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0章 冬筑基业,新品突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末世战神重生七零:糙汉军官,宠 http://www.220book.com/book/7S39/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十一月的初雪给五村的田野覆上了层薄霜,彩棉加工产业园的工地上却热气腾腾 —— 十几名工人正忙着搭建弹棉车间的木架,锯子的 “吱呀” 声、锤子的 “叮当” 声混着寒风,在空旷的荒地上格外响亮。苏晚站在工地边缘,手里捏着施工队长递来的材料清单,眉头拧成了疙瘩:“钢筋还差三十根,水泥缺两吨?不是上周就跟公社建材站订好了吗?”

施工队长老张蹲在地上,用树枝在雪地里画着草图,语气无奈:“公社说县里修水库要优先供料,咱们的建材得往后排,最少得等半个月。可按进度,月底就得封弹棉车间的顶,再拖下去,零下十几度的天,水泥都没法凝固了!”

这是产业园建设遭遇的首个 “物资危机”,比之前的土地争议更棘手 —— 七零年代建材本就紧张,水库工程又是民生大事,公社根本没法优先调拨。苏晚掏出笔记本,翻到之前记录的 “资源协调清单”,目光停在 “军区后勤科” 那栏,转头对身边的陆霆琛说:“能不能跟军区说说?之前他们支援过防雨布和拖拉机,或许能匀点建材。”

陆霆琛立刻掏出军用对讲机,拨通了后勤科的电话。半小时后,他挂了电话,脸上露出笑意:“后勤科说库房里有二十根备用钢筋,还能协调邻县的水泥厂,明天就用军车送过来,水泥管够,就是得咱们派两个人去帮忙卸车。”

工人们瞬间松了口气,老张拍着大腿说:“有军区帮忙,这下肯定能按时封顶!俺这就调整施工计划,先搭钢筋架,等水泥到了就灌浆!”

苏晚刚想跟着去看木架搭建,口袋里的电报机突然 “滴滴” 响了 —— 是上海百货公司发来的急电,上面写着 “亲子款彩棉睡衣面料测试未通过,柔软度不达标,色牢度仅 3 级,需返工”。她心里一沉,转身对陆霆琛说:“得赶紧回编织车间,上海的睡衣面料出问题了。”

赶回车间时,王大妈正拿着测试报告抹眼泪,桌上摆着两件浅蓝彩棉睡衣,面料摸起来确实有些粗糙,边角还泛着淡淡的白痕 —— 是色牢度不够,水洗后掉色了。“苏同志,这可咋整?上海那边说下周就要样品,要是再不合格,订单就黄了!”

苏晚拿起睡衣,指尖捻着面料纤维,想起空间里灵泉的 “软化特性”—— 之前用灵泉处理过的棉絮更蓬松,或许能改良面料。她假装去仓库拿 “软化剂”,实则从空间里取出灵泉稀释液(灵泉:水 = 1:5,混合少量羊毛脂,增强柔软度),又找了块新的浅蓝彩棉布料,喷上稀释液后,用熨斗低温熨烫:“大家看,这样处理后,面料是不是软多了?色牢度的话,咱们在染棉线时加两勺食盐,能固色。”

王大妈半信半疑地接过处理后的布料,摸了摸,果然比之前柔软,用水洗了一小块,也没掉色。“太好了!苏同志,俺这就让姐妹们重新染线,按你说的方法处理面料,保证下周能交出合格样品!”

少年农技队的孩子们也来帮忙,小花跟着王大妈学染线,一边加食盐一边记用量:“一勺线加两勺盐,水温要六十度,对吗?” 小虎则负责测试面料柔软度,用手捏着布料对比之前的样品,认真地说:“这个软多了,跟上海寄来的进口面料差不多!”

棉生被陆爷爷抱着,手里攥着一小块浅蓝布料,学着小虎的样子捏来捏去,奶声奶气地说:“软,舒服,穿。” 苏晚蹲下身,帮他把布料叠成小方块:“棉生说得对,这样的睡衣穿在身上才舒服,上海的小朋友肯定喜欢。”

面料的问题刚解决,李家村的紧急消息就传了过来 —— 村支书老李在电话里声音发颤:“苏同志!俺们村的棉田挖排水沟时,挖出地下水了!才挖两尺深就冒水,这棉苗明年咋种啊?”

