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1章 设备攻坚,育苗破局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末世战神重生七零:糙汉军官,宠 http://www.220book.com/book/7S39/ 章节无错乱精修!
 喜欢鸽子树的大人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十二月末的寒风裹着雪粒,刮得五村彩棉产业园的铁皮屋顶 “哗啦啦” 响,可缝纫车间里却挤满了人 —— 五六个工人围着刚安装好的工业缝纫机,眉头都拧成了疙瘩。苏晚刚走进车间,就看到布料在机头上打了个结,底线 “啪” 地断了,机修师傅老张蹲在机器旁,手里攥着断线的梭芯,语气无奈:“苏同志,这机器是上海产的新机型,针距调了八次还是不均,底线总断线,再这么试下去,布料都要浪费完了!”

车间里堆着刚运到的浅蓝彩棉布料,是为上海春节订单准备的一万套亲子睡衣,按计划今天要试生产,可三台缝纫机两台出故障,剩下一台针距忽大忽小,根本没法量产。这是产业园 “全链贯通” 的关键卡壳 —— 之前的弹棉、裁剪环节都顺利,偏偏最关键的缝纫设备掉了链子,比建材短缺更棘手,毕竟设备调试需要专业技术,不是靠人力就能弥补的。

苏晚蹲下身,仔细观察缝纫机的传动部件,发现机针摆动时有些卡顿,梭床里的润滑油也泛着浑浊:“老张师傅,您试试把梭床拆下来,用干净的煤油洗干净,再换我这个‘润滑脂’,应该能解决卡顿。” 她转身从帆布包里掏出一个小铁盒,里面是用空间灵泉混合医用凡士林制成的润滑脂 —— 灵泉的渗透性强,能让金属部件更顺滑,之前在空间修工具时试过,比普通润滑油效果好三倍。

老张半信半疑地拆了梭床,用煤油清洗后,涂上灵泉润滑脂,重新安装好。踩下踏板的瞬间,缝纫机的声音明显变轻快了,布料在机头上平稳滑动,针距均匀得像用尺子量过,底线也没再断。“太神了!苏同志,这润滑脂比上海原厂的还好使!” 老张激动地举起缝好的布料,上面的针脚细密整齐,连最挑剔的质检员都挑不出毛病。

陆霆琛这时推着一辆军用手推车赶来,车上装着军区后勤科支援的备用梭芯和机针:“我跟上海机床厂的技术员通了电话,他们说这种机型要注意‘梭床与机针的高度差’,我把参数记下来了,贴在机器上。” 他还带来了好消息,“公社电力所说明天会给产业园拉专线,避免电压不稳导致机器故障。”

妇女们立刻分组学习新机器:王大妈跟着老张学调针距,张家庄的李婶学换梭芯,东风村的王嫂则负责试缝睡衣领口 —— 之前手工缝领口要半小时,用机器十分钟就能完成,还更平整。少年农技队的孩子们也来帮忙,赵小宇拿着笔记本记录机器参数,小花则帮着整理缝好的布料,小虎还编了个 “机器操作顺口溜”:“梭床洗干净,润滑脂涂匀,针距调三寸,断线不登门。” 惹得工人们都跟着记。

棉生被陆爷爷抱着,手里攥着一小块浅蓝布料,凑到机器旁看王大妈缝衣服,奶声奶气地说:“机器快,缝衣衣,过年穿。” 苏晚蹲下身,帮他把布料叠成小睡衣的形状:“棉生说得对,这些睡衣要赶在春节前送到上海,让上海的小朋友过年能穿上新衣服。”

缝纫设备的问题刚解决,育苗棚里又传来了坏消息 —— 林溪举着一个发芽率检测报告,脸色凝重:“苏老师!抗虫浅蓝棉的种子发芽率只有 70%,远低于 85% 的育苗标准,要是再这样,明年向阳村和李家村的种植面积就得缩减!”

