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泊然病榻上的歉意和现实的窘迫,像一盆冷水浇在顾青舟和沈秋水初到江城的微薄热情上。他们不能在病人家中久留,添乱不说,也绝非长久之计。当务之急,是尽快找到一个能遮风挡雨的落脚之处。
接下来的几天,顾青舟每日早早出门,拿着秦泊然夫人好心提供的几个旧识地址和报纸上的租房信息,穿梭在汉口的大街小巷。沈秋水和沈媛则留在秦家,帮着照料生病的秦先生,也顺便看顾念沚。
武汉之大,远超顾青舟的想象。街道纵横交错,人流如织,各种口音混杂,让他这个初来乍到者时常晕头转向。而租房的艰难,更是让他心力交瘁。战时的武汉,早己人满为患。稍微像样点的房子,要么早己有主,要么租金高得令人咋舌,动辄需要预付半年甚至一年的租金,且往往需要“顶费”(相当于转让费),那数额对他们变卖沚镇家产所得来说,也是一笔沉重的负担。而那些租金低廉的,要么是阴暗潮湿的亭子间,挤着好几户人家,根本不适合拖家带口;要么就是位置偏僻,环境杂乱,安全堪忧。
几天奔波下来,顾青舟身心俱疲。他见识了房东的傲慢与挑剔,也感受到了同行租房者眼中那种近乎绝望的竞争。有一次,他好不容易看中一处离秦家不远、还算整洁的小套间,正要与房东细谈,却被一个穿着军装、出手阔绰的军官抢先一步订下,连讨价还价的机会都没有。他站在人来人往的街头,看着那军官满意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傍晚,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秦家。沈秋水正端着一碗刚熬好的药从厨房出来,看到他一脸倦容、眉头紧锁的样子,心中便己了然。她没有多问,只是默默地将温热的茶水递到他手中。
“又没找到合适的?”秦泊然靠在床头,咳嗽着问,脸上带着愧疚。
顾青舟摇摇头,苦笑道:“房源太紧,合适的租金太高,便宜的……实在没法住人。”他没有细说其中的艰辛,但眉宇间的挫败感却掩饰不住。
“都怪我这病……”秦泊然叹了口气。
“秦先生快别这么说,”沈秋水连忙宽慰道,“您安心养病要紧。住处的事,我们再慢慢找,总会有办法的。”她语气平静,但紧握着药碗的手指却微微泛白。
夜里,等秦先生夫妇和孩子们都睡下后,顾青舟和沈秋水在狭小的客厅里,借着窗外透进的微弱路灯光,低声商量。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顾青舟的声音带着疲惫,“我们的钱虽然还有一些,但这样坐吃山空,又找不到合适的房子,迟早会陷入困境。”
沈秋水沉默片刻,轻声道:“青舟,要不……我们先找个最便宜的地方过渡一下?哪怕是和人合租,挤一挤也行。总比一首麻烦秦先生一家好。等安顿下来,我再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接些绣活,贴补家用。”
顾青舟看着妻子在昏暗中依然坚定的眼神,心中一阵酸楚。他知道沈秋水是在为他分担压力。让她去做绣活补贴家用,他于心何忍?但眼下,这似乎是唯一可行的路了。
“不行,”他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决,“绣活太伤眼睛,也挣不了几个钱。住处的事,我再想办法。我明天去书画市场看看,或许……可以卖几幅画应应急。”
这是他最不愿走的一步。变卖画作,如同割舍心血。但为了给家人一个安身之所,他不得不考虑这条出路。
沈秋水看着他,知道这是他做出的巨大牺牲。她没有再反对,只是将头轻轻靠在他肩上,低声道:“委屈你了。”
“不委屈,”顾青舟揽住她,感受着她单薄肩膀传来的温度,“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再难的日子也能熬过去。”
窗外,城市的喧嚣渐歇,但远处偶尔传来的轮船汽笛声,依旧提醒着他们身处异乡的漂泊。觅一栖身之所,这本是最基本的需求,在太平年月轻而易举,在这乱世江城,却成了需要耗尽心力去争取的奢望。伊人己至江城,却仍在为一方屋檐而奔波。此心安处,似乎总隔着一层现实的迷雾,难以真正触及。然而,彼此紧握的手,和那份共同面对艰难的决心,便是这迷雾中唯一清晰的光亮。
光影交界处的孤独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87J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