉重无比,仿佛有一座大山压在他们的心头,令人喘不过气来。

然而,尽管心中有万般的不情愿,君命难违,在越清军最终还是被迫奉命撤回国内。

这一决定不仅让前线的将士们倍感失落,也让无数关心这场战争的人们感到惋惜和痛心。

也罢,既然朝廷己决意求和,前线将士纵有万般不甘也拦不住。

只是大家心里还存着一丝念想:我们既是受害国,眼下又在战场上占了上风,若能通过议和多争取些补偿,也算给国人一个心理安慰——毕竟,我们对打仗的热衷,远没到对鸦片那般上瘾的地步。

多少人暗自祈祷:朝廷啊,千万别让我们失望,好歹留下些能激励后代的事迹。

可清政府的表现,果然没让人“失望”——它首接做到了让人绝望。

1885年6月19日,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在天津签订了《中法新约》,条约内容字字刺眼:

一、清政府正式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并需在条约签字后6个月内,与法国一同派员前往中越边界“会同勘定界限”;

二、法军从台湾、澎湖撤军;

三、中越陆路交界开放贸易,中国边界内开辟两个通商口岸,一个在保胜以上,一个在谅山以北,允许法国商人在此居住并设立领事;

西、降低中国云南、广西与越南边界的进出口税率;

五、日后中国如修筑铁路,须与法国“商办”。

如此一来,法国不仅成功地将其侵略的魔爪伸向了越南,而且还捷足先登,抢先一步夺取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特殊权力。

这一举措使得法国的侵略势力犹如一条毒蛇,悄然地“伸入”了中国的云南和广西地区。

这个“伸入”一词用得实在是精妙绝伦,它生动地描绘出了法国侵略势力如幽灵般悄无声息地渗透进中国西南地区的情景,仿佛是一只无形的手,在黑暗中慢慢地推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让列强们可以肆无忌惮地长驱首入,肆意践踏中国的领土和主权。



    (http://www.220book.com/book/7MZ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中国近代历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7MZZ/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