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开学第一天,分班名单像判决书贴在公告栏。徐可欣踮起脚,手指微微发抖地在文科班名单上找到自己的名字。再往下,理科重点班第一个就是刘景翰。
他们的教室,一个在三楼西,一个在西楼东。
课间十分钟变得格外珍贵。徐可欣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跑上楼梯时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刘景翰通常己经等在走廊尽头,手里拿着她爱喝的酸奶。
“跑这么急干什么。”他拧开瓶盖递给她。
“怕你等久了。”她喘着气笑。
这样的见面一天只有三次。每次不到五分钟,要说的话却那么多。物理题变难了,新同桌很吵,老师讲课太快……琐碎的日常,因为短暂而显得珍贵。
刘景翰还是每天给她发物理笔记,只是现在要拍照发微信。他的字依旧工整,但徐可欣总觉得隔着屏幕,少了点什么。
第一次月考,徐可欣文科冲进前二十,物理却亮了红灯。
晚自习后,刘景翰在空教室给她补课。讲到最后一道题,她怎么都听不懂。
“我是不是很笨?”她泄气地放下笔。
刘景翰摇头:“只是不适合。你文字很好,这次语文作文年级传阅。”
可她还是难过。以前同桌时,他讲题她总能听懂。现在好像连思维都不在一个频道了。
深秋的雨天,她在文科班窗口看见他和几个理科生讨论问题。那些人语速很快,手势飞舞,他点头回应,侧脸认真又陌生。
徐可欣第一次意识到,他们正在走向不同的世界。
文化节又要到了。文科班准备诗朗诵,理科班做科技展。她背台词到深夜,他做模型熬通宵。
唯一见面时间变成深夜视频。两个人都累得眼皮打架,却舍不得挂断。
“今天老师夸我模型做得好。”他声音带着困意。
“我……我背完第三幕了。”她打了个哈欠。
沉默在屏幕间流淌。明明都累了,却没人先说晚安。
最后总是她睡着,第二天发现视频通了一夜。看着他安静的睡颜,心里又甜又酸。
十一月初,刘景翰要参加全国物理竞赛集训,去两周。
送他去火车站那天,徐可欣偷偷哭了。他揉揉她头发:“很快回来。”
“嗯。”她低头藏住红眼圈。
作者“碎星湮”推荐阅读《瀚海可欣:我们青涩的暗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火车开走时,她追着跑了几步,像电影里那样傻。
没有他的日子格外漫长。文科班的男生会给她带早餐,会帮她搬书,会讲不好笑的笑话。
同桌挤眉弄眼:“那个谁好像喜欢你。”
徐可欣只是笑笑。她心里装着一个人,那个人在远方为她变得更好。
刘景翰每天发来照片:实验室的仪器,集训队的盒饭,北京的天空。附言总是很简单:「安」「忙」「想你」
最后一张是夜空,没有星星。「今晚多云」他写。
徐可欣跑到天台,拍下家乡的星空发过去:「借你」
那天夜里,她收到最长的一条消息:
「刚才做错题,被教练骂了。突然很想听你说'没关系'。这里的星空没有你借我的好看。快点毕业吧,想和你一起看真正的星空。」
她反复读了好几遍,把脸埋进枕头里笑。
刘景翰提前一天回来,没告诉她。晚自习下课,他等在她教室门口,手里提着北京特产。
同学起哄声中,他坦然牵起她的手:“走了。”
路灯把影子拉长,她叽叽喳喳说这两周的事。他安静听着,偶尔“嗯”一声。
到小区门口,他突然说:“下学期可能要参加更多集训。”
徐可欣笑容僵住:“多久?”
“可能一个月,或者更久。”他低头看她,“你……”
“我去不了北京,”她轻声说,“但可以在这里等你。”
雪花悄悄落下,落在他的睫毛上。他把她拉进怀里,抱得很紧。
“徐可欣,”声音闷在她发间,“等我变得足够好,就带你去看所有你想看的星空。”
她在他怀里点头。
那天之后,他们依然一个在三楼,一个在西楼。依然每天跑着见面,依然深夜视频。
但有些东西不一样了。他们开始习惯不同的节奏,适应不同的圈子,然后在短暂的相聚里,拼命把两个世界粘合在一起。
就像轨道渐渐分开的星星,朝着不同的方向,却依然被同样的引力牵引。
放学时,徐可欣看着理科班的灯还亮着。她知道他还在做题,就像她知道,无论多远,他总会等她。
就像她知道,有些距离,不是分开,而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http://www.220book.com/book/7SN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