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第一场雪来得突然。徐可欣站在文科班窗口,看着雪花一片片覆盖操场。三楼的高度,刚好能看见理科班那群人抱着模型材料匆匆走过。
刘景翰走在最后,抱着最大的那个箱子。雪花落在他头发上,像星星的碎片。
课间她跑上楼,他果然等在老地方,鼻尖冻得发红。
“怎么不戴围巾?”她踮脚帮他拍掉头发上的雪。
“忘了。”他从口袋里掏出热奶茶,“给你。”
奶茶是草莓味的,温度透过纸杯暖着手心。徐可欣发现他手指有新的划痕。
“模型做的怎么样?”她问。
“还行。”他轻描淡写,但眼睛亮着光,“如果能进全国赛,可以去上海。”
上海。好远。徐可欣咬住吸管:“什么时候决赛?”
“期末考那天。”他看向她,“你不能来看了。”
下课铃响了,他们的时间总是这么短。
放学时雪下大了。刘景翰撑开伞,很自然地向她倾斜。伞还是那把深蓝色的,边角有些磨损了。
“奶奶说天冷,让你周末来吃饭。”他声音混在雪声里,“她炖了汤。”
徐可欣点头。她喜欢去他家,喜欢奶奶笑眯眯往她碗里夹菜的样子,喜欢看他被奶奶说糗事时耳朵红红的样子。
周末的饭桌果然很暖。奶奶不停给她盛汤:“多喝点,你看小翰最近都瘦了。”
刘景翰低头吃饭,耳尖又红了。
饭后奶奶去午睡,他们挤在书房写作业。他的书桌堆满了竞赛资料,她的文科习题册显得格格不入。
“这道题不会。”她把数学卷子推过去。
他扫了一眼,拿起笔开始演算。手指上的创可贴有点碍事,计算速度却依然很快。
讲完题,他忽然说:“下学期可能要去上海集训。”
徐可欣笔尖一顿,在纸上留下个墨点:“多久?”
“两个月。”他声音很低,“错过你生日。”
窗外雪停了,阳光照在积雪上,刺得眼睛发酸。
“没关系。”她低头擦掉墨点,“我可以去看你。”
他摇头:“太远,耽误学习。”
总是这样。他为她好,她都知道,可心里还是涩涩的。
期末考前一周,他集训加重了。他们见面的时间从每天三次变成一次,视频从每晚变成隔天。
深夜里,她对着手机背古文,他对着镜头算物理。有时候累得睡着,醒来发现视频还通着,屏幕那头的他趴在桌上睡得很沉。
她悄悄截图,存进名为“星星”的相册。
期末考最后一天,正是他决赛日。交完卷子,徐可欣跑到空教室,盯着手机等消息。
首到天黑,才等到简单两个字:「赢了」
她打电话过去,背景音嘈杂,他的声音带着疲惫的笑意:“进全国赛了。”
“恭喜。”她鼻子发酸,“我就知道你可以。”
“徐可欣,”他忽然认真,“上海很远,但我会每天给你发外滩的星星。”
她笑出眼泪:“好。”
寒假开始,他却更忙了。集训队全天封闭训练,只有周日能视频几分钟。
她去他家陪奶奶包饺子,奶奶一边擀皮一边叹气:“这孩子,忙得脚不沾地。”
饺子包好时,他刚好发来消息:「想吃奶奶包的饺子」
徐可欣拍照片发过去:「给你留了」
那边回得很快:「想你」
奶奶笑眯眯看她红着脸打字,假装没看见。
年三十那天,集训队放假半天。他打来视频,背景是酒店窗户,看不到烟花。
“上海不让放鞭炮。”他说,“很安静。”
徐可欣把手机对准窗外,满天的烟花绚烂绽放:“借你听听响声。”
视频里,他笑了。背景音是烟花炸响,她的笑声,还有很轻的一句:“新年快乐,等我回家。”
年初三,他偷偷跑回来一天。火车凌晨到站,徐可欣溜出门去接他。
站台上人很少,他穿着黑色羽绒服,瘦了些,眼睛却很亮。
“怎么回来了?”她跑过去。
“想你。”他张开手臂,把她裹进宽大的外套里。
外套上有火车的气味,有上海潮湿的空气,还有她熟悉的洗衣液香味。
他们沿着无人的街道走,积雪在脚下咯吱作响。走到河边时,天刚好亮起。
晨曦中,他拿出个小盒子:“提前的生日礼物。”
是条细细的手链,吊坠是个小小的宇航员。
“在上海看到的,”他低头帮她戴,“像你说的,带着梦想飞行。”
手链冰凉,她的心却滚烫。
这一天过得飞快。傍晚他又要坐火车回去,她送他到站台。
火车开动前,他忽然跑回来,往她手里塞了张纸条:“回去再看。”
纸条上是他工整的字迹:
「可能要走很远的路,但终点总是你身边。」
火车带走了他,却留下整个冬天的温暖。
徐可欣站在站台上,看着手链上的宇航员。她想,有些距离,反而让相爱的人更加确定。
就像地球和星星,隔着光年,却依然彼此守望。
(http://www.220book.com/book/7SN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