苏晚和林溪立刻驱车赶往李家村。刚到棉田,就看到几处排水沟里积满了水,水面还在慢慢上升,冻土被泡得泥泞不堪。林溪用测水位的标杆插进水里,刻度显示 “地下水位 1.8 米”,远低于彩棉适宜的 “地下水位 2.5 米以上”:“得挖盲沟排水,再铺碎石和棉秆碎末,把地下水位降到 2.5 米以下,不然棉根会烂。”

苏晚从空间里取出灵泉调配的 “保根剂”—— 灵泉沉淀液混合生石灰粉,能抑制土壤里的病菌,避免积水导致的根腐病:“大家先按林溪的方案挖盲沟,铺碎石时掺点保根剂,既能疏水,又能保护棉根,明年春天就能种了。”

陆霆琛协调五村,派了二十个壮劳力和三台抽水机赶来。男人们轮流挖盲沟,女人们帮忙铺碎石和棉秆碎末,林溪和实习生们则用仪器监测地下水位,每降 0.1 米就记录一次。赵小宇带着少年农技队的帮扶组,帮着搬运碎石,还编了个顺口溜:“挖深沟,铺碎石,保根剂,防烂根,棉苗长得壮!” 惹得村民们都跟着学。

老李看着渐渐下降的水位,眼里满是感激:“苏同志,陆团长,俺们之前只觉得沙壤土适合种棉,没想着地下水位这么高,多亏你们来得及时,不然这地就废了!” 苏晚拍了拍他的肩膀:“都是合作村,不用这么客气,明年春天咱们一起种,肯定能丰收。”

李家村的排水工程刚推进到一半,河西村的彩棉试验田又出了问题 —— 林溪在电话里急得声音都变了:“苏老师!咱们培育的抗虫浅蓝棉,被蚜虫盯上了!虽然比普通棉抗虫,但还是有少量蚜虫,要是扩散,明年的新品种就没法推广了!”

苏晚赶到试验田时,林溪正拿着放大镜观察棉叶,叶片背面爬着几只浅绿色的蚜虫,虽然数量不多,却己经开始啃食叶脉。“这是棉蚜的新变种,之前的艾草除虫剂效果不好。” 林溪递过一片受害的棉叶,“得用更有效的有机除虫剂,还不能影响抗虫基因。”

苏晚想起空间里种的除虫菊,之前用灵泉浇灌后,提取液的除虫效果更强。她假装去取 “除虫菊提取液”,实则从空间里取出灵泉混合除虫菊的浓缩液,按 1:10 兑水后,装在喷雾器里:“大家按这个比例喷,重点喷叶背,连喷两天,蚜虫就能杀光,还能增强棉苗的抗虫性。”

连续两天的除虫后,试验田的蚜虫果然消失了,浅蓝棉的叶片重新变得翠绿,还冒出了新的嫩芽。林溪用检测仪测了棉苗的抗虫基因,笑着说:“苏老师,抗虫基因没受影响,反而因为除虫剂里的营养成分,长势更好了!明年春天,咱们就能把抗虫浅蓝棉推广到向阳村和李家村了!”

十一月下旬的冬至,产业园的弹棉车间顺利封顶。苏晚组织施工队和五村的社员,在工地旁摆了十桌冬至宴。桌上的菜都是自产的:用棉籽油炒的青菜,炖鸡肉用的是吃棉秆饲料长大的土鸡,还有王大妈带领妇女们做的饺子,有白菜猪肉馅的,还有少见的棉籽仁馅的 —— 是用榨油剩下的棉籽仁磨成粉做的,喷香扑鼻。

陆爷爷坐在主位上,喝了口棉籽酒,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感慨地说:“俺活了七十多岁,从没见过冬天还这么忙的,也从没见过农民能建自己的产业园。晚丫头,霆琛,你们俩啊,真是把冬天变成了‘筑基业’的好时候!”

“爷爷,吃饺子!” 棉生举起一个白菜猪肉馅的饺子,递到陆爷爷嘴边,这是他跟着王大妈学包的,虽然捏得有点漏馅,却满是心意。陆爷爷笑着咬了一口,眼里满是欣慰:“好,好,棉生包的饺子真好吃,比城里的饺子还香。”

上海百货公司的质检员也赶来了,带来了睡衣面料的测试报告:“柔软度达标,色牢度 4 级,完全符合高端市场的要求!我们决定追加一万套亲子款睡衣,春节前交货!” 他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上海的高端商场‘第一百货’,想给‘五村彩棉’设专属专柜,下个月就能装修好!”

