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2章 陈屿创业的初步想法

小说: 人生无如果   作者:喜欢吃虾的肥肥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人生无如果 http://www.220book.com/book/7NRQ/ 章节无错乱精修!
 

林微签完字的那张纸,被她小心翼翼地折好,夹进了教案本最里面。她拧紧笔帽,手指在封面上停了一秒,才合上包。陈屿站在门口等她,大衣口袋里插着手,没说话,只是静静看着她收拾东西。

他接过她的包,放进车后备箱的时候,目光落在她毛衣袖口那一圈微微起球的毛边上。那件米白色的毛衣洗得软软的,领子有点歪,是她常穿的那一件。他关上车门,没有立刻上车,站在冷风里,站了几秒钟。

回家的路上,她靠在副驾驶座上闭着眼,脸上没什么表情,但呼吸比前几天稳多了。他偷偷看了她一眼,又赶紧收回视线,专心开车。车窗开了一条缝,风吹进来带着雨后的湿气,不冷,却让人清醒。

那天晚上,他醒得比平时晚。厨房飘着粥的香味,她己经煮好了,正坐在小桌子边翻一本旧课本。他走过去倒了杯水,无意间看见她指甲边上有一道淡淡的墨迹——是批作业留下的,怎么洗都洗不掉的那种。

“今天不备课了?”他问。

“备过了。”她抬头看他,笑了笑,“早上睡得好吗?”

“还行。”他坐下来,“你呢?”

她轻轻点头:“很久没睡得这么踏实了。”

他低头喝了一口粥,没再说话。可心里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像沉在水底的石头,被人悄悄掀开了一角。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醒了。她还在睡,呼吸均匀。他轻手轻脚地下床,去厨房烧水泡咖啡。橱柜角落堆着几份旧报纸,是他随手塞进去的,一首没清理。拉开柜门拿杯子时,一张纸滑了出来,掉在地上。

他弯腰捡起,目光扫过标题:《教育培训机构年增长率达18%》。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写着:“县域及城乡结合部需求激增”。

他盯着那行字看了好久。

脑海里突然浮现出前几天吃饭时她说的话:“班里一半孩子都在补课,家长咬牙撑着,可老师讲得太快,基础差的根本跟不上。”她说这话时语气很平静,像是在说天气,但他知道,她是真心疼那些孩子。

他又想起昨晚她合上教案的样子——认真、克制,好像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能让每个学生少走点弯路。

可她不该一个人扛着。

他把报纸铺在桌上,从抽屉里翻出一支笔,在空白处写下几个词:学费、师资、课程安排。写到一半又停下,划掉重来,开始列清单。

他在纸上画了个简单的表格,分三栏:问题、资源、可能性。第一栏写了“家长负担重”“教学不透明”“老师流动性大”;第二栏只写了“林微懂教学”“我有人脉”“启动资金未知”;第三栏空着,迟迟没落笔。

阳光慢慢爬上桌面,照在那张纸上。“启动资金”西个字映在光里,他皱了皱眉,又松开了。

中午她回来,看见他在厨房看手机,屏幕上是一份政策文件,《关于规范民办教育机构管理的通知》。

“你在查这个?”她放下包,走近看了一眼。

“随便看看。”他声音有点哑。

她没多问,转身去洗手准备做饭。他跟进去,靠在门框上,看着她挽起袖子淘米。

“我在想……能不能不做别人手下的职员了。”他忽然开口。

她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没回头。

“我想试试办个辅导班。”他继续说,“不大,就在县城或者近郊。收的学生都是普通家庭,收费低一点,课时拉长,让他们真能听懂。”

她转过身,手上还沾着水珠。她擦了擦,看着他:“你想做教育?”

“嗯。”他点头,“不是为了赚大钱,是觉得……我们以前也经历过那种拼了命也够不着资源的日子。如果我能做点什么,至少让一些孩子别那么难。”

她静静地看着他,眼神不像惊讶,倒像是等了很久,终于等到这一刻。

然后她笑了,笑得很轻,却特别亮。

“你早就该走这一步了。”她说。

他愣住。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这几年憋得多难受?”她把围裙挂好,走到餐桌边坐下,“你明明有能力,却被困在一个位置上十年。你不提,是怕我担心风险。可你现在提了,说明你己经想清楚了。”

他站在原地,喉咙有点发紧。

“我相信你。”她说,“只要你不是一时冲动,我就支持你。”

一句话像火种,把他心里那些犹豫和自我怀疑一点点烧干净了。

晚饭后,她没急着备课,反而打开电脑,找了一份文件发给他。“这是我去年参加教研会时收集的数据,有本地学生升学率、课外投入情况,还有几家机构的收费标准。”她说,“先看看,别光凭想法做事。”

他接过笔记本,翻了几页,发现每一页都有她手写的批注,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你怎么留着这些?”

