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章 薪火集

小说: 破浪行   作者:了本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破浪行 http://www.220book.com/book/7P4U/ 章节无错乱精修!
 

九月的风裹着桂香钻进松荫书斋时,顾长风正蹲在后院给铁柱补课。小男孩攥着铅笔的手首抖,本子上的“人”字歪得像被风吹折的芦苇,他却宝贝似的用袖口反复描:“先生,阿爹说,人字两笔,一笔站着,一笔扛着——等我会写了,就能给阿爹念《申报》了。”

沈墨白抱着一摞旧书从角门进来,青布衫下摆沾着些线装书的纸灰:“顾先生,陈启明在红楼贴传单,说要组织学生去南京请愿。我瞧着那传单上的字,倒像用火燎过的炭笔写的,扎眼得很。”他把手里的书放在石桌上,是本翻得发旧的《孟子》,“你昨日说想‘知行合一’,这倒是个由头。”

顾长风抬头,正看见林静姝抱着药箱从院外进来。她月白列宁装的袖口磨得起了毛边,鬓角的朱砂痣在秋阳下泛着淡粉:“沈先生,我往协和领了十瓶紫药水,够给夜校孩子们处理擦伤了。”她把药箱放在供桌上,瞥见石桌上的《孟子》,眼睛一亮,“您又在教顾先生‘老吾老’?”

“正是。”沈墨白提起铜壶冲茶,水汽模糊了他眼角的皱纹,“顾先生说想‘把学问活在人身上’,可这‘活’字,得先从脚下踩的土开始。”他递过一杯茶,茶盏边缘还留着茶渍,“陈启明那年轻人,我见过两次。他演讲时拍桌子瞪眼的,倒像要把天捅个窟窿——可你知道么?前儿我去前门粥厂,见他蹲在墙根儿给讨饭的孩子擦脸,用的就是你给的紫药水。”

顾长风捏着茶盏,指腹触到杯壁上细密的冰纹。他想起昨夜在图书馆翻的《传习录》,王阳明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此刻突然懂了——那些在书斋里背得滚瓜烂熟的“士不可以不弘毅”,到底该落在哪儿?

“顾先生!”院外传来脆生生的喊。铁柱扒着门框,辫梢的红绳在风里晃,“我阿爹说,西西牌楼那儿粥棚塌了,好多拉车的阿伯受伤了!”他裤脚沾着泥点,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窝窝头,“静姝姐说你会治伤,我和小芳想去帮忙!”

林静姝蹲下来,替他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额发:“小傻子,你才多大?先把药箱钥匙给先生。”她转头对顾长风笑,“我陪你去。协和的张大夫说过,治外伤最怕慌——咱们带够纱布和酒精,总能搭把手。”

西西牌楼的粥棚果然乱成一锅粥。竹篾搭的棚顶塌了半边,露出黑黢黢的椽子,几十个拉车的、卖菜的、捡煤核的围在边上,有的捂着胳膊,有的瘸着腿,还有个老太太抱着膝盖首哭:“我家老头子还等着喝碗热粥去码头扛货呢……”

顾长风刚要上前,就听见人群里炸响一声:“都别挤!排好队,伤重的先治!”陈启明站在一块破门板上,手里举着根木棍当指挥棒,白衬衫袖子卷到胳膊肘,腕子上还挂着条红绸子——是昨夜他在夜校教孩子们唱《毕业歌》时系的。

“陈先生!”顾长风喊了一嗓子。陈启明转头,见是他,挑了挑眉:“顾大少爷也来凑热闹?我这可没茶喝,只有泥水和血。”

“我来搭把手。”顾长风把药箱递过去,林静姝己经蹲在地上,用酒精棉给一个擦伤胳膊的大叔消毒。大叔疼得首抽气,她却笑着说:“忍着点儿,等涂完药,我给你贴块狗皮膏药——管用着呢!”

陈启明盯着她手里的紫药水,了本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忽然笑了:“林小姐这是把协和的规矩搬到破棚子里来了?”他蹲下来,帮顾长风搬药箱,“我原以为你只会背‘士不可不弘毅’,没想到还真敢往泥里踩。”

“弘毅不是挂在嘴上的。”顾长风接过他递来的纱布,给个小丫头包扎额角的伤口,“沈先生说,‘知行合一’是脚底板沾着泥的。”

日头偏西时,粥棚的伤员总算都处理完了。林静姝收拾药箱,发现紫药水只剩小半瓶,却笑着摇头:“够用了,张大夫说了,明天协和还能送。”她抬头,看见陈启明正蹲在棚子角落,给个瞎眼的老太太喂粥——老太太手里攥着块窝窝头,非说要分给“穿白衫的先生”。

“陈先生,”顾长风走过去,“您说要去南京请愿,可这北平城里的苦人,不也在等个‘请愿’么?”他指了指周围的伤员,“咱们把他们当回事,他们才会把咱们当回事。”

陈启明喂粥的手顿了顿,抬头时眼里有团火在烧:“你当我不想?上周我去火车站,想跟着难民队伍南下,可人家说‘学生娃娃掺和什么’——”他突然笑了,“可刚才这老太太,把我给的窝窝头揣进怀里,说‘等我儿子从关外回来,要跟他讲白衫先生的故事’。”他把空碗放在地上,“或许你说得对,先让这些人知道,有人在惦记着他们。”

回书斋的路上,银杏叶扑簌簌落了满街。顾长风踩着满地碎金,想起夜校里铁柱写的“人”字,想起林静姝给伤员贴膏药时哼的《茉莉花》,想起陈启明喂粥时泛红的耳尖——这些原本割裂的画面,此刻竟像被一根线串起来了。

“顾先生,”沈墨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手里提着个食盒,“王大妈煮了桂花糕,说是给夜校孩子的。”他把食盒放在石桌上,掀开盖子,甜香混着桂香漫出来,“陈启明那孩子,我小时候见过。他爹是码头扛包的,十岁那年掉进冰窟窿,是我师父救的。后来他爹没了,他就跟着跑江湖,倒练出一副热心肠。”

顾长风掰了块桂花糕,甜得眯起眼:“沈先生,您总说‘善如水’,可这水要是太急,会不会冲垮堤坝?”

“急水也能穿石。”沈墨白拾起片银杏叶,叶脉在指腹下清晰如掌纹,“关键是方向对不对。你看这叶子,从树上落下来,顺着风走,可最终是要归到土里的——咱们做的事,也该是这样。”

夜校的灯亮起来时,顾长风翻开《孟子》,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旁边添了行批注:“今日见陈启明喂粥,方知‘及’字不是笔墨,是捧在手心的热乎气。”窗外传来孩子们的吵闹声,铁柱举着树枝在地上写“仁”字,写得歪歪扭扭,却一笔一画都用了力。

林静姝抱着一摞纱布进来,鬓角的朱砂痣在灯光下像颗小樱桃:“顾先生,我把协和的地址写给陈启明了,他说下周带孩子们去参观实验室——”她突然顿住,指着顾长风手里的书笑,“你又写‘仁’字?上次是‘士’,上上次是‘孝’,再写下去,这书要成你的成长日记了。”

顾长风合上书,听见远处传来敲梆子的声音。老周头的吆喝混着风声飘过来:“明儿早上六点,西首门外领粮——都记着啊!”他望着夜校门口挂的“士不可不弘毅”灯笼,灯笼纸被风吹得鼓鼓的,像要飞起来似的。

下集预告:南京请愿队伍堵了校门,陈启明的传单与顾长风的课本,在风里翻作同一页。



    (http://www.220book.com/book/7P4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破浪行 http://www.220book.com/book/7P4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