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老师带来的八毛钱和急切的需求,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林静的心田。鸡蛋糕的路子,比她预想的更加可行,甚至可能供不应求!
但兴奋过后,是更加严峻的现实。手工打发蛋白的效率太低,根本无法满足量产的需求。铁锅烘烤的火候极难掌握,一次只能做一小块,失败率也不低。要想稳定供应,必须解决工具和工艺的瓶颈。
送走陈默,林静立刻召集了母亲和春苗、秋菊开了一个简短的“家庭会议”。
“娘,春苗姐,秋菊姐,刚才你们都看到了,新做的这个鸡蛋糕,镇上来的老师愿意出八毛钱买一小块!”林静将那张八毛钱的纸币放在桌上,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八毛?!”李秀娟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春苗和秋菊更是惊得捂住了嘴,无法想象那一点点东西能值这么多钱!
“但是,这东西做起来太费工夫,也太难做了。”林静话锋一转,指出了困难,“靠我一个人,累死也做不出多少。咱们得一起想办法,把它做得又快又好。”
她将目光投向春苗和秋菊:“春苗姐,秋菊姐,你们手巧,我想请你们帮我一起做这个。工钱……一天一块钱!”
一天一块钱!这个数字像惊雷一样炸响在春苗和秋菊耳边。她们简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天一块,一个月就是三十块!这比镇上许多正式工的工资还高了!
“静……静妹子!你说真的?”春苗的声音都在发抖。 秋菊也激动得满脸通红,只会用力点头。
“当然是真的。”林静肯定道,“但这钱不好拿。这活儿比摘槐花洗槐花难得多,也累得多,还得用心学,不能出岔子,浪费了材料咱们都得亏本。”
“我们不怕累!我们一定用心学!”两个姑娘几乎异口同声,眼睛里燃烧着渴望和决心。巨大的回报足以让她们克服任何困难。
“好!”林静要的就是这个态度。她开始分工:“娘,您还是主要负责槐花饼那边,那是咱们现在稳定的进项,不能丢。春苗姐,秋菊姐,你们先把槐花饼的准备工作做完,然后就来帮我。”
接着,她开始着手解决工具问题。手工打发蛋白效率太低,她苦苦思索着替代方案。忽然,她想起前世在某个民俗博物馆见过的一种简易打蛋器——用几根铁丝弯成特定的形状,固定在一个木柄上。
“志强!”她叫来弟弟,“去帮我找几根粗一点的铁丝来,再找个结实点的木棍!”
林志强现在对姐姐佩服得五体投地,立刻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就找来了材料。林静凭着记忆,用钳子费力地将铁丝弯成一个个连续的、窄窄的“W”形,然后将几根这样的铁丝并排固定在那根木棍的一端。一个土法打蛋器就这么诞生了!
她尝试了一下,虽然还是需要手动,但比用三根筷子省力了数倍,搅打的范围和效率也大大提升!春苗和秋菊好奇地看着这个新奇的工具,啧啧称奇。
然后是烘烤工具。铁锅一次只能烤一块,太慢。林静又想到了办法。她让母亲找出家里那个平时蒸馒头用的、带盖子的厚实大铁蒸锅。在锅底铺上厚厚的沙子,将调好的蛋糕糊倒入一个个抹了猪油的小碗里,然后放入蒸锅中,盖上盖,利用蒸汽和锅体的余温来间接烘烤。
这样一次可以同时烤好几“碗”,虽然时间可能稍长,但产量提升了,而且受热更均匀,不容易烤焦。
整个下午,林家小院仿佛变成了一个手工作坊。一边是李秀娟带着两个小点的孩子继续赶制第二天的槐花饼,另一边则是林静带着春苗和秋菊,不断地试验、调整着鸡蛋糕的做法和工具。
失败是难免的。不是蛋白打发不到位,蛋糕不够蓬松,就是火候没掌握好,外面焦了里面还没熟,或者口感发粘。每一次失败,都意味着珍贵的鸡蛋、白糖和猪油的浪费,看得李秀娟心惊肉跳,心疼不己。
但林静异常沉得住气。她仔细记录每一次的配比、搅打时间和火候,带着春苗秋菊总结经验教训。春苗和秋菊也极其用心,她们深知机会来之不易,学习得格外认真,手上很快就磨出了水泡,却毫不在意。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天色擦黑之时,她们终于成功地用蒸锅一次性烘烤出了六碗品相完美、口感松软香甜的鸡蛋糕!金色的蛋糕在碗中蓬松隆起,散发着的光泽和香气。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春苗激动地差点跳起来。 秋菊看着那金灿灿的蛋糕,眼圈都红了,那是成就感带来的激动。 连一首在旁紧张观望的李秀娟,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林静长出了一口气,心中充满了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这不仅意味着技术的突破,更意味着量产成为了可能!
她将六碗蛋糕小心地倒出,其中两碗切成小块,让辛苦了一天的大家品尝分享,剩下的西碗则完整地留着,准备明天卖给陈默老师。
那极致的美味再次征服了所有人。林志强吃得恨不得把手指头都舔干净。
第二天,林静不仅准时交付了镇初中的槐花饼,还将精心包装好的西碗鸡蛋糕(约两斤多重)交给了如约而至的陈默老师。
陈默看到那金黄油润、品相极佳的蛋糕,闻着那比昨天更加浓郁的香气,满意得连连称赞,痛快地支付了三块二毛钱(按八毛一斤算),并再次表示,如果还有,他愿意介绍给学校的其他老师。
鸡蛋糕的首战,大获成功!
然而,林家小院里持续不断飘出的、越来越奇异的香甜气味,以及春苗秋菊一天一块钱工钱的爆炸性消息,像投入滚油的冷水,在清水村里激起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波澜。
眼红、嫉妒、猜疑、贪婪……种种复杂的情绪在村民中蔓延。
王媒婆更是气得在家摔摔打打,她无法接受林家不仅没被谣言击垮,反而越发红火的事实。
这天下午,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敲响了林静家的院门。
来人是村支书林大有的老婆,周彩凤。周彩凤在村里是个有名的厉害角色,平时眼睛长在头顶上,等闲不会来林家这种穷家破户。
她进门后,眼睛就像探照灯一样在院子里扫视,最后落在还没来得及收拾的、散发着甜香味的蒸锅和碗上,脸上堆起假笑:
“静丫头,忙着呢?哟,这是又鼓捣出啥好东西了?香得咱半个村子都闻见了!听说你这儿现在可是招财进宝啊,连工钱都开到一天一块了?了不得啊!”
她的语气带着明显的打探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意。
林静心里咯噔一下,知道真正的麻烦,恐怕要来了。周彩凤的出现,绝不会只是串门那么简单。
(第十西章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7OZ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