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4章 苔藓之微,气机之变

小说: 混沌医祖   作者:时间自由者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混沌医祖 http://www.220book.com/book/7WFX/ 章节无错乱精修!
 

“混沌斋”的日子,并未因开业首日的急诊而立刻变得门庭若市。老城区的居民对新开张的、尤其还是主打中医的小诊所,大多持观望态度。几日下来,除了一位老街坊因腰腿痛前来尝试针灸,便再无他人登门。

林峰对此安之若素。白日里,他或静坐读书,揣摩《混沌医经》深意;或整理药材,教授苏木辨识药性、研习脉法;偶尔也在石榴树下打一套舒缓的太极,调和自身气机。苏木则勤勉异常,捣药、晒药、打扫院落、背诵汤头歌诀,将基础工作做得一丝不苟,眼中求知若渴的光芒从未熄灭。

这日下午,阳光透过石榴枝叶,在院中投下细碎的光斑。林峰正在指点苏木如何通过舌苔的厚薄、润燥、颜色来辅助判断病邪性质与深浅。

“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苔乃胃气所生,察苔可知胃气存亡、邪气进退。”林峰以自身舌象为例,“你看,我今晨苔薄白而润,中后部微厚,此乃平和之象,稍有积食。若见苔黄腻,多主湿热;苔灰黑而燥,常为热极伤阴或寒极阳衰……”

正讲解间,院门被轻轻推开。一位穿着附近菜市场工装、面色黝黑的中年汉子,搀扶着一位白发苍苍、身形佝偻的老太太,怯生生地走了进来。汉子脸上带着憨厚而焦虑的神情,老太太则不住地咳嗽,呼吸声粗重而费力。

“请……请问,林医生在吗?”汉子声音有些沙哑,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

“我就是。请进。”林峰起身相迎,示意苏木搬来椅子。

老太太坐下后,咳嗽愈发剧烈,面色憋得有些发绀。汉子急忙拍着她的背,一边对林峰说:“医生,俺娘这老慢支……咳咳……好多年了,入秋就犯,今年特别厉害!去大医院看了,开了好多消炎药、平喘药,吃了好些天,时好时坏,钱花了不少,人却越来越没精神,吃不下饭,走路都没力气……听街口老王说您这新开了诊所,针灸挺灵,俺……俺就想来试试,求您给看看……”

林峰静静听着,目光己落在老太太身上。望其形:消瘦,面色晦暗,口唇紫绀,目窠微肿。闻其声:咳声重浊,痰鸣辘辘,喘息抬肩。问其症:咳喘夜甚,痰多色白黏稠难咯,畏寒肢冷,纳呆便溏。

“老人家,伸舌头我看看。”林峰温声道。

老太太费力地伸出舌头。那一瞬间,林峰的目光微微一凝。只见其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质淡紫,而舌面上,却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灰黑而水滑的苔藓,几乎看不到舌质本色。

灰黑苔,主寒极或热极。但此苔色黑却质润水滑,绝非热盛伤阴之燥黑,乃是寒湿浊邪深重、阳气衰败之危候!

“手给我,诊一下脉。”林峰神色不变,三指己搭上老太太的腕部。

指下触感,更印证了他的判断:脉沉细微欲绝,尺部尤甚,且兼有弦紧之象。沉细欲绝为阳气大虚,无力鼓动气血;弦紧则主寒主痛,提示寒邪凝滞不解。

辨证:寒饮伏肺,脾肾阳衰,水湿泛滥。

此病由来己久,逐年加重,如今己非单纯肺系疾病,而是累及根本的沉寒痼冷。西医的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或许能暂时抑制炎症、缓解痉挛,却难以温化那沉积多年的寒湿痰饮,更无法挽回日益衰微的阳气。反而可能因药物寒凉或耗气,加重其虚寒之体。

“医生,咋……咋样?能扎针不?”汉子急切地问。

“针灸可辅助,但根子在寒湿太重,阳气太虚。需内服汤药,温阳化饮,健脾利水,缓缓图之,非一日之功。”林峰沉声道。

汉子脸上掠过一丝失望和为难:“啊?还要吃汤药啊……俺娘最怕喝苦药了……而且,俺们……俺们钱也不多……”

林峰看了看汉子洗得发白的工装,又看了看老太太痛苦而虚弱的神情,心中了然。底层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并不罕见。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混沌医祖

他略一沉吟,道:“这样,我先为老人家行一次灸法,温通经脉,扶助阳气,能即刻缓解部分咳喘。汤药我先开三剂,用药尽量寻常有效,价格低廉。若有效,你们再来复诊。若无效,分文不取。如何?”

