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2章 正月里的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前夫归田,我嫁侯爷你气什么 http://www.220book.com/book/7ZYC/ 章节无错乱精修!
 前夫归田,我嫁侯爷你气什么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前夫归田,我嫁侯爷你气什么最新章节随便看!

年节的红绸还在门楣上晃悠,赵家村的空气里却飘起了火药味。大年初五刚过,村西头就吵翻了天,李家和陈家拿着锄头铁锹对峙在田埂上,唾沫星子飞得比鞭炮碎屑还密集——就为了地界上那半垄麦子,两家从日出吵到日头偏西,连族谱都翻出来互相揭短,活像两只斗红了眼的公斗鸡。

赵悍娘正蹲在院里翻晒草药,听见动静首皱眉。李二牛扛着扁担从外面回来,裤脚沾着泥,进门就啐了口:“娘的,李家老三不讲理,拿着他爹当年画的破地界图胡咧咧,那图都黄得掉渣了,谁认?”

“关咱们啥事。”赵悍娘头也没抬,把晒干的紫苏叶收进布袋,“开春还要种豆子,别掺和这些闲气。”

话虽这么说,晚饭还没端上桌,张家婶子就哭着找上门了。老太太一手抹泪一手攥着空鞋筐,进门就往门槛上坐,哭得抽抽噎噎:“悍娘啊,你可得给我做主!我新做的三双布鞋,红布面纳的千层底,准备给我家老头子上坟穿的,咋就凭空没了呢?”

赵悍娘刚蒸好的白面馒头还冒着热气,闻言把手里的笼布往桌上一搭:“张婶你别急,慢慢说。”

“咋不急啊!”张婶捶着大腿,眼泪混着鼻涕往下淌,“除了对门王婆子,谁还能进我家后院?她昨儿还问我布鞋纳得结实不,今早就没了,不是她拿的是谁?我去找她理论,她倒好,叉着腰骂我老糊涂,还说我故意栽赃!”

赵悍娘捏着刚出锅的馒头,指尖都烫红了也没察觉。王婆子是村里有名的“铁公鸡”,平时掉根针都要捡起来,可要说偷东西,倒不像她的性子——那老太太最要脸面,宁可饿肚子也不肯落个“手脚不干净”的名声。

“你家后院的门闩是啥时候插上的?”赵悍娘往灶膛里添了块柴,火苗“腾”地窜起来,映得她脸膛发红,“布鞋放哪儿了?有没有旁人去过?”

“我昨儿傍晚收的衣裳,顺手把鞋筐放在窗台上,门闩肯定插上了!”张婶拍着胸脯保证,“就我家那小孙子来过,可他才五岁,懂个啥?”

赵悍娘心里咯噔一下,忽然想起今早路过张家后院时,看见墙根有串小小的脚印,像是孩子的鞋印。她把馒头塞进张婶手里:“先吃口热的,我跟你去瞧瞧。”

李二牛正啃着馒头,闻言含糊道:“我也去,王婆子要是敢撒野,我掀了她的柴火垛!”

“你老实待着。”赵悍娘瞪了他一眼,拎起墙角的扁担就往外走,“拿这个干啥?去讲理,又不是去打架。”

张婶家的后院乱糟糟的,窗台上果然有个空鞋筐,筐沿还挂着根红布条。赵悍娘蹲下身,手指在窗台边缘划了划,沾了点细沙——是村口河滩的那种石英砂,孩子们最爱拿它堆小城堡。

“你家小孙子今早去哪儿玩了?”赵悍娘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

“他……他说去跟陈家小子挖泥鳅了。”张婶愣了愣,“可这跟布鞋有啥关系?”

赵悍娘没说话,径首往对门王婆家走。王婆子正坐在门槛上纳鞋底,看见她们过来,立刻把手里的针线往簸箕里一摔:“咋?还带帮手来吵架?我老婆子行得正坐得端,偷你双破布鞋?”

“王大娘,我不是来吵架的。”赵悍娘往院里扫了一眼,看见墙角有个用沙子堆的小窝棚,窝棚顶上盖着几片破布,“我就问一句,今早看见张婶家小孙子在这附近转悠没?”

王婆子愣了愣,撇着嘴道:“那猴崽子?拿着双红布鞋在门口晃悠,说要给窝棚当‘门帘’,我还骂了他两句,让他赶紧回家……”

话没说完,张婶的脸“腾”地红了,转身就往河滩跑。赵悍娘跟在后面,果然看见张家小孙子正蹲在沙堆旁,小心翼翼地把红布鞋铺在窝棚顶上,还拿石子压住边角,嘴里嘟囔着“这样就不怕刮风了”。

“你个小兔崽子!”张婶又气又笑,上去照着孙子屁股拍了两巴掌,“那是给你爷爷上坟穿的鞋!你咋拿去盖窝棚?”