苏晚赶到育苗棚时,看到育苗盘里的种子大多没冒芽,少数发芽的幼苗也蔫蔫的,叶片发黄。林溪用温度计测了棚内温度,显示 “15℃”,湿度 “60%”,都在适宜范围内,可发芽率就是上不去。“是种子的休眠期没打破,普通温水浸泡不够。” 林溪递过一粒没发芽的种子,“得用‘层积处理’,再配合赤霉素,才能提高发芽率。”

苏晚想起空间里灵泉的 “激活特性”—— 之前用灵泉浸泡过的棉籽,发芽率能提升 20%。她假装去取 “种子激活液”,实则从空间里取出灵泉稀释液(灵泉:水 = 1:3,混合少量赤霉素),倒在育苗盘里:“大家把没发芽的种子挑出来,用激活液浸泡两小时,再重新播种,棚里温度再提高 2℃,保证三天内发芽。”

少年农技队的孩子们主动承担了 “种子筛选” 的任务,赵小宇教大家用放大镜看种子度,小花负责把的种子放进激活液里,小虎则记录每盘的种子数量。棉生也凑过来,用小手把空瘪的种子挑出来,放进小竹筐里,虽然偶尔会挑错,却学得格外认真:“瘪籽,不发芽,扔掉。”

三天后,育苗棚里的景象焕然一新 —— 抗虫浅蓝棉的种子发芽率达到了 92%,幼苗翠绿挺拔,叶片上还带着淡淡的绒毛。林溪用检测仪测了幼苗的抗虫基因,笑着说:“苏老师,激活液不仅提高了发芽率,还增强了抗虫性,明年春天肯定能顺利推广!”

与此同时,跨村技术员培训也遇到了瓶颈 —— 向阳村的技术员老吴拿着缝纫机操作手册,眉头皱得紧紧的:“这上面的参数太复杂,俺们只会种棉,哪懂机器啊?要是明年产业园招工人,俺们肯定跟不上。”

苏晚和陆爷爷商量后,决定搞 “老带新” 培训:陆爷爷负责讲 “彩棉种植经验”,把几十年的种地诀窍编成顺口溜,比如 “沙土地多浇水,黏土田多松土”;五村的老技术员负责教 “设备基础操作”,从弹棉机的开关到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手把手教;少年农技队则负责教 “简单的检测方法”,比如用湿度仪测土壤湿度,用色差仪看棉絮颜色。

培训课设在产业园的会议室里,陆爷爷坐在讲台上,手里拿着一根棉秆,讲得绘声绘色:“俺年轻的时候种棉,全靠天吃饭,现在有了这些新设备、新技术,种棉也能当‘技术员’,大家别怕学不会,多练几次就熟了!” 老吴跟着老技术员学调缝纫机,练了一下午,终于能缝出整齐的针脚,激动地说:“俺学会了!明年俺也能进产业园上班,挣工资!”

一月中旬,上海百货公司的春节订单又遇到了新问题 —— 负责运输的物流公司发来电报,说春节前货运量太大,货车要排队一周,要是按正常物流,一万套睡衣肯定赶不上春节销售旺季。“苏同志,这可咋整?上海那边说要是赶不上春节,订单就得减半!” 省供销社的刘主任在电话里急得声音都变了。

陆霆琛接过电话,沉思片刻说:“刘主任别慌,我跟军区后勤科申请军用卡车,走春节物资绿色通道,三天就能到上海,保证不耽误销售。” 挂了电话,他对苏晚说:“军区己经同意了,明天派三辆卡车来,咱们今天就得把睡衣打包好。”

全村人都动员起来,妇女们负责折叠睡衣,男人们负责打包装箱,少年农技队的孩子们帮忙贴快递单,连陆爷爷都来帮忙系打包带。棉生被苏晚抱在怀里,手里拿着一张快递单,学着大人的样子往箱子上贴,虽然贴得歪歪扭扭,却惹得大家都笑了:“棉生真是打包小帮手!”

一月二十号,三辆军用卡车装满了一万套彩棉亲子睡衣,缓缓驶出五村。苏晚和陆霆琛站在路边,看着卡车远去,心里满是踏实 —— 这是产业园全链生产的第一笔大订单,也是 “五村彩棉” 品牌走向全国的重要一步。

当天下午,产业园举行了 “全车间贯通仪式”。公社书记、县农业局局长、省纺织厂的王经理、上海文创公司的林晓,还有向阳村、李家村的代表都来了。陆爷爷作为村民代表,按下了弹棉车间的启动按钮,机器的轰鸣声响起,标志着彩棉从采摘到成衣的全产业链正式贯通。

