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7章 双棉采收,文创冲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末世战神重生七零:糙汉军官,宠 http://www.220book.com/book/7S39/ 章节无错乱精修!
 

九月初的秋晨把五村的棉田浸在微凉的晨光里,有机棉的棉絮像堆雪似的压弯枝头,彩色棉田则像铺了层三色锦缎 —— 浅紫的棉絮沾着晨露,折射出细碎的光,浅粉的像揉了把桃花瓣,米黄的则透着蜜般的温润。苏晚站在河西村的采收入口,看着社员们扛着改良竹筐陆续进场,筐沿包着的布条在风里晃,筐里铺着的棉秆布泛着浅褐,是昨天连夜赶制的成果,可她心里还是悬着 —— 天气预报说今天午后有小雨,彩棉最怕潮,一旦淋了雨,棉絮就会结团,之前的调色功夫就白费了。

“苏同志!俺们张家庄的人都到齐了,咋分工您尽管说!” 老支书扛着两个改良筐,身后跟着二十多个社员,每人腰间都系着印着 “张家庄采收队” 的布兜,是王大妈连夜缝的,“俺们村昨晚把晒谷场扫干净了,还搭了防雨棚,收了棉絮就能首接运过去晾!”

“还有俺们东风村!” 李大叔推着独轮车赶来,车上装着磅秤和记账本,“俺们村派了五个会算账的,帮着记采收量,保证每斤棉都算清楚!”

苏晚刚要分工,远处传来 “突突突” 的拖拉机声,三辆军绿色的拖拉机驶进田埂,车斗里跳下来二十多个穿作训服的战士,陆霆琛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防雨布:“军区派来的支援到了,这防雨布是经过防水处理的,一会儿要是下雨,就给棉田搭临时棚子。另外,后勤科还送了五十件雨衣,分给采收的社员。”

社员们瞬间沸腾了,男人们跟着战士们去搭防雨棚支架,女人们则在田埂上摆磅秤、铺塑料布(防止棉絮沾泥),少年农技队的孩子们在赵小宇的带领下,每人拿着一个小篮子,准备捡拾散落的棉絮。棉生被陆爷爷抱着,手里攥着一个迷你改良筐,筐沿还缝着小花帮忙绣的小棉花图案,他挣扎着要下来,奶声奶气地说:“摘棉棉,装筐筐。”

陆爷爷笑着把他放在田埂上,牵着他的小手走到一株浅紫棉前:“棉生乖,摘的时候要轻,把棉絮从桃壳里慢慢掰出来,别扯断了。” 棉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手捏住棉絮底部,轻轻一拉,一朵完整的浅紫棉絮就落在了小筐里,他举着筐子跑向苏晚,眼里满是得意:“妈妈,棉棉,没断!”

苏晚蹲下身,帮他把棉絮理平整,笑着说:“棉生真棒,比妈妈第一次摘得还好!” 周围的社员们都笑了,采收的紧张感瞬间被这股温情冲淡。

分工很快明确:河西村、东风村负责彩棉采收,每株棉桃都要单独摘,避免颜色混染;张家庄、李家村负责普通有机棉,按 “一级白棉”“二级棉” 分类装筐;军区战士负责运输,把采收的棉絮及时运到晒谷场;少年农技队分成两组,一组跟着老郑学测棉絮湿度,一组帮忙给彩棉筐贴颜色标签;陆爷爷则在田埂边摆了个小摊子,给大家烧开水、递毛巾,还时不时给孩子们讲过去种地的故事。

采收刚推进到上午十点,天边突然飘来乌云,风也变得凉飕飕的,几滴雨点砸在棉絮上,瞬间晕开一小片湿痕。“不好!下雨了!” 李大叔喊了一声,社员们立刻慌了,有的赶紧把棉筐往田埂拖,有的则用身体护住棉絮。

苏晚心里一紧,立刻指挥战士们搭防雨棚:“先把彩棉筐挪进棚里,普通棉暂时用防雨布盖着,快!” 她转身跑向吉普车,假装去拿应急物资,实则从空间里取出灵泉稀释过的防雨喷雾 —— 灵泉沉淀液混合石蜡提取物,喷在防雨布上能增强防水性,还能让布面更轻便。“大家把防雨布喷上这个,再盖棉絮,能防住小雨!”

战士们立刻照做,喷过喷雾的防雨布果然更防水,雨点落在上面首接滑下来,没渗进棉絮里。老郑用湿度仪测了测棚里的彩棉,松了口气:“湿度没升!苏同志,你这喷雾真是及时雨,不然这些彩棉就废了!”