小孙子吓得哇哇哭,抽抽噎噎地说:“我……我看见奶奶把鞋放在窗台,就……就觉得好看,想给我的‘城堡’当门帘……”

赵悍娘看着那歪歪扭扭的小窝棚,红布鞋在沙堆上显得格外鲜艳,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也偷拿过娘的花头巾给布娃娃做披风,被发现时哭得惊天动地,娘却没舍得打她,只是笑着说“下次要跟娘说一声”。

处理完这事,日头己经西斜。赵悍娘往家走,路过李家和陈家的地界,两家人还在吵,连族老都被请来了,蹲在田埂上对着泛黄的地契唉声叹气。

“你说这叫啥事。”李二牛不知啥时候跟了上来,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馒头,“半垄麦子,至于吗?”

“咋不至于?”赵悍娘白了他一眼,“那是人家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就像你攒了半年的钱买把新斧头,被人掰走个角,你乐意?”

李二牛摸了摸后脑勺,不吭声了。

回到家时,沈清晏正坐在院里的石凳上看书,夕阳的光透过枣树枝丫,在他书页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听见脚步声,他抬起头,眼尾带着点笑意:“回来了?刚闻着你家馒头香,猜你该做好饭了。”

赵悍娘把扁担往墙上一靠,一屁股坐在石凳上,抓起桌上的凉茶猛灌了两口,喉结滚动着,还带着点粗气:“累死我了。张婶的布鞋找到了,是她孙子拿去玩了;李陈两家还在吵,族老说要丈量土地,可谁家都不肯让尺子多挪一分。”

沈清晏合上书,书页发出轻微的“哗啦”声。他看着赵悍娘被风吹乱的碎发,伸手替她别到耳后,指尖的温度轻轻落在耳廓上:“觉得烦?”

“可不是咋地。”赵悍娘往石桌上一趴,脸颊贴着微凉的桌面,“人活着咋就这么多烦心事?为半垄地吵破头,为双布鞋红了脸,连个安稳年都过不踏实。”

沈清晏看着她气鼓鼓的样子,忽然低笑出声。他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打开来是两块芝麻糖,用油纸包得整整齐齐:“尝尝?今早去镇上买的,老字号的,甜得很。”

赵悍娘捏起一块塞进嘴里,芝麻的香混着麦芽糖的甜在舌尖化开,烦躁好像真的被压下去了点。她含着糖含糊道:“你说,要是大家都像你一样,有事好好说,不就没这么多麻烦了?”

“那哪成。”沈清晏也拿起一块糖,慢慢嚼着,“要是都像我这样,你这‘赵悍娘’的名号,可就白叫了。”

赵悍娘被他逗笑了,抬手捶了他一下:“取笑我是吧?”

“不敢。”沈清晏笑着躲开,眼神却认真起来,“其实吵吵闹闹也未必是坏事。李家和陈家争地界,说明他们在乎自己的收成;张婶急着找布鞋,是记挂着给老伴上坟的心意。这些事看着烦心,可藏着过日子的热乎气。”

他顿了顿,看向天边的晚霞,声音轻得像风拂过麦浪:“你看那田埂上的吵架声,是不是比死气沉沉的村子好听?至少说明,大家都在认真活着,为自己的日子较劲呢。”

赵悍娘愣了愣,转头看向村口,李家和陈家的争吵声还隐约传来,夹杂着族老的呵斥和孩子们的笑闹。她忽然觉得,这声音好像真的不那么刺耳了。就像沈清晏说的,活着哪能没点磕碰?争过半垄地,吵过几句嘴,转头该互相借农具还是借,该一起抗天灾还是一起扛,这才是日子本来的样子。

“走了,做饭去。”赵悍娘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今晚蒸肉包子,给你多放两勺辣椒。”

沈清晏笑着跟上:“好啊,正好我下午捡了些新出的荠菜,拌馅肯定香。”

院里的枣树枝在风中轻轻摇晃,把最后一点夕阳晃成了碎金。灶房的烟囱很快升起炊烟,混着肉香和麦香飘向村口,连田埂上的争吵声,似乎都染上了点烟火气的温柔。



    (http://www.220book.com/book/7ZY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前夫归田,我嫁侯爷你气什么 http://www.220book.com/book/7ZY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