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七十一章 藤箱里的远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天才双宝:总裁爹地妈咪找到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7PKW/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南宫潇斌”推荐阅读《天才双宝:总裁爹地妈咪找到了》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阁楼的角落里,那只藤箱斜倚着墙,藤条的颜色是深沉的褐,像浸过岁月的茶。箱盖边缘有些藤条松脱了,露出里面的麻线,却依旧倔强地拢着箱身,锁扣是黄铜的,被磨得发亮,扣环上缠着圈褪色的红绳,像段没说完的故事。

“这箱子是你姥爷年轻时走南闯北用的。”妈妈踩着梯子把藤箱抱下来,箱底擦过地板,发出“沙沙”的轻响,“他十八岁那年背着它去县城学徒,后来又带着它跑生意,里面装过布匹、药材,还有给你姥姥买的胭脂水粉。”

藤箱打开时,一股混合着樟脑和旧布的气息涌出来,箱底铺着块靛蓝粗布,上面叠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领口打着整齐的补丁,袖口绣着朵小小的蒲公英,针脚细密得像藤条的纹路。“这是姥爷的学徒服?”罗家繁摸着褂子上的补丁,指尖能感受到布面的粗糙。

“是他出师那天做的。”姥姥端着针线笸箩进来,拿起褂子在阳光下照,布料薄得能看见光,“他说‘穿这褂子跑生意,心里踏实’。有次在渡口被抢,他死死抱着箱子,褂子被划破了个大口子,里面的账本却没丢,回来后自己缝了补丁,说‘破了才好,记着教训’。”

藤箱的夹层里藏着个小小的木盒,打开来,里面躺着几张泛黄的车票、半块风干的桂花糕、还有枚锈迹斑斑的铜哨。罗家荣拿起铜哨吹了吹,“嘀嘀”的声响又尖又亮,惊得窗外的麻雀扑棱着翅膀飞走了。“这哨子是干啥的?”

“是他跟商队走山路时用的。”妈妈的手指划过铜哨的纹路,“夜里赶路怕走散,就靠哨声联络。有次他掉队了,吹了半夜哨子,嗓子都哑了,最后是哨声引着队友找到他的。”

车票上的字迹己经模糊,能看清的站点有“青石镇”“柳河渡”,最旧的那张印着“1972”,边缘卷得像朵花。姥姥说,这些车票是姥爷特意留的,说“等老了走不动了,看看车票,就像又走了趟当年的路”。

半块桂花糕被油纸包着,糕点己经硬得像石头,却还能闻到淡淡的甜香。“这是姥姥给姥爷的吧?”罗家荣凑过去闻了闻,鼻尖沾了点粉末。

“是我给他塞的。”姥姥的脸红了,像抹了胭脂,“他每次出门,我都在箱子角藏块桂花糕,说‘路上饿了垫垫’。有次他回来,糕还在,说‘舍不得吃,想留着给你闻闻’。”

下午,他们把藤箱里的物件一件件摆在桌上,阳光透过阁楼的气窗照进来,车票的影子在墙上晃,铜哨的光在地上跳,桂花糕的甜混着藤条的香,像把过去的日子都摊开了。罗家繁突然觉得,这藤箱装的哪是物件,是把山路缠进藤条,把牵挂藏进夹层,让最普通的旅途,也带着人的温度。

那些磨亮的锁扣、缝补的褂子、生锈的铜哨,其实是用岁月编的路,一站连着一站,一程缠着一程,把年轻的闯荡,织成了年老的念想。

傍晚,妈妈把物件放回藤箱,重新锁好红绳。“放回阁楼吧,”她说,“让它接着守着,等你们长大了,再给你们讲里面的故事。”

藤箱被抱回角落,藤条的影子在墙上轻轻晃,像在跟夕阳道别。罗家荣望着箱子,突然懂了,有些物件就该跟着人走南闯北——它们装过风雨,也装过阳光;盛过离别,也盛过重逢,在颠簸里慢慢变老,却把远方的路,都织进了细密的藤条里,越远越醇,越久越暖。

就像姥爷说的,箱子不怕沉,装着念想就轻了。藤箱里的远行,从来都没结束,它在每张车票里,在每声哨响里,在每块没吃完的桂花糕里,提醒着后来人:路再远,只要心里有家,就不怕迷路;日子再难,只要带着牵挂,就有奔头。



    (http://www.220book.com/book/7PK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天才双宝:总裁爹地妈咪找到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7PKW/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