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一百一十章 砚台里的墨香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天才双宝:总裁爹地妈咪找到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7PKW/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南宫潇斌”推荐阅读《天才双宝:总裁爹地妈咪找到了》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书桌的一角,卧着方老砚台。石质是深青色的,砚池里还凝着半池宿墨,像块化不开的浓云,砚边的磨墨处被磨得发亮,露出里面细腻的石纹,砚背刻着行篆书“守拙”,笔画苍劲,是太爷爷年轻时请秀才刻的,边角磕掉了一小块,却更显古朴。

罗家繁练毛笔字时,总爱用这方砚台研墨。清水滴进砚池,墨锭在石面轻轻转圈,“沙沙”的轻响里,墨汁慢慢晕开,像把浓黑的云揉进了水里,墨香混着石质的清冽,在书房里漫开,让人心里发静。“这砚台是你太爷爷读书时用的,”爷爷帮他扶着宣纸,“他说‘砚台要养,墨香才会渗进石里,就像人要修,品性才会刻进骨里’。”

砚池的边缘,结着层墨垢,是常年研墨留下的。罗家荣用清水冲了冲,墨垢却像长在了石头上,只淡了些,露出青黑色的底。“这垢咋洗不掉?”

“洗了就没墨魂了。”奶奶端着茶进来,茶杯放在砚台旁,水汽在砚面凝成细珠,“你太奶奶说,砚台的墨垢是文气的痂,‘每道痕里都藏着个字的筋骨’。有年太爷爷赶考,带着这方砚台,墨锭磨完了,他就用指腹蘸着宿墨写,说‘砚台里的墨,够写尽心里的话’。”

砚台的侧面,贴着张泛黄的小纸条,是用毛笔写的练字口诀:“横平竖首,字正心正。”字迹娟秀,是太奶奶的手笔,纸条的边角被风吹得卷了毛,却依旧能看出认真的笔锋。“这是太奶奶写的?”

“是怕你太爷爷练字急功近利。”爷爷拿起墨锭,在砚台里慢慢研磨,“她说‘字要慢慢写,就像路要慢慢走,急了就会歪’。有次太爷爷写坏了纸,气得要摔砚台,她就按住他的手说‘砚台没怪你,是你心乱了’。”

砚台的抽屉里,压着本旧字帖,纸页脆得像枯叶,上面有太爷爷年轻时的批注,墨迹晕染,却透着股执拗的劲儿。奶奶说,这是太爷爷最宝贝的东西,“他总爱在灯下对着字帖练字,砚台里的墨干了又研,研了又干,说‘字如其人,得写出骨气来’。”

有次罗家繁参加书法比赛,心里特别慌,爷爷就把这方砚台递给他,说“你太爷爷说过,握着砚台,就像握着块定盘星,心再乱也能静下来”。后来他握着砚台研墨,墨香钻进鼻子里,手果然不抖了,写出的字也比平时稳当。

午后,阳光透过窗棂照在砚台上,墨池里的宿墨泛着暗光,砚边的磨痕在光下像串凝固的年轮。罗家繁看着墨锭在石面游走,突然明白,这砚台盛的哪是墨、是水,是把风骨磨进石里,把岁月的静凝进墨香,让最普通的青石,也带着文化的厚重。

那些结着的墨垢、贴着的纸条、批注的字帖,其实是用光阴研的韵,一笔藏着刚,一笔含着柔,一笔记着夜读,一笔记着传承。

傍晚,砚台被盖好,墨香还在书房里飘。罗家荣摸着砚背的“守拙”二字,突然懂了,有些物件就该带着笔墨的痕迹——砚台磕了缺口,却记着太爷爷的执着;墨垢凝了又融,却藏着他的坚守,它们在笔墨纸砚里慢慢变老,却把“静”这个字,磨得越来越深。

就像太爷爷说的,砚要常研,才出好墨;人要常修,才立得住。砚台里的墨香,从来都没淡过,它在每次研磨的专注里,在每次提笔的郑重里,在每个想起“传承”的瞬间里,轻轻说:只要砚台还在,就有写不完的字;只要心里有风骨,再浮的尘世,也能守得住静。



    (http://www.220book.com/book/7PK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天才双宝:总裁爹地妈咪找到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7PKW/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