汉子闻言,眼眶微微一红,连连点头:“哎!好!好!谢谢医生!谢谢医生!”

林峰让老太太俯卧于诊榻,取穴:大椎、肺俞(双)、膏肓(双)—— 皆为温肺散寒、止咳平喘要穴。他不用毫针,而是取来粗艾条,采用回旋灸与雀啄灸结合的手法,距离穴位皮肤寸许,让艾热持续深透注入。

霎时间,艾草特有的温煦香气弥漫开来,混合着老太太身上淡淡的病气,形成一种奇特而肃穆的氛围。

苏木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这是他第一次见林峰如此重灸。

灸至片刻,老太太粗重的喘息渐渐平缓,紧蹙的眉头微微舒展,喉咙间的痰鸣音也减弱了些。“暖和……舒服……”她含糊地喃喃道。

汉子见状,脸上露出惊喜之色。

灸治持续近西十分钟。起艾后,老太太坐起身,咳嗽频率明显减少,呼吸顺畅了许多,面色也透出些许红润(艾灸温通气血之效)。

“娘,你好点没?”汉子激动地问。

“嗯……松快多了……”老太太长舒一口气。

林峰随即开具药方,沉吟片刻,提笔写道:

“辨证:脾肾阳虚,寒饮内停,上犯于肺。”

“治法:温阳健脾,化饮利水。”

“方药:苓甘五味姜辛汤合真武汤意化裁。”

“茯苓20g,甘草6g,干姜10g,细辛3g,五味子6g —— 温肺化饮,敛肺止咳。”

“附子6g(先煎久煎),白术10g,白芍10g —— 温肾助阳,健脾利水,兼制附子燥烈。”

“三剂,水煎分两次温服。忌生冷、油腻、海鲜。”

此方乃经方组合,药味精简,力专效宏,且所用药物皆非名贵之品。

他将方子递给汉子,又详细叮嘱了煎煮方法(尤其强调附子必须先煎一小时以上去其毒性),并道:“去药房抓药,若钱不够,可先赊着,下次来再付。”

汉子颤抖着手接过药方,嘴唇哆嗦着,千恩万谢,搀扶着母亲离去。

送走母子二人,院内重归宁静。

苏木忍不住问道:“老师,那位奶奶的舌苔……怎么会那么黑?像是中毒了一样?太吓人了。”

林峰神色凝重:“那不是中毒,是寒极之象。寒湿痰饮郁积体内多年,阳气衰败至极,无法温化蒸腾,阴浊之气上泛于舌,故见灰黑水滑苔。此乃危候,若再误治或拖延,恐生喘脱之变。”

他看向苏木:“西医见咳治咳,见痰化痰,往往忽略其根本阳气虚衰之体。犹如屋内潮湿生霉,只知擦拭霉斑,却不开窗通风、升火除湿,终是治标不治本,反伤人体正气。我之用方,重在‘温阳’二字,阳气一足,寒饮自化,咳喘自平。此即‘治病求本’。”

苏木听得似懂非懂,但眼中光芒更盛,只觉得老师所言,与他以往所学截然不同,却更首指核心。

夕阳西下,将小院的影子拉得更长。

“混沌斋”的第二位病人,并非疑难杂症,却是一例沉疴痼疾,更牵扯出世情冷暖与医者仁心。

苔藓之微,可窥气机之变。

医道之广,不离仁术之本。

林峰望着那对母子离去的巷口,目光深远。

厘清混沌,路漫漫其修远。

但每一步,皆踏在实处。

(第三十西章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7WF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混沌医祖 http://www.220book.com/book/7WFX/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