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婆婆送来的铁锅和陶碗,对林晚照照照来说简首是雪中送炭。
那口旧铁锅虽然沉手,但受热均匀,比之前那个容易糊底又不敢大力搅拌的破瓦罐好用了不知多少倍。她用猪皮仔细开了锅,刷得锃亮,第一次用它来熬煮蕨根粉糊时,感觉整个过程都顺畅了许多,再不用担心锅会突然裂开。
那三个粗陶碗更是让她底气足了不少。虽然还是不够用,需要和树叶碗混着用,但至少有几个像样的家什可以给看起来更体面或者常来的熟客使用了。客人端着厚实的陶碗,吃着也安心,无形中提升了小摊的档次。
生意似乎也随着工具的升级而慢慢变好。除了“冰雪冷元子”依旧畅销,“荷香冷淘面”也因为沈清言那句“一碗荷花落玉盘”的诗句和实在不错的口味,渐渐有了些稳定的回头客。
林晚照照照一个人忙里忙外,煮面、过水、调酱汁、熬粉糊、切块、浇糖浆、收钱找零……常常是手脚并用,恨不得能分身。尤其是午后最忙的那一阵,摊子前围上三西个人,她就有些转不开身。
这天下午,她正忙得晕头转向,又要照看着锅里快要沸腾的粉糊,又要给一位客人切冷元子,摊子前不知何时来了个约莫十西五岁的小姑娘,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碎花布衫,用红头绳扎着两个小揪揪,正眨巴着一双大眼睛,好奇地盯着她手里的动作,又时不时瞟向那碗散发着薄荷清香的冷元子,悄悄咽了下口水。
林晚照照照认得她,是隔壁再隔壁那家洗衣妇的女儿,好像叫阿禾。之前也见过她在巷子里跑进跑出,像个快乐的小麻雀,但没怎么打过交道。
“小娘子,你这做的啥呀?闻着真香。”阿禾见她稍微得空,便壮着胆子开口问道,声音清脆得像铃铛。
林晚照照照一边将切好的冷元子递给客人,一边笑着回答:“这叫冰雪冷元子,一文钱一份,解暑的。”
“哦……”阿禾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睛还黏在那碧绿剔透的元子上,小声嘀咕,“肯定很好吃……”
林晚照照照看她那副馋嘴又不好意思的模样,心里一软。她想起自己小时候眼巴巴看着别人吃零食的样子,便趁着下一位客人还没来的空档,快速切了一小块,浇上一点糖浆,递给她:“来,阿禾是吧?尝尝看,不要钱。”
阿禾的眼睛瞬间瞪大了,惊喜地看着她,又不敢相信地确认:“真的给我吃?”
“嗯,快拿着,一会儿化了。”林晚照照照笑着往前递了递。
阿禾这才小心翼翼地接过去,先是伸出舌头舔了一下那糖浆,眼睛立刻幸福地眯了起来,然后才小口小口地吃起那滑溜溜的元子,吃得极其珍惜,仿佛是什么山珍海味。
“太好吃了!”她吃完,舔着嘴唇,由衷地赞叹,看着林晚照照照的眼神里充满了崇拜,“小娘子你真厉害!”
这时,又有客人来了。林晚照照照赶紧转身去招呼。阿禾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站在一旁,看着林晚照照照忙碌。见她又要照看锅,又要切元子,还要收钱,忙得额头冒汗,阿禾犹豫了一下,小声问:“小娘子,你……你要不要人帮忙?我帮你收钱?或者帮你端碗?”
林晚照照照一愣,看向阿禾。小姑娘眼神亮晶晶的,带着点期待和忐忑。
请人帮忙?她之前从没想过。自己这才刚勉强糊口,哪有余钱请伙计?
但她看着阿禾那勤快又机灵的样子,再想想自己确实忙不过来,便心思一动,道:“帮我端碗洗菜倒是可以,不过我这儿可没什么工钱给你,顶多……管你一天一份冷元子,成不成?”
她想着,反正冷元子成本极低,请个小帮手,自己能轻松点,效率高了或许还能多卖几份,怎么算都不亏。
阿禾一听,立刻眉开眼笑,连连点头:“成!成!不用工钱!有冷元子吃就成!”对她来说,能天天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就是天大的美差了。
于是,从那天起,阿禾就成了林晚照照照小摊的“编外人员”。每天午后最热闹的时候,她就会准时出现,帮着林晚照照照把煮好的面从井水里捞出来沥干,把冷凝好的元子切成大小差不多的块,客人多了的时候,她就主动帮着把盛好的食物递过去,或者把客人用过的树叶碗收拾到一边去洗刷干净。
她年纪虽小,但手脚麻利,嘴又甜,见了常来的客人还会主动打招呼“王大叔又来啦”、“李婆婆今天气色真好”,哄得那些街坊邻居眉开眼笑,对林晚照照照这小摊也更添了几分好感。
林晚照照照轻松了不少,终于能更专注地掌控火候和调味了。她也没食言,每天收摊前,都会给阿禾留一份料足足的冷元子。阿禾每次都吃得心满意足,干活更是卖力。
有一天,常来吃面的一个货郎急着要走,说是家里老娘不舒服,得赶紧回去,可又馋林晚照照照这口面。他拿着面,有些为难地对林晚照照照说:“林小娘子,你这面真好,就是我这……实在等不及坐下吃了,要是能带走吃就好了。”
林晚照照照看了看自己那仅有的三个陶碗,有些为难。碗给了客人带走,自己就没得用了。
一旁的阿禾听到了,眼睛一转,插嘴道:“刘大哥,你家不就住前头那条巷子吗?要不这样,你先回去看老娘,让小娘子把面给你留着,一会儿我帮你送家去?”
货郎一听,大喜:“哎哟!那敢情好!阿禾你真能干!那就麻烦你了!”他赶紧付了钱,又对林晚照照照道了谢,匆匆走了。
林晚照照照看着阿禾,有些惊讶:“你帮他送回去?”
阿禾拍拍小胸脯,一副这有啥大不了的样子:“对啊,就几步路的事儿!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这附近几条巷子我熟得很,谁家住在哪儿我都知道!”
她说着,手脚利索地将货郎的那份面仔细盖好,放在一旁。
等到摊子不太忙的时候,阿禾果然端起那碗面,像只灵活的小鹿,一溜烟就跑没影了。没过多久,她又喘着气跑了回来,手里拿着那个空碗,脸上红扑扑的,带着点小得意:“送啦!刘大哥他娘还夸咱家面香呢!”
林晚照照照看着空碗,心里忽然一动。
对啊!送上门!这不就是最原始的外卖吗?
汴京城里这么大,街巷纵横,肯定有不少人像那货郎一样,想吃又懒得走动,或者不方便出来。如果阿禾能帮忙送餐,岂不是能扩大生意范围?
她把这个想法跟阿禾一说,阿禾立刻兴奋地跳了起来:“好啊好啊!这个我在行!小娘子你放心,附近这些巷子我闭着眼睛都能走!保证又快又稳当!”
于是,从那天起,林晚照照照的小摊又多了一项不成文的“业务”:凡是住在附近几条巷子的熟客,如果不想过来,或者不方便过来,就可以托人捎个话,或者趁阿禾在的时候说一声,约定个时间,由阿禾负责送上门。
虽然范围还很小,业务量也极少,很多时候一天也未必有一单,但终究是一个新的开始。林晚照照照仿佛看到了一条新的财路正在自己面前缓缓展开。
她看着阿禾欢快忙碌的身影,心里暖暖的。这个意外得来的小帮手,还真是个福星。
(http://www.220book.com/book/7XN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