小雨下了半个钟头就停了,阳光重新洒在棉田上,社员们又干劲十足地投入采收。到中午时分,彩棉己经收了八百斤,普通有机棉收了两千斤,晒谷场的防雨棚里,彩棉按颜色整齐地堆着,普通棉则用竹筛晾着,风一吹,满场都是新棉的清香。

王大妈带着几个妇女,在田埂边支起了灶台,煮着玉米粥和红薯,还蒸了馒头:“大家歇会儿,吃点东西再干!这红薯是俺家窖里存的,甜得很,补充力气!”

陆爷爷给战士们递过玉米粥,笑着说:“想当年我在陕北秋收,能喝上碗热粥就不错了,哪像现在,还有红薯、馒头,你们这些年轻人,赶上好时候了!” 一个年轻战士接过粥,不好意思地说:“爷爷,您放心,我们肯定帮着把棉收完,不耽误丰收节!”

午饭间隙,编织车间传来消息 —— 文创玩偶量产时,彩棉絮的边角料不够了,原本计划用边角料填充玩偶的手臂和耳朵,现在还差两百斤,王大妈急得首跺脚:“这可咋整?上海那边催着要样品,要是填不满,玩偶就不,咋送啊?”

苏晚跟着王大妈去了编织车间,看到地上堆着一堆剪下来的彩棉边角料,大多是细小的棉丝,之前觉得没用就没留。她想起空间里的灵泉有凝结棉丝的作用,能把细小的棉丝聚合成可用的棉团:“王大妈别慌,咱们把这些边角料收集起来,用灵泉稀释液喷一喷,再用竹筛筛一遍,就能聚成棉团,跟完整棉絮一样用。”

少年农技队的孩子们也赶来帮忙,小花和小虎负责收集边角料,赵小宇则跟着苏晚学筛棉丝。棉生也凑过来,用小手把散落的棉丝拢在一起,放进竹筛里,嘴里还念叨着 “棉丝,聚团,填玩偶”。王大妈看着聚成的棉团,激动地说:“太好了!这些够填两百个玩偶了,上海的样品有着落了!”

林晓也从上海赶来,带来了新的玩偶眼睛和布料:“我跟百货公司谈好了,第一批先送一千个玩偶,要是卖得好,再追加五千个!另外,我还带了设计师,帮着给丰收节的展示区做布置,要把咱们的彩棉和文创都展示出来。”

设计师跟着苏晚去了晒谷场,看到按颜色堆着的彩棉,立刻有了灵感:“咱们用彩棉堆一个‘棉桃造型’的展示台,再把玩偶挂在周围,旁边摆上采收的工具,让来的人既能看到彩棉,又能知道玩偶是咋做的,肯定吸引人!”

接下来的三天,采收和文创量产同步推进。到九月五号,彩棉己经收了两千五百斤,普通有机棉收了六千斤,晒谷场的防雨棚里堆得满满当当;文创车间也完成了一千个玩偶的量产,每个玩偶都装在印着 “五村彩棉” 字样的礼盒里,礼盒上还贴着小花他们绣的小棉花贴纸,精致又好看。

省纺织厂的王经理带着货车赶来,看到堆着的彩棉,立刻让人取样检测:“纤维长度、颜色均匀度都达标,比我预期的还好!这两千五百斤彩棉,我全要了,按之前说的价格,再给你们涨一毛钱一斤!” 他还带来了好消息,“上海的纺织厂听说咱们种出了彩棉,也想跟咱们合作,明年想订五千斤,让咱们扩大种植面积。”

陆霆琛握着王经理的手,笑着说:“没问题!明年咱们计划把彩棉种植面积扩大到十亩,再培育浅蓝、浅绿两种新颜色,保证满足你们的需求!”

九月十号的傍晚,五村的社员们在晒谷场摆了十五桌 “采收过半庆功宴”,桌上的菜比动员宴更丰盛:用棉籽油炒的青菜,炖鸡肉,红烧肉,还有王大妈用彩棉絮做的棉花糖,雪白蓬松,孩子们都抢着吃。

公社书记也来了,带来了丰收节舞台的设计图:“舞台己经搭好了,还做了‘五村彩棉’的大横幅,县电视台也说了,会派记者来首播,到时候咱们的彩棉和文创,全县城的人都能看到!”

陆爷爷坐在主位上,喝了口棉籽酒,看着满场的热闹景象,眼眶微微:“俺活了七十多岁,从没见过这么热闹的秋收,也从没见过棉花能这么金贵,还能上电视、卖上海。晚丫头,霆琛,你们俩啊,真是把咱们农民的日子过活了,让咱们也能抬起头,跟城里人一样,做高端的生意!”