仪式结束后,苏晚带着陆霆琛、棉生和陆爷爷走进空间。育苗室里,抗虫浅蓝棉和浅绿棉的幼苗己经长到三寸高,叶片肥厚,透着淡淡的色彩;恒温储存间里,打包好的彩棉种子整齐地堆着,灵泉润滑脂和种子激活液装在陶罐里,泛着淡蓝、浅绿的光泽;灵泉边的陶瓮里,新调配的春耕基肥泛着褐色,是为明年春天的种植准备的;养殖区的母鸡下了一窝双黄蛋,小兔崽也长成了大兔子,围着棉生的脚边蹦蹦跳跳。

棉生挣脱陆霆琛的手,跑到浅蓝棉幼苗旁,伸手摸了摸叶片,清晰地说:“蓝棉棉,长大,种李家村,做衣衣,过年穿。” 苏晚和陆霆琛看着他的样子,都笑了。陆爷爷蹲下身,指着幼苗对棉生说:“棉生要记住,这些幼苗是咱们明年的希望,种到更多村子,就能让更多人穿上咱们种的彩棉衣服,过上好日子。”

林晓拿着新的设计图纸,凑过来说:“苏姐,上海第一百货的专柜己经装修好了,咱们计划春节后搞‘彩棉文化展’,把种棉的故事、产业园的生产过程都展示出来,还要邀请顾客体验手工编织,肯定能吸引更多人关注‘五村彩棉’!”

苏晚接过图纸,眼里满是期待:“好!咱们不仅要做睡衣,还要做彩棉床品、彩棉围巾、彩棉玩偶,让‘五村彩棉’变成全国知名的品牌,让更多人知道咱们农民也能做出高端产品!”

陆霆琛握着苏晚的手,轻声说:“我己经跟军区和公社都谈好了,明年春天会组织‘春耕动员大会’,邀请周边村子来观摩,推广抗虫彩棉和产业园的模式。咱们还要跟农业大学合作,在产业园里建‘彩棉技术学校’,培养更多懂种植、懂技术的农民技术员。”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给空间里的幼苗镀上了一层银辉。苏晚靠在陆霆琛肩上,看着棉生在育苗室里追着兔子跑,看着陆爷爷欣慰的笑容,看着林晓手里的设计图纸,心里满是幸福 —— 这不是重复的冬忙,而是彩棉产业 “全链贯通” 的关键跨越,是从 “多村协作” 到 “县域产业集群” 的升级,是乡村发展从 “品牌深耕” 到 “文化赋能” 的新起点。

她知道,未来还会有新的挑战,比如春耕时的天气变化、产业园工人的技能提升、新市场的开拓,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有空间的助力,有彼此的陪伴,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明年春天,向阳村、李家村的田地里会冒出抗虫彩棉的幼苗,产业园的车间会满负荷生产;夏天,浅蓝、浅绿、浅紫、浅粉、米黄的彩棉会开满田野,早熟彩棉会提前迎来裂铃期;秋天,产业园会生产出更多彩棉制品,摆进全国更多城市的百货公司;少年农技队的孩子们会成长为技术学校的小助教,棉生也会学会更多关于彩棉和产业园的知识,长成一个有担当、有梦想的少年。

而她和陆霆琛的故事,也会跟着这片土地一起成长,从 “解决河西村的难题” 到 “打造全国知名的彩棉产业集群”,从 “有机棉的种植” 到 “彩色棉全产业链的文化赋能”,用棉花串联起农民、学生、工人、商人、设计师、官员、技术人员,书写着七零年代里,乡村产业 “从产业到文化” 的全面振兴奇迹,也书写着他们小家庭最平凡的幸福 —— 有爱人在侧,有家人陪伴,有一片又一片土地可守,有一份 “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的事业可追,日子就像冬末的暖阳,温柔而坚定,照亮着全链发展的道路,也照亮着这片土地的未来。

冬夜的风掠过五村的田野,带着产业园机器的轰鸣声和彩棉幼苗的温润,远处的产业园里,照明灯还亮着,像是在为明年春天的全域种植和全链量产蓄力,也为这片土地的未来,写下最坚实、最充满希望的注脚。



    (http://www.220book.com/book/7S3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末世战神重生七零:糙汉军官,宠 http://www.220book.com/book/7S3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