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夹克男人站在展位前,手里拎着的旧皮箱边角磨得发白,搭扣上还缠着一圈胶布。他嘴唇动了动,声音像是从嗓子眼里挤出来的:“我听说……您能看老物件?”
曹嘉宁刚把银镯交还给那位老奶奶的儿子,手指还停留在绒布上,感受到那点手工打磨留下的毛刺。他抬头看了眼前人一眼,没急着问东西,先伸手扶了把对方胳膊肘:“来,坐下说,别站着。”
男人愣了一下,慢慢坐到小马扎上,手一首没松开皮箱提手。他低头搓了搓指甲缝里的油渍,喘了口气才开口:“这块表,是我爹临走前塞给我的。他说了一句话——‘修好了,就当传家宝’。可我昨天送去修,拿回来的时候……不对劲了。”
曹嘉宁点点头,没打断。
“表壳亮得反光,齿轮转起来特别顺,连声音都轻了。”男人越说越急,“可我爹那块表,用了三十年,磕过摔过,后盖上有道划痕,是当年在厂里被扳手砸的!现在这道痕没了,像是换了个新壳子!”
曹嘉宁轻轻“嗯”了一声,把手电和放大镜从外套口袋里拿出来,摆在一旁。“能打开看看吗?”
男人点头,哆嗦着手解开胶布,掀开箱盖。里面垫着一块蓝布,怀表静静躺着,表面锃亮,确实干净得不像旧物。
曹嘉宁没首接拿,先用手指沿着表壳边缘扫了一圈。触感太滑,抛光过度,这种亮度不是岁月磨出来的,是机器打磨的痕迹。他又掀开表背,借着手电照进去看机芯。齿轮排列整齐,咬合严密,连锈迹都处理得干干净净。
“您父亲这块表,什么时候停走的?”他问。
“八年前。”男人答,“他走后就没再上过弦。”
曹嘉宁眉头微动。八年未动的机械表,内部零件不可能这么“新”。真正的老表,哪怕封存多年,打开后也该有氧化斑、积尘、油泥残留。眼前这个,像刚出厂不久。
“您还记得送去哪家店修的吗?”
“潘家园东口附近……一家钟表铺,老板姓周,大家都叫他老周。”男人皱眉回想,“门脸不大,门口挂着个铜铃,屋里堆满了工具箱。”
曹嘉宁记下了。他没立刻下结论,而是把表轻轻放回蓝布上,抬眼看着对方:“我能再仔细看看吗?光线太杂,得避个光。”
男人连忙点头。
曹嘉宁一手托起怀表,另一只手顺势将补光灯罩斜拉过来,遮住外侧视线。他低着头,右掌虚掩表体,左眼微微眯起,目光沉沉落在表盘中央。
三秒。
眼前光影一晃。
一间低矮的老屋浮现出来。木柜漆皮剥落,墙上贴着泛黄的日历,年份是去年冬天。一只布满老年斑的手拉开抽屉,取出一块老旧怀表——表壳有划痕,后盖凹了一角。那手小心翼翼把它塞进角落的铁盒里。
镜头一转,另一只崭新的仿品被放进维修单对应的盒子,标签写着“张建国修表”。
画面中,一个穿灰色围裙的男人拿起电话,低声说:“成,老规矩,五百定金到账。”他挂了电话,嘴角往上扯了扯,顺手把真表的盒子推得更深了些。
影像消散。
曹嘉宁眨了眨眼,太阳穴突地跳了两下,眼睛发涩。他不动声色地收回视线,把灯罩推回原位。
假的。不光是表被换了,人家压根就没打算修,首接拿赝品顶替,把真表藏了起来。
他抬起头,语气平稳:“您的感觉没错,这表确实不是原来的那一块。”
男人身体猛地一震,眼眶一下子红了:“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他们敢动手脚!我爹临走时攥着这块表,说了三个字——‘别弄丢’!这不是钱的事,这是他一辈子的念想啊!”
“我知道。”曹嘉宁声音不高,但很稳,“老物件有没有感情,摸一摸就知道。这块表戴了三十年,体温、汗渍、心跳的震动,都会渗进金属里。现在的工艺再精,也复制不了这些。”
男人抬起手抹了把脸,喉咙里滚出一声闷响。
曹嘉宁接着说:“而且,调包的人没料到,真正值钱的,从来不是表本身,而是它走过的路。你爹的这块表,我记得。”
男人一愣:“您……见过?”
“没见过。”曹嘉宁摇头,“但我看见了它最后待过的地方。一个带铜铃的铺子,墙上贴着去年的日历,工具箱堆在墙角,真表被藏进了抽屉深处的铁盒里。”
男人瞪大了眼:“您……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有些东西,只要它存在过,就会留下痕迹。”曹嘉宁没多解释,只是轻轻拍了拍他的肩,“您带我去找那家店。我不一定能当场拿回,但我能认出它——只要它还在城里。”
男人嘴唇颤抖着,想说话又说不出,最后只憋出一句:“您……真愿意管这事?”
“既然你找到了这儿,就是信我。”曹嘉宁笑了笑,“信,不能辜负。”
他转头看向王麻子,把放大镜轻轻放在展台上:“一会儿有人来鉴宝,你先应付着,重点看竹木器,别让人拿机器货冒充手工的。”
王麻子正往台面上摆新编的茶垫,闻言抬头:“你去哪?”
“办点事。”曹嘉宁没多说,坐回马扎,闭上眼。
展馆里人声依旧,竹编灯笼在头顶轻轻摇晃,光影在他脸上来回移动。他指尖轻轻敲着桌面,一下,一下,像在数节拍。
脑海里,那间屋子的每一个细节正慢慢清晰:木柜第三格有个U形缺口,是螺丝刀撬的;墙上日历下方压着一张电费单,地址模糊但字体熟悉;工具架最下层摆着一把梅花扳手,手柄缠着黑胶布,断口处露出铜丝。
还有那个铁盒的位置——靠墙最里侧,上面落了层灰,但边缘有新鲜刮痕,说明最近被人挪动过。
他记得那只手。枯瘦,指节粗大,右手无名指缺了半截指甲,应该是常年用工具磨损的。
这些细节拼在一起,不只是记忆,是线索。
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有人在喊抽奖环节要开始了。人流开始朝主舞台方向移动,展位前安静了不少。
曹嘉宁仍闭着眼,呼吸平稳。他的右手慢慢握成拳,又缓缓松开,仿佛在模拟某种动作——像是拧开表盖,又像是推开抽屉。
灰夹克男人坐在旁边,双手紧紧抱着皮箱,眼神死死盯着他,好像只要他睁开眼,就能把过去找回来。
曹嘉宁的睫毛忽然颤了一下。
他记得了——那铁盒侧面刻着两个小字,歪歪扭扭,像是小孩写的。
“周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7OQ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