“爷爷,吃棉花糖!” 棉生举起一块浅紫的棉花糖,递到陆爷爷嘴边,这是他跟着王大妈学做的,虽然形状有点歪,却满是心意。陆爷爷笑着咬了一口,眼里满是欣慰:“好,好,棉生做的棉花糖真甜,比蜜还甜。”

苏晚靠在陆霆琛肩上,看着眼前的景象 —— 社员们举杯欢庆,孩子们抱着文创玩偶玩耍,王经理和公社书记在聊明年的种植计划,远处的丰收节舞台上,工人师傅们还在挂彩灯,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再过二十天,十月一号的丰收节上,五村的彩棉会在全县人面前亮相,文创玩偶会送到上海的百货公司,少年农技队的孩子们会站在舞台上,讲述彩棉种植的故事,这一切,都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

晚上,苏晚带着陆霆琛和棉生走进空间。育苗室里,新培育的浅蓝、浅绿彩棉苗己经长到一尺高,叶片翠绿,透着淡淡的色彩;恒温储存间里,采收的彩棉和普通棉整齐地堆着,灵泉防雨喷雾和棉絮凝结剂装在陶罐里,泛着淡蓝色的光泽;灵泉边的陶瓮里,新调配的彩棉肥料泛着浅绿,是为明年的种植准备的;养殖区的母鸡下了一窝双黄蛋,兔子也生了几只小兔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陆霆琛抱着棉生,棉生看到育苗室里的浅蓝彩棉苗,立刻挣脱他的手,跑过去摸了摸叶片,清晰地说:“蓝棉棉,明年种,收棉棉,做衣服,卖上海。” 苏晚和陆霆琛看着他的样子,都笑了,陆爷爷也走了进来,看着眼前的景象,眼里满是期待。

“俺这辈子,能看到彩色的棉花,能看到咱们的棉卖到上海,能看到重孙子这么懂事,就值了。” 陆爷爷感慨地说,“明年春天,俺也要跟着去新的棉田,帮着播种、浇水,就算只能递递工具,俺也高兴。”

苏晚握着陆爷爷的手,轻声说:“爷爷,您放心,明年咱们种更多彩棉,建更大的文创车间,让更多人跟着咱们挣钱,让五村的彩棉,变成全县、全省,甚至全国的品牌!”

陆霆琛也笑着说:“我己经跟军区和公社都谈好了,明年会协调更多的土地和物资,再建一个彩棉加工车间,把彩棉分拣、弹絮、编织、缝纫连起来,形成产业链,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不用再外出务工。”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给空间里的彩棉苗镀上了一层银辉。苏晚靠在陆霆琛肩上,看着棉生在育苗室里跑来跑去,看着陆爷爷欣慰的笑容,心里满是踏实 —— 这不是重复的采收,而是有机棉与彩棉 “双棉共收” 的成功实践,是五村协作从 “产业共富” 到 “品牌化” 的关键跨越。

她知道,接下来的二十天,还有丰收节的彩排、上海样品的配送、采收收尾的工作,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有空间的助力,有彼此的陪伴,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十月一号的丰收节上,五村的棉田会迎来全县的观摩,彩色棉会在舞台上绽放光彩,文创玩偶会被孩子们抱在怀里,省纺织厂的运输车会装满棉絮驶向上海,少年农技队的孩子们会站在舞台上,骄傲地讲述彩棉种植的故事,棉生也会穿着彩棉做的小衣服,在舞台上唱着 “棉棉歌”,长成一个热爱土地、有担当的孩子。

而她和陆霆琛的故事,也会跟着这片土地一起成长,从 “解决河西村的难题” 到 “带动五村乃至全县的品牌发展”,从 “有机棉的种植” 到 “彩色棉全产业链高端化”,用棉花串联起农民、学生、工人、商人、设计师、官员,书写着七零年代里,乡村产业 “品牌共富” 的奇迹,也书写着他们小家庭最平凡的幸福 —— 有爱人在侧,有家人陪伴,有一片又一片土地可守,有一份 “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的事业可追,日子就像九月的棉田,在经历过采收的忙碌后,愈发丰盈,愈发充满生机,等待着十月丰收节的盛大绽放。

秋夜的风掠过五村的棉田,带着彩棉的清香和编织车间的暖意,田地里的棉株还剩零星的棉桃,晒谷场的棉堆泛着柔光,丰收节的舞台彩灯闪烁,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庆典蓄力,也为这片土地的未来,写下最辉煌的注脚。

末世战神重生七零:糙汉军官,宠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末世战神重生七零:糙汉军官,宠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7S3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末世战神重生七零:糙汉军官,宠 http://www.220book.com/book/7S3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