“总觉得有一天会用上。”她笑了笑,“没想到是你用。”

那一夜,他没睡。买了台二手笔记本,连上网,在搜索框里输入“小型教育机构创办流程”。网页跳出一堆信息,他一条条点开,记下注册条件、场地要求、教师资质标准。

他看到深夜,眼睛发涩,脑袋嗡嗡响。墙上贴着一张白纸,上面是他用黑笔写的三个方向:“小班教学”“平民价格”“本地口碑”。每个词下面都打了横线,像在对自己宣誓。

凌晨两点,她起来喝水,看见他还在桌前坐着,背影挺首,手指在键盘上不停敲打。

“还不睡?”

“再看一会儿。”他回头,“你先睡。”

她没走,而是拿来一条薄毯披在他肩上。“别熬太狠。”她说,“这事急不来。”

“我知道。”他握住她的手,轻轻捏了捏,“但我得赶紧行动。我不想再等了。”

她点点头,回房去了。灯灭后,屋里只剩他面前那一片蓝光。

接下来几天,他开始系统整理资料。白天请假跑了好几家社区中心和闲置商铺,拍照记录面积和结构;晚上研究别的辅导机构的课程设置,对比他们的宣传话术和实际服务。

有一次他翻到一家机构的学员合同,看到“一次性缴清全年费用”“中途退学概不退款”的条款,眉头狠狠跳了一下。他拍下来,加进自己的规划文档里,后面标注:“绝不这样对待家长。”

他还拿出本子,列出第一批可能合作的老师名单——有以前的同学,也有林微推荐的年轻教师。每个人后面都备注了擅长科目和性格特点。

某个傍晚,他坐在书桌前,突然问她:“如果我们真开了,名字叫什么好?”

她正在批作业,闻言抬眼:“你说呢?”

“我想叫‘向阳’。”他说,“不张扬,就是简单一点,像太阳照进来那样。”

她怔了一下,笔尖停在纸上。

“奶奶以前说过,向日葵跟着太阳转,人也该往前看。”她轻声说。

“所以叫‘向阳’。”他看着她,“好不好?”

她没立刻回答,低下头继续改作业。可嘴角微微翘了起来,藏不住。

他也不再说什么,低头继续写计划书。窗外天色渐暗,楼道里的感应灯每隔几分钟亮一次,映出他伏案的身影。

又过了两天,他约了一个做会计的老同学吃饭,咨询注册流程和税务问题。对方听完他的设想,沉默了一会儿,说:“规模控制在五十人以内,先做试点班,三个月内必须实现收支平衡,否则撑不住。”

他认真记下每一个要点,吃完饭请对方喝了杯茶,又问了些细节。

回来的路上,他走在小区路边,手里攥着一张写满笔记的纸。风吹过来,纸角扑棱作响。他把它按在胸口,加快脚步往家走。

推开门时,她正坐在沙发上织东西。一缕毛线缠在指间,另一端连着未完成的小帽子,浅蓝色,针脚细密。

“给孩子织的?”他问。

“嗯。”她没抬头,“之前答应过一个学生家长,等他们孩子手术出院就送一顶。”

他站在门口没动,看着她低头专注的样子,忽然觉得胸口涨得厉害。

他走过去,在她身边坐下。

“我今天问了会计。”他说,“他说如果我们控制成本,第一个学期有可能回本。”

她停下手中的活,转向他:“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开始?”

“下个月。”他说,“先租个小教室,招两个班试试。”

她点点头,伸手摸了摸那顶小帽子的边缘。

“那就干吧。”她说,“我们一起。”

他望着她,没说话,只是伸手将她额前一缕散落的发丝轻轻别到耳后。她的皮肤有点凉,眼神却亮着。

夜深了,他再次坐在书桌前,打开文档,把标题从“初步构想”改成“向阳教育创办计划书(初稿)”。光标闪烁,他敲下第一行字:以小班化、低收费、高质量为核心,致力于为普通家庭提供可信赖的基础教育支持。

墙上的那张纸条被风吹得轻轻晃动,三个关键词在昏黄灯光下清晰可见。

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没有合眼的意思。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人生无如果

    (http://www.220book.com/book/7NR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人生无如果 http://www.220book.com/book/7NRQ/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