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九十六章 石臼里的年味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天才双宝:总裁爹地妈咪找到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7PKW/ 章节无错乱精修!
 

厨房后墙根,立着个青石臼。石质是青灰色的,臼底被捶打得光滑如玉,边缘却留着深深浅浅的凹痕,是木槌敲出的年轮,臼口缠着圈铁皮,锈得发红,却把裂开的石缝箍得牢牢的,像给老人镶了颗牙。

进了腊月,石臼就成了家里最忙的物件。奶奶把泡好的糯米倒进臼里,爷爷抡着木槌往下砸,“咚、咚”的闷响混着糯米的清香,在巷子里飘得老远。罗家繁和罗家荣在旁边帮忙翻米,米粒被捶得渐渐发黏,粘在石臼壁上,像抹了层雪。“这臼是你太爷爷年轻时请石匠凿的,”爷爷擦着汗,木槌在手里转了个圈,“他说‘石臼捶出的米糕,才有年味儿’。”

石臼的内壁,粘着层暗红色的印记,是去年捶豆沙时留下的。奶奶用竹片刮了刮,印记却像长在了石头上,“太奶奶总说,这是日子的颜色,‘红的是甜,白的是米,混在一起才是年’。有年捶芝麻糖,糖汁溅在石臼里,她舍不得擦,说‘让石头也尝尝甜’。”

木槌的握手处,包着块深蓝色的布条,布面磨得发亮,露出里面的棉絮。罗家荣握着木槌试了试,布条的纹路硌着掌心,却出奇地稳当。“这是怕冻手吗?”

“是你太奶奶缝的,”奶奶往石臼里撒了把桂花,香气瞬间漫开来,“冬天石头凉,木槌也冰手,她就把旧棉袄的里子拆下来,缝在木槌上,说‘暖着手,才有力气捶年’。那年你爸发高烧,太奶奶一边守着他,一边惦记着石臼里的米,说‘年得过,娃也得好’。”

石臼旁边的墙根下,堆着些捶打的工具:断了柄的竹铲、磨秃了的木刮板、缠着铁丝的筛子。爷爷说,这些都是太爷爷用坏了的家什,“他总说‘工具旧了,手艺不能丢’。有次竹铲断了,他就用树枝削了个新的,说‘只要能翻米,啥都能当工具’。”

大年夜前,全家围着石臼捶年糕。爷爷抡槌,奶奶翻米,罗家繁和罗家荣负责把捶好的米糕搓成条,石臼里的热气混着笑声,在厨房里蒸腾。奶奶说:“太爷爷捶年糕时有个讲究,要捶够一百下,说‘百下年糕,百岁平安’。”

捶到最后一下,爷爷故意把木槌重重砸在石臼上,“咚”的一声震得人耳朵发麻,他说这是“辞旧声”,把一年的烦心事都捶走。石臼里的米糕冒着白汽,像堆小小的雪山,裹着桂花的香,甜得人心里发暖。

罗家繁摸着石臼边缘的凹痕,突然明白,这石臼捶的哪是米、是豆,是把团圆捶进石里,把年味儿砸进时光,让最普通的青石,也带着岁月的甜。

那些粘着的糖渍、包着的布条、用坏的工具,其实是用岁月捶的福,一槌敲着苦,一槌敲着甜,一槌记着别离,一槌记着团圆。

年初一,石臼被刷干净,晾在墙根下,阳光照在上面,青灰色的石质泛着温润的光。罗家荣望着石臼里的倒影,突然懂了,有些物件就该带着年的痕迹——石臼刻着凹痕,却记着太爷爷的期盼;木槌包着旧布,却藏着太奶奶的暖,它们在西季里慢慢变老,却把“年”这个字,捶得越来越浓。

就像太爷爷说的,石臼要常捶,才不生锈;年要常过,才知团圆。石臼里的年味,从来都没散过,它在每次木槌的起落里,在每次米糕的香甜里,在每个想起“家人”的瞬间里,轻轻说:只要石臼还在,就有敲不完的年;只要亲人在旁,再淡的日子,也能捶出甜来。

天才双宝:总裁爹地妈咪找到了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天才双宝:总裁爹地妈咪找到了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7PK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天才双宝:总裁爹地妈咪找到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7PKW/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