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的晒谷场边,卧着盘石磨。青灰色的石块被磨得溜光,上下两扇磨盘咬合处刻着细密的纹路,像老人额头的皱纹,磨盘中央的孔洞边缘泛着白,是常年漏下粮食磨出的痕迹。罗家荣第一次见时,张奶奶正推着磨杆转圈圈,黄豆从孔洞里漏下去,磨盘转动的“吱呀”声混着豆粉的清香,在晒谷场里飘得很远。
“这磨盘可有年头了,”张奶奶擦着额头的汗,磨杆在她手里轻轻晃,“你太爷爷那辈就用它磨面,过年时全村人都来排队,磨糯米粉做年糕,磨玉米粉蒸窝头,磨盘转啊转,把年味儿都磨进粉里了。”
磨盘的边缘有个小小的豁口,像被硬物砸过。张爷爷蹲在磨盘旁,用粗布擦着磨纹里的粉渣,说:“是大炼钢铁那年砸的,有人想把石磨敲碎了送进炼钢炉,你太爷爷抱着磨杆不让动,说‘这磨盘能养活人,比废铁金贵’,最后被人用锤子砸了个角,才算保住。”
罗家繁试着推了推磨杆,石磨纹丝不动,磨杆的握手处被磨得发亮,嵌着几道深深的指痕,是几代人攥出来的形状。“这磨盘真沉。”他喘着气说,手心己经被磨得发烫。
“沉才磨得细。”张奶奶往磨孔里添了把新收的小米,“你太奶奶总说,磨盘越沉,磨出的粉越细,蒸出来的馍才软和。她年轻时推着磨盘转,一边转一边哼小曲,说‘磨盘转得欢,日子就转圈儿甜’。”
磨盘底下的石槽里,积着层厚厚的粉垢,是几十年磨面留下的印记。罗家荣用手指刮了点下来,粉粒细得像雪,凑近闻,有股淡淡的米香。“这里面藏着多少粮食啊?”
“能堆成座小山喽。”张爷爷笑着说,“你爸小时候偷过磨槽里的玉米粉,抓着往嘴里塞,被你太奶奶追着打,说‘这是全家的口粮,得省着吃’,可转身就用粉给你爸蒸了个小窝头。”
快过年时,村里又有人来磨糯米粉。张奶奶把泡好的糯米倒进磨孔,张爷爷推着磨杆转,石磨“吱呀吱呀”地响,雪白的米粉顺着磨纹流进石槽,像条源源不断的小河。罗家繁和罗家荣在旁边帮忙扫粉,粉粒沾在睫毛上,痒得首眨眼,却舍不得擦掉。
“你太爷爷磨粉时有个讲究,”张奶奶抓了把米粉在手里搓,“要顺时针转一百圈,再逆时针转五十圈,说‘顺顺当当,再转个弯,日子就圆满了’。”
夕阳把磨盘的影子拉得很长,磨杆转动的“吱呀”声里,混着孩子们的笑闹。罗家繁看着石槽里越堆越高的米粉,突然明白,这石磨磨的哪是粮食,是把团圆磨进粉里,把期盼转进圈里,让最普通的石块,也带着人间的烟火气。
那些磨出的豁口、攥出的指痕、积下的粉垢,其实是用岁月碾的痕,一圈记着苦,一圈记着甜,一圈记着离散,一圈记着团圆。
临走时,张奶奶给他们装了袋新磨的糯米粉:“带回家蒸年糕,尝尝石磨的味道。”罗家荣摸着磨盘上的豁口,突然觉得那不是伤痕,是太爷爷守护过的证明,是石磨见过的、无数个围着它团圆的年。
车开出村口时,磨盘的“吱呀”声还在风里飘,像在说:日子就像磨盘,转着转着,苦就磨成了甜;等着等着,离散就转成了团圆。那些藏在磨纹里的米香,那些跟着磨杆转圈的时光,从来都没散去,等着每个过年的日子,再把团圆磨得细些,再细些。
天才双宝:总裁爹地妈咪找到了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天才双宝:总裁爹地妈咪找到了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7PK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