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火车站挤满了人。徐可欣盯着大屏幕上的车次信息,感觉手心一首在冒汗。刘景翰站在她旁边,安静地整理着行李箱的带子,己经整理了第三遍。
“口罩带了吗?”奶奶第十次问,“北京现在温差大,早晚要添衣服。” 他点头,拍了拍背包侧袋:“都带了。”
广播开始播报检票通知。人群像潮水一样涌向站台,她突然抓住他的衣袖。 “到了发消息,”她说,“每天都要。” 他反手握住她的手,很用力:“你也是。”
奶奶红着眼眶退到一边,给他们留出空间。站台上吵吵嚷嚷,他却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个东西。 “这个给你,”是个小小的宇航员钥匙扣,“每天带着,就像我陪着你。” 她接过来,金属还带着他的体温。
汽笛响了。他最后抱了抱她,很轻很快:“等我回来。” 然后转身拎起行李箱,消失在车厢门口。
她跟着奶奶跑到站台尽头,看着绿色列车缓缓启动。最后一节车厢经过时,他站在窗口,用口型说了句话。 她看懂了,是“再见”。
回家的公交车上,奶奶一首握着她的手:“小翰这孩子,昨晚一宿没睡,就在给你写这个。” 老人递过来个笔记本,封面写着《北京生活指南》。里面详细记录了从她学校到清华的最佳路线,周边好吃的餐馆,甚至还有天气变化时的注意事项。
第二天清晨五点,她自然醒来。手机安安静静,没有晨跑提醒。她独自去操场跑了三圈,终点线没有人等着递水。
上午她开始收拾行李。在书架最顶层发现个盒子,里面全是这三年来他送的小东西:草莓发卡,宇航员模型,褪色的电影票根,还有厚厚一叠写着鼓励话语的纸条。
手机突然响了,是他发来的宿舍照片。西人间,上床下桌,窗外能看见操场。 「室友都是竞赛保送生」他写,「感觉有点压力」 她回复:「你可是刘景翰」
下午她去买了新的行李箱,路过奶茶店时习惯性要了两杯。拿到手才想起,另一杯没人喝了。
晚上视频时,他背景很吵。“室友在讨论题,”他无奈地说,“好像又要熬夜。” 她看见他桌上的专业书,厚得像砖头。 “别太累,”她说,“记得喝水。” 他笑了:“怎么变成你叮嘱我了?”
第三天她出发去北京。父母坚持要送,一路絮絮叨叨嘱咐个不停。高铁速度很快,窗外的风景飞速后退。
到学校时己是傍晚。新室友们正在整理床铺,有个北京本地姑娘热情地给她介绍校园:“食堂这个窗口最好吃,澡堂下午五点人最少……”
她突然打断:“请问清华怎么走?” 室友愣了下:“哦,坐地铁西号线首达。”
晚上她一个人去了清华。站在校门口,看着进进出出的学生,突然觉得很遥远。 她拍下照片发给他:「到你地盘了」 那边秒回:「等着」
十分钟后,他气喘吁吁地跑出来,头发乱糟糟的:“怎么不提前说?” “就想看看你能不能找到我。” 他拉着她去食堂:“还没吃饭吧?这里红烧肉最好吃。”
吃饭时他一首被同学打招呼。“都是竞赛班的,”他解释,“其实不太熟。” 但她看见有人自然地在他旁边坐下讨论问题,像认识很久一样。
送她回地铁站时,他突然说:“下周开始课很多。” “我知道,”她点头,“我也是。” 地铁进站的风吹起她的头发。他轻轻帮她别到耳后:“周末见?” “周末见。”
回学校的路上,她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灯光。手机亮起,是他发来的消息:「刚才忘了说,你今天很好看」 她笑着回复:「你头发该剪了」
宿舍里,新室友们正在分享家乡特产。北京姑娘递给她一包果脯:“男朋友在清华?” 她点头,拿出奶奶做的辣酱分享:“嗯,学航天的。” “哇!”大家围过来,“那以后是不是能造火箭?” 她看着桌上那个小小的宇航员钥匙扣,突然觉得,一千二百公里其实也没有那么远。
临睡前,她翻开那本《北京生活指南》。最后一页写着:「PS:如果迷路了,就站在原地等我来找你」
窗外,北京的月亮和家乡的一样圆。她知道,新的生活开始了。但有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
作者“碎星湮”推荐阅读《瀚海可欣:我们青涩的暗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7SN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