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月光把青滩河铺成了条银带,周念安拎着个长木盒站在菱角塘边时,小念正举着“鱼星解”对照水面——那些鲤鱼星比半月前更密了,像撒了把碎银子,在月光里闪闪发亮。
“念安哥哥!”小念蹦起来挥手,林远赶紧把刚煮好的菱角往竹篮里装,蒸汽裹着甜香漫开,混着塘边的桂花香,把夜色泡得软软的。
周念安打开木盒,紫檀木钓竿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竿身上刻着细密的云纹,尾端还嵌着块小巧的青玉,正是“鱼星解”最后一页画的那支。“奶奶说,这竿子浸过三年桐油,水里泡十年都不会裂。”他掂了掂竿子,重量刚好趁手,“爷爷当年特意请老木匠打的,说要等钓起鲤王,就把青玉换成我的名字。”
张叔早把钓线绑好,线是加粗的尼龙线,钩子用的是爷爷留下的老钩,锈迹斑斑却锋利依旧。“老周说过,钓鲤王得用活虾当饵,得是青滩河的青虾,虾脚带金红边的那种。”他把串着活虾的钩递给周念安,虾在钩上弹动,尾鳍的金红在月光下格外显眼。
老吴蹲在塘边调整浮漂,浮漂是芦苇做的,漂尾涂着莹白的漆,在水里像支小灯笼。“看漂得看‘三沉’,第一沉是鱼探饵,第二沉是鱼叼饵,第三沉再提竿,保准钩得牢。”他说着往水里撒了把酒泡的小米,“这是老周的法子,诱鱼快,还留鱼。”
小念捧着账本,眼睛瞪得溜圆。水面的鱼星突然乱了,细密的小泡中间冒出串核桃大的泡泡,带着泥沙翻上来——正是“鱼星解”里标着“鲤王级”的鱼星!“来了来了!”她压低声音喊,手指着那片翻腾的水面。
周念安屏住呼吸,把钩饵轻轻送过去。芦苇漂刚站稳,突然往下一沉,在水里顿了顿,又猛地往下扎——是老吴说的“第二沉”!他手腕一扬,紫檀竿弯成道优美的弧线,竿梢几乎要碰到水面,却硬是撑住了,青玉尾端在月光下颤巍巍发亮。
“好家伙,这力道!”张叔攥紧抄网,手心全是汗,“比老周当年碰着的那尾还沉!”
水里的鱼猛地翻了个身,带起的水花溅了周念安一身,月光照在水面,能看见道巨大的黑影在底下窜动,尾鳍扫过菱角叶,哗啦啦翻起一片绿浪。“别硬顶!”老吴喊道,“顺着它游,等它没劲了再往岸边带!”
周念安跟着鱼往塘中心退,紫檀竿被拉得“咯吱”响,云纹在月光里忽明忽暗,像活了过来。小念举着“鱼星解”跟在后面跑,账本拍得大腿生疼:“往左!它要钻菱根堆了!”
那鱼果然猛地往左窜,周念安早有准备,手腕轻抖,竿梢带着鱼往开阔处带。一来一回十几个回合,水里的黑影渐渐慢了,冒出的鱼星也稀了。张叔瞅准时机,举着抄网守在岸边,林远则把灯笼往水面照得更亮些。
“收线!”老吴一声喊,周念安双臂发力,紫檀竿缓缓抬起,巨大的鱼头先露出水面,鳞片真像铜钱那么大,在月光下闪着古铜色的光。“进网!”张叔瞅准鱼尾一兜,抄网深深扎进水里,“哗啦”一声,二十多斤的大鲤鱼被拖上了岸,鳃盖还在呼哧呼哧动,尾鳍扫得泥沙乱飞。
周念安瘫坐在地上,看着鲤王嘴边挂着的青虾饵,突然笑出声。小念翻开账本,指着最后那页爷爷画的鲤鱼:“一模一样!连鳞片的数目都差不多!”
老吴摸着紫檀竿上的云纹,眼眶发红:“老周啊,你看,念安接住你的竿子了。”张叔往鲤王嘴里塞了颗熟菱角,像是在完成某种仪式:“这鱼啊,等了十年,就等今天呢。”
林远把鲤王装进特制的大竹篓,月光透过篓眼洒在鱼鳞上,像撒了层碎钻。周念安摸着竿尾的青玉,突然想起奶奶的话——爷爷当年刻云纹时说,每道纹路都藏着个念想,想得多了,竿子就有了灵性。
小念在账本上画下此刻的场景:月光下的菱角塘,弯着腰的紫檀竿,蹦跳的大鲤鱼,还有周念安笑弯的眼睛。她在旁边写:“鲤王找到了它等的人,钓竿也找到了新的主人。青滩河的月光,比所有鱼星都亮。”
塘边的桂花簌簌往下落,落在紫檀竿上,落在鲤王的鳞片上,也落在小念的账本上,像给这个中秋,盖了个带着甜香的印章。
野钓也能钓大鱼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野钓也能钓大鱼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7W1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