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后的青滩河被绿得发稠的水藻缠了半条河,芦苇丛长得比人高,风一吹就发出“沙沙”的絮语,像是藏着说不完的话。小念蹲在老槐树下,看着那株莲子发的芽己经长成半尺高的莲叶,圆滚滚的叶片浮在积水里,托着颗晶莹的露珠,在阳光下闪得人睁不开眼。
“快来看!”她朝河岸招手,林远正帮张叔修补周念安留下的钓台,闻言提着工具箱走过来,裤脚还沾着泥。“莲叶底下有小鱼!”小念指着叶片边缘,几条半透明的麦穗鱼正围着茎秆打转,尾鳍的红比晚霞还艳。
林远凑近看,忽然笑了:“是周爷爷培育的带字鱼后代。你看那条最小的,侧腹有个‘点’,像没写完的字。”小念赶紧翻开账本,用绿笔把这新发现画下来,旁边标着“6月12日,莲叶下的鱼宝宝,带半个‘念’字”。
老吴背着竹篓从上游走来,篓里装着刚采的野菱角,绿莹莹的带着尖角。“张叔在河湾那边挖了个新钓点,”他把菱角倒在石头上,“说是按周河日记里记的‘莲池钓法’弄的,要引鲤鱼来。”
小念抱着账本跟过去,发现河湾的浅滩处被挖出个半亩大的方塘,塘底铺着从上游运来的细沙,岸边种着几丛刚移栽的莲苗——正是周念安临走前说的,要让青滩河长出片新莲池。张叔正往塘里撒煮熟的麦粒,手背的青筋随着动作突突跳。
“周河当年总说,鲤鱼爱躲在莲池底下,”他首起腰,用草帽扇着风,“莲茎的嫩芯是它们的最爱,咱们在这儿打窝,保准能钓上‘斤鲤’。”他指着塘边的柳树,树干上己经钉了块木牌,上面用红漆写着“念安莲池”,字迹是林远模仿周河的笔体写的,竟有七八分像。
小念摸着木牌上的字,忽然发现柳树根下埋着个东西,露出半截蓝布角。林远用铁锹挖开,是个旧帆布包,里面装着副崭新的线组,线轴上贴着张纸条:“给念安的新线,比老八股结实,能钓十斤鲤——父字”。
“是周爷爷的儿子留的!”小念认得这字迹,和周念安布包上的绣字笔迹相似。老吴把线组展开,线身泛着淡淡的蓝光,是现在最耐用的尼龙线。“他知道儿子会带孙子来,早早就备好了新线。”张叔叹道,“这一家人的心思,都缠在这根线上了。”
正说着,林远的手机响了,是周念安打来的。“念安哥哥说,他奶奶想起爷爷有个‘莲池漂’,藏在老衣柜的夹层里,”林远挂了电话笑道,“让咱们留意塘边的石头缝,说爷爷总爱把宝贝藏在那地方。”
小念立刻在莲池周围的石头堆里翻找,手指被尖角划破了也没察觉。在块半埋在泥里的青石下,她摸到个冰凉的东西,掏出来一看,是枚牛角做的浮漂,漂身刻着细密的莲花纹,漂尾涂着醒目的红漆,正是周河鱼谱里画的“莲池漂”。
“找到了!”她举着浮漂跑回来,漂尾的红漆在阳光下亮得像团火。老吴接过来看,发现漂脚缠着圈铜丝,上面刻着行小字:“莲动知鱼来,漂动知孙归”。“这是说,等莲池里的莲叶动了,就知道鱼来了;等浮漂动了,就知道孙子回来了。”他把浮漂递给小念,“你替念安收着,等他来用。”
午后的阳光把莲池晒得暖洋洋的,张叔的浮漂突然往上顶了顶,接着猛地往下沉。“大家伙!”他喊着提竿,鱼线“噌”地绷紧,钓竿弯成了C形。林远赶紧递过抄网,小念则举着账本,紧张得手心冒汗——她总觉得这条鱼会带来新的惊喜。
鱼在水里翻了个身,露出银白的肚皮,竟是条近三斤的鲫鱼,鳃盖下粘着片干枯的柳叶,叶面上用墨写着个“归”字。“是柳叶奶奶的记号!”小念认出这柳叶和麦穗鱼鳃里的信纸笔迹一样,“她在说‘该回来了’!”
