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章 夜校窗飘请愿传单,书斋论辩道器之辨

小说: 破浪行   作者:了本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破浪行 http://www.220book.com/book/7P4U/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破浪行》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九月的北平,傍晚的风总带着股桂花香,却也裹着几分挥不去的凉。顾长风刚把最后一本《千字文》递给铁柱,土坯房的窗纸就被风吹得“哗啦”响,一盏煤油灯悬在房梁上,昏黄的光把孩子们的影子拉得老长,落在墙上歪歪扭扭的“人”“国”二字上——那是今早他带着孩子们写的,墨汁还是沈墨白从书斋拿来的老松烟,干了之后泛着淡淡的青。

“先生,‘山河’的‘河’,我还是写不好。”扎羊角辫的小芳攥着树枝,在地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河”,右边的“可”字少了一横,“阿娘说,她老家的河冬天会结冰,等开春了,就能去河边洗衣服了。”

顾长风蹲下来,握着她的手,在“可”字上补了一横:“这一横就像河上的桥,有了桥,就能从这头走到那头,就像咱们的山河,不管现在多难,总有一天能连起来。”

小芳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刚要再写,窗外突然飘进一张纸,打着旋落在煤油灯旁。铁柱眼疾手快,一把抓起来,凑到灯前看:“先生,这纸上写的啥?有‘请愿’‘南京’的字!”

顾长风接过纸,指尖触到粗糙的草纸,上面用墨笔写着“请愿救国!赴南京!”,落款是“北平学生救国团”。他心里一动——这定是陈启明说的请愿传单,没想到会飘到夜校来。

“先生,‘请愿’是啥意思?”铁柱凑过来,鼻尖快碰到传单,“是去南京要东西吗?我阿爹说南京有大总统府,比北平的钟楼还高。”

顾长风还没开口,院外就传来脚步声,林静姝抱着个布包走进来,月白列宁装的袖口沾着些灰,显然是赶路来的:“顾同学,我从教堂借了两盏煤油灯,还带了些蜡烛——王大妈说夜校的灯不够亮,孩子们看书费眼。”她瞥见顾长风手里的传单,眉头皱了皱,“这是陈启明他们发的请愿传单吧?今早我在红楼看见他了,正带着学生帖,说要后天一早去火车站,坐火车去南京请愿。”

“请愿能管用吗?”顾长风把传单叠好,放进课本里,“日本人占了东北,咱们去南京请愿,就能把东北要回来?”

“陈启明说‘众人的声音能震醒当局’。”林静姝把煤油灯放在桌上,点亮后,土坯房里亮堂了不少,“不过王教授说,现在当局忙着剿共,未必会理学生的请愿,说不定还会抓人——我今早去协和医院,看见巡警在门口盘查学生,问有没有带传单。”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个洪亮的声音:“顾长风在吗?”

顾长风抬头,只见陈启明掀开门帘走进来,穿着件藏青色学生装,领口别着枚“救国”的徽章,手里还攥着一叠传单。他看见屋里的孩子,愣了一下,随即把传单往桌上一放:“顾长风,我找你半天了——后天一早,咱们一起去南京请愿,现在己经有三百多个学生报名了,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

“我不去。”顾长风摇了摇头,“我得在夜校教这些孩子读书,他们连自己的名字都认不全,连‘山河’的意思都不懂,就算去了南京,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请愿。”

陈启明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声音也提高了几分:“顾长风,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想着教孩子认字?日本人都占了东北,再不动,北平也要没了!你读的‘士不可不弘毅’,就是让你躲在夜校里教‘天地玄黄’的?”

孩子们被陈启明的声音吓了一跳,铁柱下意识地往顾长风身后躲,小芳手里的树枝也掉在了地上。林静姝赶紧走过去,摸了摸铁柱的头:“别怕,这位先生只是说话声音大了点。”

顾长风站起身,走到陈启明面前,声音很平静:“陈兄,我不是躲。沈先生说,‘善如水,利万物而不争’,水可以绕着石头走,也可以汇成河冲开石头——请愿是冲开石头,教孩子读书,就是让更多的水汇进来。你想想,要是这些孩子都能认字,都知道‘山河’是什么,都明白‘家国’的意思,等他们长大了,是不是比咱们现在去请愿,更能守住这片土地?”

陈启明愣了一下,随即冷笑:“顾长风,你这是书读傻了!等这些孩子长大,日本人早就把中国占完了!你教他们‘仁’,教他们‘义’,日本人会跟你讲这些吗?”

“日本人不讲,但咱们不能不讲。”顾长风从课本里拿出那张传单,指着上面的“救国”二字,“你写‘救国’,可‘国’是什么?是土地,是人民,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要是连文化都没了,就算把日本人赶出去,咱们的‘国’也不是原来的国了。”

两人正争着,沈墨白端着一碗桂花粥走进来,粥碗是粗陶的,还冒着热气。他把粥放在桌上,对着陈启明笑了笑:“陈先生,先喝碗粥暖暖身子,这是王大妈刚煮的,放了老街的桂花,甜得很。”

陈启明没动,还是盯着顾长风:“沈先生,您也觉得顾长风说得对?教孩子认字,比去南京请愿更重要?”

