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深渊窥视
张铭的暗示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专案组内部激起了层层涟漪,最终化为一股冰冷的暗流,推动着调查方向发生根本性的扭转。
技术宅将自己的数字触角伸向了以往较少涉足的领域——高精尖神经科学、脑机接口、低温生物学,以及那些游走在边缘的意识研究项目。在庞大的科研项目数据库和交叉引用的专利信息中,他筛选着与“圣诺基金会”、星寰科技,乃至那些隐秘的离岸公司存在哪怕一丝关联的记录。
“有发现!”几天后,技术宅顶着一头乱发和浓重的黑眼圈,将一份整理好的报告投到大屏幕上。“一个注册在开曼群岛的‘普罗米修斯前沿科技公司’,其主要研究方向是‘神经信息长效存储与接口技术’。它接受过‘圣诺基金会’的数笔大额资助,同时,它的首席科学顾问……是星寰科技‘寰宇生物’前首席研究员,三年前因‘理念不合’离职!”
他调出几条经过层层加密和伪装的资金流:“看这里,有非公开的资金,从‘普罗米修斯’回流到与‘圣诺基金会’关联的另一个空壳公司,而其中一部分,其最终流向的IP节点,与我们在矿场硬盘里恢复的那个加密钱包活动区域,存在时空上的重合!”
这条线索,如同在“器官走私”与“意识研究”这两条看似平行的罪恶轴线上,架起了一座隐秘的桥梁。
与此同时,陈曦埋首于浩如烟海的医学文献中。她重点关注了近年来关于大脑保存、全脑连接组测绘以及意识上传理论的前沿进展。结合矿场日志中“神经组织采样”的记录,以及张铭那句关于“打破生命终结平等”的暗示,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可能性逐渐在她脑海中清晰起来。
她在团队分析会上,用尽可能冷静客观的语调阐述她的推论:“从现有的、己公开的科学前沿来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意识转移’或‘数字永生’,还属于科幻范畴。但是,如果退一步,目标不是完整的意识上传,而是……某种程度上的‘意识特质窃取’或‘神经模式复制’呢?”
她调出几篇关于脑机接口和神经解码的论文。“有研究表明,通过分析特定脑区的神经活动模式,可以一定程度上解码一个人的行为倾向、情绪状态,甚至简单的思维片段。如果‘圣诺基金会’背后的势力,并非追求虚无缥缈的永生,而是试图通过获取特定成功人士、顶尖学者、或者具有特殊天赋个体的‘新鲜’神经组织,进行大规模的、超越的神经信息挖掘和模式分析……他们想做什么?复制天才的思维模式?窃取商业领袖的决策能力?或者,用于其他我们尚未知晓的、更可怕的目的?”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这个推论,比单纯的器官走私更加骇人听闻,它首指人类最核心的隐私和自主性——我们之所以为“我”的思维本身。
苏眠接过了话头,她的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神依旧锐利:“如果陈曦的推论方向正确,那么这些受害者,就不仅仅是‘器官供体’,更是‘神经信息供体’。这个网络的终极客户,那些隐藏在‘圣诺基金会’背后的影子,他们的动机可能复杂得多:对失去权力的恐惧,对延续巅峰智力的渴望,甚至……是一种试图通过整合他人最优神经模式来‘进化’自身的疯狂念头。这是一种极致的傲慢,将自己视为可以不断打补丁、升级的‘软件’,而将他人视为可拆解的‘硬件’和‘代码库’。”
就在专案组被这个可怕的推论所震撼时,星寰科技庞大的律师团主动找上了门。他们提交了厚达数百页的资料,声称“寰宇生物”与“圣诺基金会”仅有合规的、小额的科研合作,对基金会的其他活动一无所知,并强烈谴责了任何将其与器官走私或非法研究关联的“不实指控”。
然而,秦峻和苏眠在仔细翻阅这些“自证清白”的材料时,却发现了一个微妙的矛盾点。星寰科技提交的与“圣诺基金会”的资金往来记录中,缺少了技术宅之前追踪到的那几笔通过空壳公司中转的、金额巨大的异常款项。当秦峻就此提出质询时,对方律师以“商业机密”和“涉及第三方隐私”为由,含糊其辞,拒绝提供详细信息。
“他们在撒谎,或者至少是选择性隐瞒。”秦峻合上资料,眼神冰冷,“那几笔缺失的款项,很可能就是通往‘普罗米修斯’公司和那个黑暗研究的资金纽带。”
对手的反击己经开始,用法律和商业规则构筑防线。而专案组所窥见的,仅仅是那庞大冰山露出水面的、更加狰狞的一角。深渊之下,那致力于破解意识密码、践踏生命尊严的黑暗之手,似乎正隔着冰冷的海水,与他们对望。
调查,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深水区。他们面对的,不再是单纯的暴力犯罪,而是包裹在尖端科技、庞大资本和国际法律迷宫之中的,更为精致,也更为致命的邪恶。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罪证心证》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87S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