苏晚和陆霆琛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喜悦。陆霆琛握着质检员的手,笑着说:“请您放心,我们肯定按时交货,保证品质和样品一样好!”

冬至宴结束后,苏晚带着陆霆琛、棉生和陆爷爷走进空间。育苗室里,抗虫浅蓝棉和浅绿棉的幼苗己经长到一尺高,叶片肥厚,透着淡淡的色彩;恒温储存间里,打包好的睡衣面料整齐地堆着,灵泉软化剂和除虫剂装在陶罐里,泛着淡蓝、浅绿的光泽;灵泉边的陶瓮里,新调配的棉田基肥泛着褐色,是为明年春天的种植准备的;养殖区的母鸡下了一窝双黄蛋,小兔崽也长成了半大,围着棉生的脚边蹦蹦跳跳。

棉生挣脱陆霆琛的手,跑到浅蓝棉幼苗旁,伸手摸了摸叶片,清晰地说:“蓝棉棉,抗虫,明年种,李家村,向阳村。” 苏晚和陆霆琛看着他的样子,都笑了。陆爷爷蹲下身,指着幼苗对棉生说:“棉生要记住,这些新棉花是咱们的希望,明年种到更多村子,就能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林溪拿着新的品种培育计划,凑过来说:“苏老师,咱们明年可以培育‘早熟彩棉’,比普通彩棉早成熟十天,能避开秋雨,减少棉絮受潮的风险。农业大学己经同意提供技术支持,还会派两个教授来指导。”

苏晚接过计划,眼里满是期待:“好!咱们不仅要种抗虫彩棉、早熟彩棉,还要把产业园的车间都建好,让彩棉从采摘到成衣,都能在咱们自己的产业园里完成,让‘五村彩棉’变成全国都知道的品牌!”

陆霆琛握着苏晚的手,轻声说:“我己经跟军区和公社都谈好了,明年春天产业园的缝纫车间和包装车间就能完工,还会从上海请缝纫师傅来培训工人。咱们还要在产业园里建一个‘彩棉文化馆’,把种彩棉的故事、做文创的过程都展示出来,让来的人都知道咱们彩棉的来之不易。”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给空间里的幼苗镀上了一层银辉。苏晚靠在陆霆琛肩上,看着棉生在育苗室里追着小兔崽跑,看着陆爷爷欣慰的笑容,看着林溪手里的培育计划,心里满是踏实 —— 这不是重复的冬闲,而是彩棉产业 “筑基建业” 的关键期,是从 “多村种植” 到 “全链闭环” 的跨越,是乡村发展从 “产业赋能” 到 “品牌深耕” 的新起点。

她知道,未来还会有新的挑战,比如产业园机器的调试、新工人的培训、早熟彩棉的试种风险,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有空间的助力,有彼此的陪伴,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明年春天,向阳村、李家村的田地里会冒出抗虫彩棉的幼苗,产业园的车间会响起机器的轰鸣声;夏天,浅蓝、浅绿、浅紫、浅粉、米黄的彩棉会开满田野,早熟彩棉会提前迎来裂铃期;秋天,产业园会生产出第一批 “五村彩棉” 品牌的亲子睡衣,摆进上海第一百货的专柜;少年农技队的孩子们会成长为产业园的技术骨干,棉生也会学会更多关于彩棉和产业园的知识,长成一个有担当、有梦想的少年。

而她和陆霆琛的故事,也会跟着这片土地一起成长,从 “解决河西村的难题” 到 “打造全国知名的彩棉品牌”,从 “有机棉的种植” 到 “彩色棉全产业链的标准化、品牌化运营”,用棉花串联起农民、学生、工人、商人、设计师、官员、技术人员,书写着七零年代里,乡村产业 “从跟跑到领跑” 的奇迹,也书写着他们小家庭最平凡的幸福 —— 有爱人在侧,有家人陪伴,有一片又一片土地可守,有一份 “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的事业可追,日子就像冬日的暖阳,温柔而坚定,照亮着筑基建业的道路,也照亮着这片土地的未来。

冬夜的风掠过五村的田野,带着产业园水泥的清香和彩棉幼苗的温润,远处的产业园工地上,照明灯还亮着,像是在为明年春天的全链启动蓄力,也为这片土地的未来,写下最坚实、最充满希望的注脚。

作者“喜欢鸽子树的大人”推荐阅读《末世战神重生七零:糙汉军官,宠》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7S3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末世战神重生七零:糙汉军官,宠 http://www.220book.com/book/7S3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