张叔把鲫鱼放进鱼护,看着柳叶上的字笑道:“这老两口,一个在水里藏字,一个在叶上留话,倒比咱们年轻人还懂浪漫。”老吴往莲池里撒了把菱角壳,“周河说过,柳叶最会用柳叶传信,年轻时他俩定情,就是靠这招。”
小念把柳叶夹进账本,忽然发现莲池中央的莲叶上停着只蜻蜓,红翅膀绿尾巴,正对着水面上的浮漂点头。“蜻蜓也来钓鱼了!”她指着蜻蜓,林远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浮漂正微微晃动,像是有鱼在试探饵料。
“是念安哥哥说的‘蜻蜓钓法’!”张叔眼睛一亮,“周河日记里记着,蜻蜓停在漂上时,准有大鲤鱼来,这是鱼在跟蜻蜓‘借光’呢。”他屏住呼吸,等浮漂再次下沉时猛地扬竿,这次的力道比刚才更沉,鱼线发出“嗡嗡”的低鸣。
折腾了近半小时,一条五斤多的红尾鲤被拉出水面,鳞光闪闪,鱼背的鳞片竟排成了朵莲花,和“莲池漂”上的花纹一模一样。张叔摘钩时“咦”了一声,鱼嘴内侧粘着张极小的棉纸,上面是周念安的字迹:“奶奶说爷爷的莲池会开花,我信了。”
“是念安哥哥寄来的‘鱼信’!”小念把棉纸抚平,发现纸边还沾着点墨痕,像是刚写好就塞进鱼嘴的。林远看着红尾鲤身上的莲花纹,忽然明白周河培育带字鱼的深意——不只是为了传信,更是为了让思念像莲花一样,年年岁岁,在青滩河上绽放。
傍晚收拾东西时,小念把“莲池漂”插进账本的夹页,漂尾的红漆刚好露在外面,像个醒目的标记。老吴和张叔在莲池边立了块石碑,上面刻着“青滩河鱼谱续”,准备等周念安来,把新钓上的鱼都拓在上面。
“吴爷爷,”小念坐在石碑旁,看着莲池里的莲叶随着晚风摇晃,“等念安哥哥来了,我们能在这儿钓上带‘莲’字的鱼吗?”老吴往塘里丢了颗菱角,看着涟漪一圈圈扩散:“会的。青滩河懂人心,你想要什么字,它总会让鱼长出来。”
小念在账本的新一页写下:“莲池里的鱼带着莲花纹,柳叶上的字说着‘归’,连蜻蜓都知道,这里在等一个人。念安哥哥,莲叶快铺满池塘了,你该来钓鱼了。”她画了幅画:莲池中央,一条红尾鲤背着莲花纹游向岸边,岸上的柳树下,周念安正举着“莲池漂”,身边的小念举着账本,两人的影子在水面上合在一起,像朵并蒂莲。
暮色渐浓,莲池里的蛙鸣此起彼伏,和远处的水流声应和着,像支轻快的歌谣。林远收拾好渔具,回头望时,看见小念正把账本抱在怀里,对着莲池轻声说着什么,晚风掀起她的衣角,和莲叶的影子缠在一起,分不清哪是衣角,哪是莲叶。
青滩河的水,依旧缓缓地流着,带着莲池的清香、鱼信的墨香、柳叶的微苦,流向远方。而那片新挖的莲池,像个刚睁开的眼睛,静静望着星空,等待着某个清晨,被带着“莲池漂”的脚步声轻轻唤醒,让未说完的故事,在莲花绽放时,继续生长。
(本章完)
瑾瑜不吃香菜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7W1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