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屿的自行车轮碾过石桥最后一道裂缝时,林微听见链条发出轻微的“咔”声。她回头看了一眼,他正把校服外套搭在车把上,领带松了半寸,额角还挂着汗。风从河面吹过来,把他的袖口掀起来一角,露出手腕内侧一道浅疤——那是去年冬天修教室窗户时划的,当时她递过去一张纸巾,他笑着说没事。
那天之后,他们之间好像多了点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变。上课时依旧隔着两排座位,放学后各自回家,只是偶尔在走廊擦肩,他会放慢半步,等她先走。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亮,林微推开教室后门,书包还挂在椅背上。她走过去放下本子,手指无意碰到了侧袋。那里多了一个硬物,裹着薄纸,边角有些硌手。她抽出来,是一枚金属小挂饰,仿清华校徽的样式,边缘刻着一圈细纹,背面用铅笔写着“给追光的人”,字迹熟悉。
她怔了一下,迅速塞回书包,抬头扫了一圈教室。没人注意她。窗外阳光斜照进来,落在前排空座位上。那是陈屿的位置,他还未到。
张萌是第三节课间进来的。她手里攥着一张照片,边角己经卷起,像是被人反复翻看。她走到林微桌前,把照片轻轻压在数学练习册下。“我在文具店门口拍的,”她声音压得很低,“昨天下午,他问老板要了这个,看了很久才买。”
照片是黑白的,洗得不算清楚。画面里陈屿站在柜台前,手里捏着那枚挂饰,正低头看着。光线从玻璃门照进来,在他肩头落了一层灰白。
林微没说话,指尖轻轻抚过照片上那个模糊的轮廓。
张萌盯着她:“你要怎么回?”
“我没想……”林微刚开口,铃声就响了。她把照片折好塞进笔袋,动作快得几乎像藏东西。
可流言还是传开了。
先是有人在黑板报角落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校徽,旁边写“某某某送礼表忠心”;接着晚自习前,几个女生围在走廊低声议论,说谁家条件差就该安分读书,别想着靠男生翻身。林微经过时,她们立刻散开,但眼神留在她身上,像针尖刮过皮肤。
她开始绕路去厕所,避开人群密集的楼梯口。吃饭时也挑最角落的位置,低头扒饭,不和任何人对视。陈屿递来的笔记,她接了两次就没再拿。第三次,他放在她桌上,她等到放学才收走,连个眼神都没给。
第三天午休,她在图书馆抄题,手心出汗,笔尖在纸上划出几道断线。忽然有人挡住灯光。她抬头,是陈屿。
“你要躲我到什么时候?”他说。
声音不大,却让整个阅览室的人都抬起了头。她握紧笔,指节泛白,想说“我没有”,可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
他没等她回答,转身走了出去。
十分钟后,广播站响起预备铃。班主任临时有事,让班长组织自习。教室里嗡嗡作响,有人翻书,有人传纸条。突然,陈屿走上讲台,手里拿着一个深蓝色的笔记本,边角磨得起毛,像是用了很久。
全班安静下来。
他翻开本子,第一页贴着一张皱巴巴的物理试卷,上面全是红笔批注。第二页是数学错题整理,旁边写着一行小字:“她擦掉‘3’的时候总习惯转笔,然后停顿三秒。”往后翻,越来越多——她哪天穿了洗旧的校服,哪次考试前咬嘴唇,甚至有一次发烧仍坚持来上课,他在页脚画了个小小的药瓶图案。
最后一页,只有一句话:“你的字迹比阳光还亮。”
他说:“我不是送她礼物,是还她三年的光。”
教室里静得能听见粉笔灰落地的声音。
林微坐在原位,胸口起伏,眼泪无声滑下来,滴在摊开的错题本上,洇湿了一个“解”字。她没抬手去擦,也没低头回避。所有人都看着她,可这一刻,她只看见讲台上那个穿着蓝白校服的背影。
陈屿合上本子,走下来,经过她身边时脚步很轻。他没有停,也没有回头,只是把本子放回课桌,坐下。
张萌一首低着头,手里捏着那张黑白照片。她悄悄把它撕成两半,又撕成西片,最后塞进铅笔盒夹层。她想起昨天在文具店外喊了一声“陈屿”,他就猛地回头,手里紧紧攥着那个小袋子,像护着什么不能丢的东西。
下午最后一节课是化学。老师讲完知识点,让大家自由练习。林微翻开笔袋,取出那枚挂饰,放在掌心看了很久。然后她解开校服最上面一颗扣子,从脖子上取下一条细细的红绳——那是奶奶早年给她求平安符时配的,一首戴着,从未摘下。
她把挂饰穿进红绳,重新戴回去。金属贴着锁骨,有点凉,但很稳。
放学铃响,她收拾书包时,发现桌角多了半块橡皮。她记得早上自己用的是整块。抬头看去,陈屿正在关窗,听见动静回过头,目光落在她颈间的挂饰上,顿了一下,嘴角微微动了动,没说话。
她也没说话,只是把橡皮放进笔袋,拉好拉链。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教室,脚步声在空荡的走廊里轻轻回响。经过水房时,她听见里面传来哗哗的水声。陈屿停下来,拧开水龙头洗手。她站在门外等,看着他低头搓着手背,水流顺着指缝淌下。
他甩了甩手,转身出来,忽然说:“明天我带你去个地方。”
“哪儿?”
“你还记得那片向日葵吗?我想再去看看。”
她点点头。
他们并肩走下楼梯,夕阳从西边窗户照进来,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快到校门口时,一辆老旧的凤凰牌自行车从巷口拐出来,车筐里堆着几份晚报。骑车的是个中年男人,戴着套袖,一边按铃一边喊:“《南方周末》!新到的!”
陈屿忽然停下,从口袋里掏出两毛钱,买了一份递给她。
“你看这个。”
她接过,报纸还带着油墨味。头版右下角有一行小标题:《高校扩招政策研讨会在京召开》。她盯着那行字,手指不自觉地着纸边。
他看着她,声音很轻:“以后会不一样的。”
她没抬头,也没应声,只是把报纸叠好,夹进书包。
他们继续往前走,街边梧桐树影斑驳,落了一地碎光。路过一家音像店,店里正放着一首老歌,调子慢,女声沙哑地唱着“从前的日子慢,车马邮件都慢”。
林微的脚步慢了一拍。
陈屿走在前面半步,忽然伸手扶了一下她的车把手,帮她避开路边凸起的砖块。
她的手指蜷了蜷,最终没有抽开。
(http://www.220book.com/book/7NR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