沈墨白在桌边坐下,拿起桌上的煤油灯,轻轻转了转灯芯:“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前几年,胡同口有口老井,井壁裂了缝,水越渗越少,街坊们都说要把井填了,再挖口新的。有个老瓦匠说,不用填,他每天用水泥补一点,过了半年,井壁的缝就补好了,现在那口井还在,水比以前还甜。”

他顿了顿,看向陈启明:“挖新井是‘器’,补老井是‘道’——‘道’是本心,‘器’是方法。你去请愿,是想快点解决问题,是‘器’;长风教孩子读书,是想让问题不再发生,是‘道’。没有‘道’的‘器’,像没根的树,风一吹就倒;没有‘器’的‘道’,像没叶的树,再粗的根也开不了花。”

陈启明皱着眉,没说话,却拿起那碗桂花粥,喝了一口。顾长风看着沈墨白,突然想起之前在书斋里,沈墨白给他讲《道德经》的“上善若水”,那时他还不懂,现在看着眼前的孩子,看着手里的传单,看着陈启明紧绷的脸,突然明白了——所谓“道器相融”,就是有人往前冲,也有人往后守,冲的人护着守的人,守的人托着冲的人,这样才能把路走下去。

“先生,我能跟你们去南京吗?”铁柱突然开口,声音小小的,却很坚定,“我阿爹说,东北的火车停了,我想跟你们去请愿,让火车再开起来,这样阿爹就能拉着我去看大帅府的琉璃瓦了。”

小芳也跟着点头:“我也去!我能给你们擦伤口,静姝姐教我认了‘医’字,还教我怎么用酒精消毒!”

陈启明看着孩子们认真的脸,眼眶突然红了。他摸了摸铁柱的头,声音比之前温和了不少:“好孩子,你们不用去,你们在这里好好读书,等我们把火车请愿开了,就回来告诉你们,好不好?”

铁柱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攥着手里的树枝,又在地上写了个“国”字,这次写得比之前工整多了。

天渐渐黑透,王大妈提着个食盒走进来,里面装着热乎的窝窝头和咸菜:“孩子们,饿了吧?快吃点东西,别饿着肚子读书。”她把窝窝头分给孩子们,又递给顾长风和陈启明各一个,“刚才我在胡同口看见巡警了,手里拿着传单,问有没有学生来夜校,你们可得小心点。”

陈启明接过窝窝头,咬了一口,突然说:“顾长风,我跟你说个事。今早我去贴传单,遇到个东北来的学生,他说他老家的学校被日本人烧了,老师带着学生躲在山里,靠挖野菜过日子,还在石头上教孩子认字。”他顿了顿,声音有些沙哑,“我之前总觉得,只有请愿才能救国,现在才明白,不管是在山里教认字,还是在北平教认字,都是在救咱们的根。”

顾长风笑了笑,拿起桌上的《千字文》,翻到“天地玄黄”那页:“等这次请愿回来,你要是不忙,就来夜校给孩子们讲讲东北的事吧,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山河是什么样的,咱们要守的是什么。”

陈启明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张纸条,递给顾长风:“这是请愿队伍的联系方式,要是遇到巡警找事,就打这个电话,有学生社团会来帮忙。”他又把桌上的传单收了几张,“这些传单你们留着,要是有孩子问,就跟他们讲讲,咱们为什么要去请愿,为什么要守着这片土地。”

林静姝收拾着药箱,突然说:“我跟医院的同学说了,要是请愿队伍有人受伤,我们就去帮忙,带了酒精和纱布,还有些治感冒的药——不管是请愿还是教书,都得先顾着身子,身子垮了,什么都干不了。”

沈墨白看着眼前的几个人,又看了看孩子们捧着窝窝头认真的样子,突然说:“你们知道为什么老井的水能甜到现在吗?不是因为水泥补得好,是因为每天都有人去打水,有人去清理井台,所以水才不会浑。咱们的国家也像这口老井,有人去请愿,有人去教书,有人去治病,大家都添一把力,水就不会浑,路就不会断。”

孩子们吃完窝窝头,顾长风带着他们复习今天学的字。煤油灯的光映在他们脸上,每个人都学得很认真,小芳在地上写了一遍又一遍“山河”,铁柱则在“国”字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火车,说要等请愿队伍回来,就把火车画得更大,让所有人都能坐上去。

夜深了,孩子们被家长接走,夜校里只剩下顾长风、沈墨白、林静姝和陈启明。陈启明要去红楼集合,临走时,他看着墙上的“人”“国”二字,突然说:“等我从南京回来,我也来教孩子认字,教他们写‘东北’,教他们写‘回家’。”

顾长风送他到院门口,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胡同口,手里还攥着那张联系方式纸条。林静姝收拾好煤油灯,说:“我明天一早去医院拿些感冒药,要是请愿队伍有人感冒,能用上。”

沈墨白站在门口,望着天边的残月,突然说:“长风,你知道围棋里的‘落子’吗?有时候,看起来离棋盘中心很远的子,到最后反而能盘或整个局。你现在教孩子认字,就像在棋盘边缘落子,等这些子连起来,就是咱们的底气。”

顾长风点点头,想起铁柱画的小火车,想起小芳写的“山河”,突然觉得心里很踏实。他摸出课本里的传单,上面的“请愿救国”西个字在月光下泛着光,和墙上的“人”“国”二字,和孩子们写的“山河”,渐渐重合在一起——原来不管是请愿,还是教书,都是在为这片土地,为这些人,添一把力。

下集预告:请愿队伍遇巡警阻拦,夜校孩子抱热水壶赶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7P4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破浪行 http://www.220book.com/book/7P4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