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粒子还在飘,赵悍娘刚把最后一张“福”字倒贴在门框上,院门外的马蹄声就踏碎了雪地里的宁静。那声音越来越近,混着铜铃叮当响,惊得檐下的麻雀扑棱棱飞起来,在铅灰色的天上绕了两圈,又落回光秃秃的枣树枝头。
“赵娘子在家吗?”张镖头的大嗓门裹着寒气钻进来,比灶膛里的火星子还热辣。
赵悍娘擦了擦手上的浆糊,围裙都没来得及解就往门口跑。刚拉开门闩,一股冷风就灌得她打了个哆嗦——门口站着五六个镖师,每人手里牵着匹高头大马,马背上驮着的货箱捆得结结实实,红绸带在风雪里飘得正欢,看着比李二牛家的粮仓还满当。
“张镖头这是……娶媳妇啊?”赵悍娘笑着打趣,眼睛却首勾勾盯着最前面那匹枣红马背上的木箱,雕花的铜锁在雪光里闪得人睁不开眼。
张镖头哈哈笑,大手往货箱上一拍,震得上面的积雪簌簌往下掉:“哪能啊!这都是给你的年货!”
“给我的?”赵悍娘把刚贴上的“福”字都惊得歪了角,“张镖头你看错地址了吧?我家可没订这么些东西。”
“错不了!”张镖头从怀里掏出张烫金帖子,递过来,“上头明明白白写着‘赵家村赵悍娘亲启’,错一个字,我张老三把这马嚼子吞下去!”
赵悍娘接过帖子,指尖刚碰到纸边就愣住了——这纸摸着像绸缎,边角绣着缠枝莲,哪是什么送货单,倒像是宫里娘娘用的帖子。她展开一看,上头就三个字:“查收。沈。”
“沈?”赵悍娘心里咯噔一下,抬头看向沈清晏。他正站在廊下,手里还捏着没写完的春联,雪花落在他发间,竟像是白了头。
“沈先生认识?”李二牛凑过来,鼻子都快贴到货箱上了,“这箱子里装的啥?闻着怪香的。”
沈清晏的目光在帖子上扫了一眼,淡淡道:“或许是故人所赠。先搬进来吧,总不能让镖师们在雪地里站着。”
赵悍娘还没回过神,李二牛己经撸起袖子冲上去了。他搬起个小箱子,“哎哟”一声差点闪了腰:“娘嘞!这里头装的是金砖?”
镖师们笑着搭手,不一会儿就把货箱在院里摆了半圈。赵悍娘数了数,腊肉用松枝捆着,油汪汪的能照见人影;糖果匣子上印着“福”字,打开一瞧,芝麻酥、花生糖、蜜饯果脯堆得像座小山;还有几匹绸缎,亮得像天边的霞光,赵悍娘摸了摸,比她见过的最好的料子还滑溜。
“还有这个!”一个小镖师抱着个酒坛子过来,封泥上印着“女儿红”三个字,“掌柜的说,这是埋了十八年的陈酿,特意给赵娘子贺年的。”
赵二丫抱着块芝麻酥,吃得满嘴掉渣:“姐,这是不是那个上次来的沈大人送的?就是那个穿锦缎衣裳,看着比画上人还俊的?”
赵悍娘心里正犯嘀咕,被二丫一提醒,倒真想起前阵子来村里考察的沈姓官员。那人穿着月白长衫,站在田埂上看麦子的样子,倒不像个官,反而像沈清晏写春联时的专注。可人家是京城来的大官,咋会给她送年货?
“我看不像。”李二牛抱着个腊猪头,油蹭得满脸都是,“大官哪知道咱爱吃啥?你看这腊肉,肥瘦相间,一看就是懂行的!”
沈清晏蹲在最大的那个货箱前,手指在铜锁上轻轻敲了敲。那锁“咔哒”一声开了——原来没锁死。他掀开盖子,里面铺着层棉垫,放着件狐裘大衣,毛色亮得像泼了油,衬里上绣着朵暗金色的梅花。
“这……”赵悍娘看着那件大衣,喉咙有点发紧。去年冬天她跟李二牛去镇上卖柴火,冻得首掉眼泪,当时就想,这辈子能有件棉袄就不错了,哪敢想狐裘?
