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像咱林子里的小河,看着平静,底下也有暗流和石头子儿,硌脚。俺一年年蹿高,心眼儿也跟着长,开始能咂摸出点生活里,除了吃喝玩闹以外的,别的滋味儿了。那滋味儿,有时候是涩的,有时候是苦的,像一根小小的刺,扎在懵懵懂懂的心上,不深,但让你知道疼。
头一根刺,是关于“钱”。
俺们这地方,挣钱的路子窄。男人靠山吃山,进山“导套子”是主要进项,但那钱,是拿汗珠子摔八瓣,有时候甚至是拿命换来的。女人在家,养点鸡鸭,种点园子,也就是贴补家用,指不上。
俺记得特别清,有一回,大概是秋天,俺娘领着俺去供销社扯布,要给俺做过冬的棉裤。柜台里那种藏蓝色的厚实布料,娘用手了好几下,问售货员:“这布咋卖?”
售货员报了价,娘的手像被烫了一下似的缩回来,嘴里低声念叨:“咋又贵了……”
她在柜台前站了老半天,又把俺拉到一边,蹲下身,指着另一种颜色灰突突、摸起来也薄一些的布说:“小儿,咱用这个行不?这个结实,还便宜。”
俺那时候虽然小,但也知道那蓝布好看。俺撅着嘴,不吭声。娘看着俺,眼神里有点为难,又有点别的啥,俺那时候说不清。最后,她还是扯了那灰色的布。往回走的路上,娘一首没说话,快到家门口了,她才叹口气,像是跟俺说,又像是跟自己说:“等你爹这趟下山,开了支,娘再给你扯好的。”
还有一次,邻居家比俺大几岁的孩子,拿了个花花绿绿的塑料糖豆在俺眼前显摆。那糖豆在太阳底下亮晶晶的,俺眼馋得不行,跑回家跟娘要。娘正在灶坑前烧火,火光映着她的脸,红彤彤的。她没回头,只是说:“咱家没有零钱买那个,等过年,等过年娘给你买。”
俺不依,坐在地上耍赖。娘猛地回过头,扬起手,作势要打俺,但巴掌最终也没落下来。她眼睛瞪着俺,嗓门有点高:“你爹在山上啃窝窝头就咸菜疙瘩,你在这儿要糖豆?你咋这么不懂事!”
俺被娘吼愣了,也吓住了,“哇”一声哭出来。不是因为怕,是好像突然明白了点啥。从那以后,俺再没主动要过零嘴儿。看见别的孩子吃,俺就咽口唾沫,把头扭到一边去。那花花绿绿的糖豆,成了俺心里头关于“钱紧”的第一个清晰的符号。
第二根刺,是关于“山东”和“这儿”。
镇子上的人,十有八九根儿都在山东。大人们凑在一起,唠嗑唠到最后,总能拐到老家去。
“咱那老家,这时候麦子该黄了。”
“哎,记得村东头那口老井不?水甜着呢!”
“啥时候能回去看看就好了……”
他们管东北这叫“关外”,管回山东叫“回老家”。可俺生在这儿,长在这儿,俺的“老家”在哪儿呢?
俺问过娘:“娘,莫妮卡小猿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咱老家啥样?”
娘手里的活计不停,眼神却飘远了:“老家啊……冬天没这儿这么长,也没这么冷。地里种麦子、玉米,不像这儿,净是林子。房子是土坯的,院子没这么大……”
听起来,那是个不一样的,暖和的地方。可俺对那儿一点印象都没有。俺熟悉的,是这嘎达没完没了的冬天,是屋后那片白桦林,是脚底下踩起来“嘎吱”响的厚雪。
有一回,学校(俺那时候还没上学,是听大孩子说的)里有两个孩子打架,一个骂另一个:“你个山东棒子,滚回你老家去!”
另一个也不示弱:“你才是呢!你全家都是!”
俺在旁边听着,心里糊涂了。俺爹俺娘,俺们不都是“山东棒子”吗?这到底是骂人的话,还是说咱自己的话?为啥要让人“滚回去”?俺们还能滚到哪儿去?
这种夹在中间的感觉,像脚上穿着一只不大合脚的鞋,走路不得劲,但又脱不下来。俺是山东人的种,可俺的命,好像又跟脚下这片冻土和林子,长到一块儿去了。
第三根刺,是关于“爹”和“山”。
爹每次回来,俺都能感觉到他身上的变化。不是变好了,是变得更……更像这山了。话越来越少,脸上的皱纹像刀刻的,又深又硬。手上全是老茧和裂开的口子,摸着像树皮。他身上那股子松木和汗混合的味道,也越来越浓,洗都洗不掉。
他晚上睡觉,呼噜声震天响,有时候还会突然喊一嗓子,或者猛地坐起来,把俺和娘都吓一跳。娘会说:“准是又梦到山上滚木头了。”
他开始带着俺干点力气活,比如劈柴。他教俺怎么握斧头,怎么瞄准木头的纹路。“使巧劲儿,别使蛮力。”他说。俺笨手笨脚,劈得木屑乱飞。爹就在旁边看着,不帮忙,也不多话,就那么看着。俺心里有点发怵,又有点想表现好点。
有一次,他脱下棉袄,俺看见他后背上,靠近肩膀的地方,有一道紫红色的,长长的疤。俺问:“爹,那是咋整的?”
爹愣了一下,把衣服拽上去,轻描淡写地说:“让树枝刮了一下。”
后来俺听娘跟邻居婶子唠嗑才知道,那是有一回归楞,木头滑脱了,从他背上擦过去,差点要了命。
从那时起,俺再看远处那黑黢黢的山林子,感觉就不一样了。它不再是单纯好玩、能采蘑菇捡嘟柿的地方了。它像一个张着大嘴的巨兽,爹每年都要进去,把自己的一部分,也许是力气,也许是年轻,也许是别的啥,喂给它。然后它才吐出来一点钱,让俺们能活下去。
俺开始有点怕那山,也有点恨那山。
这些懵懵懂懂扎下的刺,让俺慢慢明白了,为啥娘总在冬天望着窗外发呆,为啥爹回来时总是那么疲惫,为啥“老家”这个词,总带着点说不清的惆怅。生活不光是春天挖野菜,夏天泡河沟,它还是娘算计布价时的犹豫,是爹背上那道吓人的疤,是俺们这些“山东棒子”后代,在这片既慷慨又严酷的林海雪原里,挣扎着扎下的一点点,歪歪扭扭的根。
(http://www.220book.com/book/84W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