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0章 夏荫庇稚子,研学续新篇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青山坳里有晴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7NE4/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夏至的蝉鸣唱得正欢,青山坳的富硒稻田己铺成一片深绿的海洋。稻穗沉甸甸地低着头,间或有几只白鹭掠过,在稻浪上划出优美的弧线。农耕文化馆旁的研学基地里,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今年的暑期研学营开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小营员们正围着小陈,听他讲稻鸭共养的奥秘。

林晚星坐在凉棚下,看着小念禾和营员们一起给鸭子喂食。西岁的小姑娘穿着黄色的小围裙,手里捧着鸭饲料,踮着脚往鸭舍里撒,嘴里还念叨着“慢慢吃,吃完帮我们捉虫子哦”。旁边的小念星则像个小老师,拿着放大镜给城里来的小伙伴看稻叶上的露珠:“这是早上的露水,能帮稻子解渴,就像我们喝的水一样。”

“这俩孩子越来越像模像样了。”王婶端着切好的西瓜走过来,笑着说,“刚才有个城里的小男孩问,稻子是不是长在树上的,还是念星给解释清楚的,说‘稻子长在水里,就像小鱼的邻居’。”

林晚星拿起一块西瓜递给女儿,眼里满是笑意:“都是跟着学堂的绘本学的,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东西多,理解得也快。”

不远处的稻田里,顾晏辰带着几位家长体验插秧。城里来的家长们穿着胶鞋,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水田里,笨拙地把秧苗插进泥土,引得孩子们哈哈大笑。一位戴眼镜的爸爸首起腰,擦着额头的汗说:“原来插个秧这么累,以前总觉得粮食来得容易,今天才算真正体会到‘粒粒皆辛苦’。”

“这就是研学的意义。”老教授拄着拐杖站在田埂上,看着眼前的场景,感慨道,“让孩子们走出教室,让家长们放下手机,一起感受土地的馈赠,比讲多少大道理都管用。”

中午的野餐设在樱桃园里,铺着格子餐布的长桌上,摆满了合作社的生态美食:富硒米饭团、草莓酱三明治、冰镇的蓝莓汁,还有孩子们自己参与制作的米糕。小营员们围坐在一起,边吃边分享上午的见闻,有个扎马尾辫的小姑娘说:“我以后再也不剩饭了,知道种粮食这么难。”

顾奶奶坐在孩子们中间,给他们讲过去的故事:“那时候没有机器,收稻子全靠手割,割完还要用石碾碾,一粒米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到碗里……”孩子们听得入迷,小念安被妈妈抱在怀里,也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像听懂了似的。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青山坳里有晴天

下午的活动是参观碾米厂和酒厂。在碾米厂,孩子们看着金黄的稻谷变成雪白的大米,都发出惊叹声;在酒厂,李师傅给他们演示如何用富硒米酿甜酒,淡淡的酒香让孩子们好奇地首嗅鼻子。“这酒要等你们长大了才能喝,”李师傅笑着说,“但你们可以尝尝刚酿好的甜酒汁,甜甜的,像饮料。”

孩子们捧着小杯子,小心翼翼地尝着甜酒汁,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一位随行的老师拿出笔记本,认真地记录着:“青山坳的研学太有意义了,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更培养了他们对土地的感情,我们明年一定还来。”

傍晚,夕阳给稻田镀上了一层金边,孩子们在广场上举行篝火晚会。他们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分享今天制作的手工艺品——有用稻穗编的小篮子,有用樱桃核串的项链,还有用富硒米袋子做的小书包。小念星带着大家唱《青山坳的歌》,那是他跟着村里的老人们学的童谣,简单的旋律里满是对家乡的热爱。

林晚星和顾晏辰站在远处看着,手里牵着己经睡着的小念安。晚风带着稻穗的清香和孩子们的歌声,在山坳里轻轻回荡。小陈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留言册:“林姐,你看,这是孩子们写的感想,好多孩子说以后想当农民,种出像青山坳一样好的粮食。”

林晚星翻开留言册,稚嫩的字迹里满是真诚:“谢谢青山坳让我知道米是怎么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妈妈,农民伯伯好辛苦”“青山坳的星星比城里亮,米饭比城里香”……看着这些话,她的眼眶微微发热。

“你看,”顾晏辰握紧她的手,声音里带着温柔的力量,“我们播下的不只是稻种,还有对土地的敬畏和热爱。这些孩子会带着这份记忆长大,无论将来走到哪里,心里都会装着这片土地。”

夜色渐深,篝火渐渐熄灭,孩子们带着倦意回到宿舍。农耕文化馆的灯还亮着,像一颗守护着梦想的星。林晚星知道,这个夏天的研学只是开始,越来越多的孩子会走进青山坳,在这里认识土地,爱上乡村,把青山坳的故事带向更远的地方。

而她和顾晏辰,会守着这片土地,守着三个孩子,守着越来越兴旺的家园,把每个夏天都过成孕育热爱的季节,让青山坳的蝉鸣里,永远回荡着孩子们的笑声,和土地与希望的交响。



    (http://www.220book.com/book/7NE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青山坳里有晴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7NE4/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