“沈先生,”赵悍娘把帖子递过去,“你帮看看,这‘沈’字,是不是你认识的那个?”
沈清晏接过帖子,指尖在“沈”字上顿了顿。这字迹他再熟悉不过,是他那位远在京城的兄长。小时候两人争笔墨,兄长总爱在他的字上添几笔,把“清”字的三点水写成波浪形,像极了此刻帖子上这笔锋的弧度。
“或许是吧。”他把帖子折好,放进袖袋,“既然是好意,便收下吧。回头写封谢帖便是。”
“写谢帖?咱连人家地址都不知道!”赵悍娘急了,“平白无故收这么多东西,我这心里不踏实。”
“我知道地址。”沈清晏的声音很轻,像落在雪上的羽毛,“回头我替你寄。”
赵悍娘还想说啥,李二牛突然嚷嚷起来:“悍娘你看!这箱子里有张字条!”他从装糖果的匣子里摸出张纸条,上面写着:“前番叨扰,略表心意。望赵娘子新春安康,事事顺遂。”字迹跟帖子上的“沈”字如出一辙。
“前番叨扰?”赵悍娘想了半天,才记起上个月确实帮过个迷路的老先生。那老头穿着粗布衣裳,说自己是来寻亲的,结果把包袱丢了。赵悍娘留他吃了碗热汤面,又让李二牛送他去了镇上的客栈。当时看他可怜,还给了他两串烤红薯……难道那老头是大官假扮的?
“我就说那老头不一般!”李二牛一拍大腿,“你看他啃红薯的样子,小口小口的,哪像咱庄稼人,三口两口就吞了!”
赵二丫抱着狐裘大衣在镜子前比划:“姐,这衣裳真好看!穿上跟画里的小姐似的!”
赵悍娘没理她,走到沈清晏身边,低声问:“沈先生,这礼是不是太重了?我就给人喝了碗汤面……”
沈清晏看着她冻得发红的鼻尖,忽然笑了:“或许对他来说,那碗汤面,比山珍海味还金贵。”他想起兄长信里写的,那次微服私访遇上下雪,马车陷在泥里,随从跑去找人,他冻得快晕过去时,是个农妇端来碗热汤面,还把自己的棉袄披在了他身上。
“收下吧。”沈清晏拿起那件狐裘,轻轻披在赵悍娘肩上,“天这么冷,正好用得上。”
狐裘很暖,带着点淡淡的檀香,像晒过太阳的被子。赵悍娘缩了缩脖子,感觉心里的那点不踏实,慢慢被这暖意融化了。她转身对李二牛喊:“二牛哥,把那几坛酒搬两坛到你家去!再拿点糖果,给村里的孩子们分分!”
“哎!好嘞!”李二牛乐颠颠地应着,抱起酒坛就往外跑,差点被门槛绊倒。
赵二丫己经开始往绸缎上比划新衣裳的样式了:“姐,我要做件粉色的,绣只小兔子!”
赵悍娘看着满院的年货,又看了看廊下正在写谢帖的沈清晏。雪还在下,落在他的发梢,落在春联的红纸上,落在那些堆得像小山似的年货上。她忽然觉得,这年,好像比往年要热闹得多,也暖得多。
或许就像沈清晏说的,有些心意,本就不是用价值来衡量的。就像她当初给那老先生的一碗汤面,没想过回报,却在最冷的日子里,收到了最暖的回赠。
张镖头在门口吆喝着告别,赵悍娘拎着袋刚装的糖果追出去:“张镖头,带点给兄弟们尝尝!”
镖师们笑着接过去,马蹄声渐渐远了,只留下雪地上串串深深的蹄印,和空气中飘着的糖果甜香。赵悍娘站在门口,裹紧了身上的狐裘,看着漫天飞雪,忽然想,等开春了,得把那几匹绸缎裁了,给沈先生做件新长衫——他总穿那件月白色的,该添件鲜亮些的了。
沈清晏看着她站在雪地里的背影,手里的谢帖写得格外认真。他想,兄长这次总算做了件靠谱的事。这碗汤面的情谊,确实该用一整个冬天的温暖来回报。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前夫归田,我嫁侯爷你气什么》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7ZY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